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精品人妻黄色片欧美|亚洲精品线路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久热|日本黄色网址视频|亚洲欧美国产激情|成人在线综合欧美国产一区在线|黄色三级片网址国产一级黄|一级黄片不卡在线观看|伊人亚综玖玖亚洲色图怡红院|日本精品资源日本有码一级片

上海武康路

嚴雋圻1833478

<p class="ql-block">美篇名 嚴雋圻</p><p class="ql-block">美篇號 1833478</p> 10年前的2015年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上午6:30我就離家乘190路轉71路公共汽車前往石門一路67弄1號上海中醫(yī)院門診部。在那里開完藥,在中藥房辦理快遞送藥后,我就沿著石門路朝南走,走到延安路坐48路公共汽車到華山路武康路,下車后走進武康路,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匯區(qū),原名福開森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整條馬路環(huán)境幽靜而高雅,為上海中心城區(qū)最具歐陸風情街區(qū)之一。<br> 武康路建于1907年,長1183米,寬12米到16米,整條路呈弧線,大致為南北走向。北起華山路,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慶路,沿途兩邊都是有名的住宅建筑區(qū),我從1號開始邊走邊拍,一直走到武康路淮海中路,找到淮海中路1843 號。 武康路位于上海的徐匯區(qū),全長1.71公里,處于衡山路風貌保護區(qū)里,武康路如一條魚骨,與華山路、五原路、復興西路、湖南路、泰安路這五條永不拓寬的馬路弧線相連,最為合適做建筑散步。沿線優(yōu)秀歷史建筑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筑37處。 這里曾經居住過眾多當年的政要、商界精英及文化名人。黃興公寓、唐紹儀的居所,商界女杰董竹君、鋼鐵大王朱恒清、面粉大王孫多森、孫多鑫等商界巨擘的身影,都曾出現(xiàn)在武康路上,文學大師巴金,影壇巨星孫道臨、趙丹等也曾在武康路上居住多年。 武康路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電影《色,戒》最后那段”,放走了老易的佳芝裝得沒事人一樣叫了輛黃包車,說“到福開森路去!”張愛玲的小說里,王佳芝最后是要去“愚園路”的,電影中卻改為“福開森路”。 這“福開森路”就是今天的武康路,與小說里的公寓不同,李安把這個幽會的場所選在了武康路99號,這曾是英商正廣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是獨門獨院的別墅洋房。這位英國大班的家,完全按照英國鄉(xiāng)村別墅式花園住宅式樣建造而成。 現(xiàn)在別指望能近距離參觀這座洋房,大門緊閉,根本不知道其所屬的單位,但透過圍墻,紅瓦陡坡的屋頂上,有著紅磚砌就的高高的哥特式壁爐煙囪和尖頂?shù)睦匣⒋埃鈮︼椧园导t色的半露木構架,透射出濃郁的英倫鄉(xiāng)村風味。 雖然高高的圍墻擋住了視線,但還是冒出了三角形的尖頂和濃密的樹,構畫出一幅很美麗的圖畫。 武康路上的房子都是極為漂亮的,往往樓底下都有著“市級建筑保護單位”這樣一塊牌子,幾乎每一棟都有著十分悠遠的歷史。 武康路所在的區(qū)域原來是法租界,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福開森而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 當年,法租界在非法擴張地盤的過程中,與上海寧波同鄉(xiāng)會“四明公所”發(fā)生沖突,又與英美等國產生矛盾,福開森在中外各方之間周旋調停,法租界當局為表示對福開森的感謝,特意將法租界西區(qū)的一條馬路命名為福開森路。 1943年10月,汪精衛(wèi)政府接收租界時將福開森路改名武康路,得名于浙江省武康縣。 武康路就在喧鬧的淮海西路與興國路之間,在淮海西路的那一面有許多商店,熱鬧非凡;武康路這面立刻安靜下來?;春N髀飞衔淇荡髽?,那歐式風格的建筑是這條馬路最明顯的標志。 武康路上,行人稀少,所以我可以毫不顧忌地四處張望,一棟棟洋房收入眼底,西班牙建筑的小尖頂顯得那樣的慵懶,帶有造型優(yōu)雅柔美的意大利式半圓形陽臺,很像莎士比亞筆下羅米歐和朱麗葉幽會的陽臺,上面纏繞著枝葉紛披的長春藤,街邊幽靜的小花店總看不到主人,偶爾碰見幾個外籍人相視也是不經意。