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曾騎行路過南京六合龍袍鎮(zhèn),那時只知趕路,未及細看。27日晚六點,心血來潮報了次日的五公里迎國慶歡樂跑,臨時湊個熱鬧。誤把“龍袍”聽成“龍池”,還好有木子開車,和鳳子、董姐一道,順順利利出發(fā)。這一趟,不只是跑步,更像是去赴一場秋日之約——探一個名字里藏著故事的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龍袍鎮(zhèn)依偎在長江北岸,江風拂過成排的水杉,秋意悄然爬上枝頭。清晨的堤岸薄霧輕籠,遠處高樓與林木交錯,動靜之間,自然與新城的氣息交融。歡樂跑的起點早已熱鬧起來,紫色拱門橫跨道路,寫著“躍動新風潮 活力新龍袍”,人群在起終點前聚集,笑聲與腳步聲交織,仿佛整座小鎮(zhèn)都在蘇醒。</p> <p class="ql-block"> “龍袍”這名字,一聽就不尋常。當地人講起三個傳說:一說乾隆南巡,酒酣耳熱間解下龍袍,風一吹,袍落江心,化作龍袍洲;二說項羽兵敗,棄袍于此,雖無史實佐證,卻在民間口耳相傳;三說元末小明王韓林兒北歸途中殂于瓜步,朱元璋送行,龍袍玉帶隨江流沉落,地名由此而來。傳說真假難辨,卻讓這片土地多了幾分傳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 那天天氣悶熱,濕氣黏在皮膚上,天空陰晴不定,可跑者的心情卻格外輕快。雖是鄉(xiāng)村賽事,流程卻一絲不茍,補給站、加油點、志愿者,樣樣齊全。賽道不長,但節(jié)奏緊湊,短距離拼的是速度與意志,每一步都得咬牙堅持。</p> <p class="ql-block"> 最亮眼的莫過于南京大暴的紅色團服,像整條賽道上一團流動的火焰,頻頻有人誤喊“南京大學來了!”我們笑著回應,腳步卻沒放慢。那抹紅,不只是隊服,更像是一種精神旗幟,燃在秋日的江畔。</p> <p class="ql-block"> 我們四人并肩奔跑,有人比出勝利手勢,有人笑著回頭張望,有人指向終點方向。沒有競爭的緊張,只有并肩同行的默契。賽道上的風,吹得人心也輕快起來。</p> <p class="ql-block"> 跟著董姐的尾燈往前沖,她節(jié)奏穩(wěn),像一盞不會熄滅的燈??筛邷馗邼裣拢恳徊蕉枷癫仍诿藁ㄉ?,五公里的距離,容不得半點松懈。咬牙跟住,不為名次,只為不辜負這一路的風景與陪伴。</p> <p class="ql-block"> 補給站遞來的水和香蕉,是堅持下去的力量。志愿者笑著揮手,觀眾在路邊鼓勁,連路邊的廣告牌都寫著“龍袍新城”,仿佛整座小鎮(zhèn)都在為我們加油。雖是小賽,卻有大情懷。</p> <p class="ql-block">終于看見終點拱門,那熟悉的紫色再次躍入眼簾。我小幅度提速,雙腿沉重卻不愿停下。沖過終點那一刻,風忽然涼了下來,像是小鎮(zhèn)在輕聲說:你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40分鐘跑完13公里,風云電徹哈!這南京一個一哥是真厲害呀!</p> <p class="ql-block"> 兩個都是圈內大神,獲得男女第三名的好成績!</p> <p class="ql-block"> 我的成績不算驚艷,但刷新了個人最好紀錄??粗謾C上的數據——4.17公里,平均配速5分,心率170——汗水沒白流。這不僅是體能的突破,更是對堅持的回應。</p> <p class="ql-block"> 讓人振奮的是,鳳子妹妹沖進了女子組前三,捧著獎杯站在頒獎臺中央,笑容燦爛。大暴的紅色再次成為焦點,掌聲與歡呼中,她舉起獎杯,像舉起整個秋天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 賽后漫步美食街,煙火氣撲面而來。蟹黃湯包、東溝老鵝、瓜埠賴月餅、六合豬頭肉……一道道地方味在攤位間升騰。作為參賽者,還能憑號碼牌換優(yōu)惠券,一碗湯包六折,熱湯入喉,暖意直達心底。</p> <p class="ql-block"> 最愛那籠蟹黃湯包,皮薄如紙,輕輕一咬,鮮汁四溢。蘸點醬油,配上姜絲,秋日的豐腴全在這一口里。這不只是美食,更是龍袍的味道——皮薄汁鮮,藏得住故事,也留得住人心。</p> <p class="ql-block"> 龍袍鎮(zhèn),把傳說寫在江風里,把生態(tài)鋪在堤岸上,把煙火藏在街巷中。一場歡樂跑,串起自然、歷史與美食,讓人跑得盡興,也吃得滿足。這不是一場簡單的賽事,而是一次沉浸式的秋日體驗。</p> <p class="ql-block"> 最后,獎牌掛在胸前,彩虹掛帶在陽光下閃著光。它不重,卻承載了奔跑的汗水、朋友的笑聲、小鎮(zhèn)的溫度。背著跑鞋來,帶著故事走。新農村的風貌,就藏在這一次次腳步與心跳的共振里。</p> <p class="ql-block"> 人生 就這樣一起奔跑,忘記煩惱,向快樂出發(fā),向幸福奔跑!只要一路前行,彼此開心快樂就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