<p class="ql-block">一株格桑花,艷麗芬芳,明艷張揚;一簇蘑菇,黑郁淡雅,暗沉內(nèi)斂。它們都是沐浴在校園的陽光下,盡情享受片刻的煦暖。</p><p class="ql-block">陽光,在這里充當著最公正,也最富哲思的角色。它并非均質(zhì)地涂抹萬物,而是深刻地“閱讀”著每一個生命。格桑花以舒展的姿態(tài)擁抱光,將其轉(zhuǎn)化為色彩的宣言與芬芳的邀約;蘑菇則選擇沉默地吸納、沉淀,將光能深藏于菌褶的幽密與菌絲的脈絡(luò)之中,轉(zhuǎn)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豐饒。它們一個在書寫生命的頌歌,一個在編譯大地的密語。</p> <p class="ql-block">這何嘗不是青春與成長最真實的隱喻?校園這片沃土,從不苛求單一的生命形態(tài)。它既需要格?;ㄊ降木`放,那在辯論賽上的鋒芒,在舞臺中央的自信,是才華與熱情的當仁不讓;也同樣珍視蘑菇式的生長,那在圖書館角落的沉思,在實驗室里的專注,是思想與內(nèi)蘊的悄然積淀。張揚不是淺薄,內(nèi)斂也絕非枯寂,它們只是生命朝向光的不同角度的轉(zhuǎn)身。</p><p class="ql-block">最終,這片共生共榮的圖景,揭示了教育的終極理想:它不旨在生產(chǎn)整齊劃一的風(fēng)景,而是致力于培育一個完整而健康的生態(tài)。在這里,每一種“生長相”都能被理解,每一種價值都能被看見。正是這明與暗、顯與隱的并存與交響,才構(gòu)成了我們內(nèi)心深處那片蓊蓊郁郁、生生不息的精神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