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 老六之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獨山縣,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縣,位于貴州省最南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接壤,東鄰兩廣、西望滇黔、南依東盟、北至天府,地處貴州高原向廣西丘陵過渡的箱狀背斜,屬中亞熱帶溫潤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總面積2442平方千米。獨山縣戶籍人口35萬人。</span></p> <p class="ql-block">獨山縣位優(yōu)勢明顯,境內(nèi)黔桂鐵路、蘭海高速、G210國道縱貫南北,余安高速、麻駕高速、G552國道連接東西。是大西南進入“兩廣”的陸上重要通道,素有“貴州南大門”“西南門戶”之稱,是“中國花燈藝術之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0, 0, 0); font-size:22px;">1.獨山奎文閣</b></p> <p class="ql-block">貴州奎文閣,又名奎星閣、魁星閣、文昌閣等,始建于清同治二十年(1873)。此樓以奎文冠閣名,是依據(jù)古書記載的“魁星”而來,魁星是漢族神話中所說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拈w是貴州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私塾,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城關鎮(zhèn))兔場鎮(zhèn)翁奇村,距縣城北21公里處?!拔髂暇奕濉蹦阎ド倌暧瓮?、踏青、成長于此地。由山門、西廂房、一耳房組成兩進院落,內(nèi)設觀世音、孔子、關羽、魁星牌位,是專供讀書人祭祀魁星神的地方,另一個用途是“私塾學館”,專門培育鄉(xiāng)間學子,占地850多平方米,通高25米。</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 丫丫大草原</b></p> <p class="ql-block">在獨山縣的打羊鄉(xiāng)有大片的天然草山草坡,為增進中國與新西蘭的友好合作,加強對西部喀斯特地貌及荒漠化治理的研究,27前年與新西蘭成功合作將新西蘭現(xiàn)代養(yǎng)殖業(yè)引入獨山,在打羊鄉(xiāng)建植了新西蘭式的天然牧場,實現(xiàn)了牛、羊全天候自然放牧養(yǎng)殖。擬依托該牧場及獨山縣良好的氣候,開發(fā)10萬畝草原觀光旅游度假中心,將草原建成新西蘭式的天然牧草場,并可開發(fā)山地高爾夫,打造成承接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及紫林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又一西部第一牧場和山地草原休閑旅游度假中心。</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 深河橋抗日文化園</b></p> <p class="ql-block">深河橋是中國近代史上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座橋。深河橋抗日文化園位于獨山縣城北9公里處,園區(qū)占地500畝,景區(qū)交通便捷,210國道和貴新高等級公路穿園而過。園區(qū)以自然生態(tài)、綠化空間和水體作為景觀背景,主干路和次干路兩條步行道作為整個景區(qū)骨架。深河橋抗日文化園是貴州省抗戰(zhàn)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貴州省國防教育基地、重要紅色旅游景區(qū),園區(qū)主由入口廣場、盧溝曉月、民族門、萬魂墻、貴州省抗戰(zhàn)陳列館、黔南人民抗日紀念碑、烽火臺等組成。</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 百泉湖景區(qū)</b></p> <p class="ql-block">獨山縣百泉湖景區(qū),獨特的地理位置,秀麗的自然環(huán)境,深受廣大游客好評,此景區(qū)主要有水上娛樂、餐飲住宿、燒烤、沙灘、游泳等服務項目,是夏日休閑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 影山草堂</b></p> <p class="ql-block">莫友芝故居位于免場鎮(zhèn)上街,今鎮(zhèn)郵政支局一帶即是莫宅舊址。街外是千畝良田,一抹青山,翁奇河曲曲彎彎繞山而過,淙淙之聲一如琴韻,田園景色甚好。莫宅之后的草屋是莫友芝讀書研文的地方。草屋之側竹語輕風,清水盈池,四處遍栽瓜果蔬菜,環(huán)境十分幽雅。少年時代的友芝春日臨窗,誦詩讀史,觸景生情,不禁吟起元暉“竹外山猶影”的佳句,之后興沖沖找到父親莫與儔,求父以“影山”一詞為作草屋名,父親聞之大喜,欣然同意,并親自手書了《影山草堂》為額,掛于書屋門楣。咸豐四年(1854年),影山草堂為兵燹所毀。1996年影山草堂復建于獨山城東環(huán)北路東側影山路,草堂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現(xiàn)有莫友芝手書、著作等館藏文物189件。</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 翠泉森林公園</b></p> <p class="ql-block">My</p> <p class="ql-block">翠泉森林公園屬于紫林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規(guī)劃范圍內(nèi),屬紫林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西南部景區(qū),始建于2001年,中心距縣城4公里,總面積1.5萬畝,平均海拔1050—1200米,南北長6.5公里,東西寬4.5公里。林中草地生機盎然,名貴花木眾多,泉水豐富清純,湖光山色,充滿詩情畫意,這里還是天然養(yǎng)吧。園區(qū)以人工森林景觀和生計盎然的天然草坪為主體。內(nèi)有會務中心、露天游泳池、燒烤城、天然溶洞、休閑長廊等設施和少數(shù)民族騎馬、射箭、民族歌舞等表演,是休閑旅游和體驗民族風情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7. 陽地民族文化村</b></p> <p class="ql-block">陽地民族文化村地處“中國民族藝術之鄉(xiāng)”——基長鎮(zhèn),距縣城15公里,獨荔公路貫穿其景。陽地花燈村文化底蘊豐富,村民都是布依族,全村男女老少個個能歌善舞,自古以來,擁有自己的花燈隊伍,擁有自己的文化廣場,擁有自編自導的花燈節(jié)目。陽地古寨山清水秀,歷史悠久,至今保存有民國十年大總統(tǒng)題為“節(jié)勵松筠“的牌匾、不知朝代的皇帝賜匾“旌表節(jié)孝第”、廖氏祠堂、古香古色的古代門閭、“思親橋”、千年古楓香樹等大量古跡。良好的民風民俗,使這里的人們完整的繼承了織布、扎扇、編制斗笠等精湛的工藝技術,其飲食、祭祀等各種傳統(tǒng)文化鮮明獨特。</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8. 獨山地質(zhì)公園</b></p> <p class="ql-block">獨山地質(zhì)公園位于獨山縣境內(nèi),距州府都勻市60公里,距省城貴陽192公里,它已成為典型的國際標準地質(zhì)剖面之一。據(jù)中外專家、學者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獨山獨特地形比較完整地記錄了泥盆紀(4.05億年前)——石炭紀(2.9億年前)近2億年地球發(fā)展變化,生物演化和環(huán)境變遷的歷史。其豐富多彩的古生物化石群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教學價值和觀光游覽價值。</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9. 紫林山國家級森林公園</b></p> <p class="ql-block">紫林山是一處古樸神奇,風光旖旎的原始森林區(qū),位于獨山縣城東北,距縣城20多公里,面積38平方公里。以典型的巖溶地貌形成奇峰怪石為特色,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有許多的稀有植物。鳥類、野生動物出入頻繁。這里奇峰聳立,幽谷縱橫,泉瀑奔涌,飛云蕩霧,竹林婆娑,古木參天。既有江南山峰之奇秀,又具塞北嶺岳之雄偉。春天繁華似錦,夏日綠樹成蔭,秋季花果飄香,入冬雪壓枝條,四時有異,景致無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