武康路骨子里浸透著優(yōu)雅與沉靜,這才是上海獨有的氣質。根據(jù)我所拍的照片,有以下建筑:<br><br> 武康路2號柯慶施故居:解放前這是上海絲業(yè)大王莫觴清豪宅?,F(xiàn)在這幢花園洋房有高高的圍墻與武康路街面隔開。這兒墻雖高而樹干更高,院相隔而樹相連,濃密的綠蔭把墻里墻外連成一片。多少年來,這兒是一個神秘莫測的花園別墅。 假如你有機會進入這個院子,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棟法國風貌的獨立式花園洋房。建筑為傳統(tǒng)的假三層。南立面為三開間,呈對稱狀,中間陽臺為半圓形突出。北立面入口門洞為圓拱房形。 四坡屋頂上鋪蓋著紅瓦,屋面上開著棚屋形老虎窗。有三個白磚砌成的煙囪高高突出屋面。米色水泥拉毛墻面,設有混凝土壁柱等裝飾,幾個紅色的木窗框是長方形的。這里是樓小花園大,園內遍種各種樹木與草地花卉。 見了如此小而巧、淡而雅,富有法國地區(qū)風韻式的洋房,人們都會稱它為“玲瓏別墅”。 這宅子曾安頓過許多單位和住家,大到上海市委書記兼華東局書記柯慶施、華東檢察院檢察長王范,小到機關托兒所的阿姨和孩子們,還有市委機關的普通干部。粉碎“四人幫”后,它成為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的社址。<br><br> 武康路40弄1號民國總理唐紹儀的官?。耗壳笆菞l弄堂,可以自由進入的,弄堂非常安靜。建于1932年,上海市第三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弄堂屬于西班牙風格的獨立式花園住宅,注意看弄內的1號,現(xiàn)在為尋常人家居住。 該住宅據(jù)稱是由董大酉建筑師事務所設計。建成時為比利時與法國商人合資組建的義品銀行產業(yè)。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曾在此居住,并在此被國民黨軍統(tǒng)謀殺,成為當時震驚中外的政治謀殺案。<br><br> 武康路99號正廣和老屋:位于武康路和復興西路路口,這是正廣和老屋,當然根本無法進入其內,只能在外面看看這個英式建筑,這里依然高墻聳立,大門緊閉。我們只有從它那漫過院墻,探向街心的梧桐樹枝和那在綠枝間若隱若現(xiàn)的尖尖屋頂,判定這是個大人物住的地方。 房子始建于1928年,原是英商正廣和老板的住宅,屬于典型的英國鄉(xiāng)村別墅式樣。上世紀30年代,同宋子文沆瀣一氣的唐海安一度居住在此。解放后此房被沒收,潘漢年、魏文伯、王震都曾在這里住過,后來作為市委招待所。“文革”后劉靖基先生年邁回滬,市府安排其全家入住。至今房子依屬劉家所有。<br><br> 武康路109號:《新民晚報》有黃石的畫和文:文學作品里的福開森路,給人很多想象。拿著照相機的探訪者,根據(jù)導游書的說明,一棟棟歷數(shù)武康路上的舊日大宅,對照著電影《色·戒》的臺詞“去福開森路”。 我離開武康路113號巴金故居后,沿著武康路走到密丹公寓,它與巴金故居相鄰,建于1930年代,現(xiàn)為巴金文學館,展示其創(chuàng)作歷程和生活場景。<br> 武康路109號,一幢風格獨特的小樓,在這樣的住宅前,小說和現(xiàn)實融合了。109號,有高高的圍墻,修繕得體的窗欞,淺黃色粉刷的外墻,在午后的斜陽里,神秘而略帶憂傷。最讓人心動的是,大門上方,綠色藤蔓纏繞著弧形支架,無聲無息而又姿態(tài)盡顯。<br><br> 武康路113號巴金故居:這個洋房現(xiàn)在對外開放,而且可以免費參觀。在文革結束后,重回武康路113號的巴金老人寫下了《隨想錄》。從湖南路拐進武康路,沿街第一座庭院里是一幢英國鄉(xiāng)村式花園洋房,平緩的屋頂,暗紅色細磚貼面,十分樸實厚重。 武康路240號是開普敦公寓,位于武康路與湖南路交叉口,1930年代建造的轉角公寓,設計獨特,現(xiàn)為武康路旅游中心。<br><br> 這是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地方,這座小樓始建于1923年,曾為蘇聯(lián)商務代表處,從1955年起,巴金和女兒李小林一家就住在這幢三層小洋樓里,庭院里種滿了白玉蘭,巴金在此樓居住了40多年,在這里,他寫成了《創(chuàng)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長夜》、《一雙美麗的眼睛》等譯作及小說,被海內外思想界、知識界和文學界公認為“說真話的大書”。<br><br> 武康路115號密丹公寓:是一處不對外開放的獨立花園洋房,建于1931年,民國時期是義品放債銀行所在地,外形是近代西洋建筑,,簡潔的西班牙式風格。屋頂平緩,鋪設西班牙簡瓦,墻面為淺黃色涂料。20世紀60年代的房主是電影藝術家孫道臨和越劇藝術家王文娟夫婦。