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月12日,正月十六,西安市長安區(qū)靈沼街辦馮村,村里的前社、張社、北社、長社4個社耍起了社火,雞年大吉、武松打虎、八虎闖幽州、五谷豐登、仙女散花等30多桌芯子社火吸引了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圍觀,數(shù)萬人為馮村高、玄、妙、巧的芯子社火叫絕。</h1><div><br></div> <h1>馮村社火也叫射虎,據(jù)傳唐朝名將李存孝16歲到澇峪砍柴,見一猛虎禍害百姓,即拔尖射之,虎應聲而亡,當?shù)厝罕姺Q李存孝為射虎英雄,并將李存孝射虎的形象裝扮成社火芯子,張揚其驍勇善戰(zhàn)的義舉,射虎便成為馮村芯子的特殊稱謂。</h1> <h1>古老的射虎藝術在馮村代代相傳,成了馮村人文之魂。馮村社火芯子,以高、玄、妙、巧著稱,裝扮考究,結構玄妙。芯子的設計與制作技術,化妝技藝、戲服、道具等在角色中的應用,社火桌面的整體布局和安全防護,以假亂真術等,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規(guī)范和工藝要求。</h1> <h1>馮村芯子社火獨樹一幟,它代表了社火的最高水平,“馮村射虎藝術”是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1958年赴京參加全國民間藝術表演,名噪一時,有“三秦絕技,西秦一絕”的美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