<br><br> 武康路117號:1號建于1943年。哥特式建筑的風韻、西班牙式建筑的活潑和內裝飾采用中國傳統(tǒng)風格上的典雅和秀美,中西合璧、多種風格嫻熟融合于一體,堪稱建筑的典范。三層磚木結構,朝東平面成鋸齒形,朝西平面進深大,二、三層立面為鐵黃色釉面磚飾面,屋面平緩,琉璃筒瓦鋪就。 別墅的最早主人是金城銀行創(chuàng)始人周作民 (1884—1955年 ),江蘇淮安人。1906年考取廣東官費赴日留學。1921年回國。1936年任金城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在金城銀行入股或者存入巨款的有曾任民國大總統(tǒng)的徐世昌,黎元洪,曾任國務總理的梁士治,熊希齡等人,以及大軍閥孫傳芳,吳佩孚,盧永祥等人。 2號建于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式的建筑風格,建筑面積572平方米,花園占地1051平方米。三層磚混結構,底層西部外墻前凸,有3聯(lián)拱敞廊,入口處上部二層凸出的陽臺作簡小雨篷,陽臺設鑄鐵欄桿,十分簡潔。屋頂四周緩坡頂醬紅色筒瓦屋面,檐口有券齒帶飾狀。國民政府總參謀次長李及蘭曾在此居住。 李及蘭(1904—1957年),黃埔軍校一期畢業(yè)。1945年任上海警備司令部副司令。1948年9月授陸軍中將。1946年4月,著名民族資本家、71歲高齡的榮德生在家門口被綁架,綁匪開著上海警備司令部的特種車輛,手拿“第三方面軍司令部”的逮捕證,公然叫囂是奉命捉拿“經濟漢奸”。暴露了軍統(tǒng)、綁匪與警察局之間的勾結,引起公憤。媒體曝光后政府壓力巨大,蔣介石也因此事震怒,李及蘭被迫引咎辭職。新中國成立后,曹荻秋、楊西光等市領導曾在此居住。<br><br> 武康路240號開普敦公寓:就在湖南別墅的對面,湖南路武康路交叉口,是當年的英國公和洋行設立在上海的建筑設計事務所。如今的匯豐銀行上海分行、海關大樓、渣打銀行等建筑,都是公和洋行建筑設計事務所的作品,簡練動感的造型、清秀流暢的線條,為昔日的上海建筑注入了全新的血液。<br><br> 湖南別墅:位于湖南路武康路路口,有一個氣派的大宅門,終年緊閉,永遠別指望著能進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很少有人進出。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無法全窺它的風貌,只知道一幢掩藏在濃密的綠蔭中的西班牙式的花園洋房。1934年春,汪偽反動政權的財政部部長周佛海買下這座花園。門前的居爾典路也隨著周的到來而改名為湖南路(周系湖南人)。 解放后房子被國家沒收,陳毅市長曾在此小住一段時間,后這里作為市委招待所,接待中央來滬的高級首長。在此居住時間最長的大概要推賀子珍同志,她在這里度過了從1950年直到“文革”中患病住進華東醫(yī)院的這段時間?,F(xiàn)在這里是興國賓館的分部,外墻上燙著的“湖南別墅”四個金色大字。<br><br> 武康路270號英式建筑:現(xiàn)在是一個居民區(qū),可以自由出入。1936年前后是英國籍Mr&Mrs R.M.Saker的私宅,這對夫妻都是英商通和有限公司的職員,Mr Saker則在該公司擔任高級職務——公司主管兼董事。英商通和有限公司是當時上海較有實力的建筑設計公司,曾于1913年設計了漢口中國銀行,1917年竣工,今天這幢建筑已是武漢的優(yōu)秀歷史建筑。在敵偽時代,該住宅被偽“敵產管理委員會”沒收。<br><br> 武康路274號鄭洞國故居: 鄭洞國(1903—1991),字桂庭,漢族,湖南石門人。他早在學生時代就參加過“五四”運動。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曾參加東征和北伐。鄭洞國是最早參加抗日戰(zhàn)爭的國民黨將領之一。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毛澤東親自提議鄭洞國為國防委員會委員。<br><br> 武康路278號“思賢樓”:世界小學校史館,是個愛國榮?;亍?lt;br><br> 武康路376號“武康新里”:武康新里又名武康庭,主樓建于上世紀70年代,是上海儀表局的辦公樓。外表相當樸實規(guī)矩的老樓在新世紀被香港一家投資集團相中并華麗轉身。武康庭的外圍是三層高的小洋房,里邊就是原儀表局的辦公樓了。辦公樓有個地下室,地面上有四層半。里邊進駐了一些公司、工作室,當然更有提供游人休閑的咖啡吧、餐廳、服飾店等等。Coffee tree人氣很旺,露天位和室內都坐得滿滿的,客人以老外居多??Х纫约爱斎粘鰻t的點心頗具品質。D.I.S.是一間由荷蘭設計師開的女裝小店,黑白配色。BLISS的老板娘Brigitte是法國人,這個中國迷在中國大江南北用老外的眼光精選了一批中國貨。 武康庭中還有家SHUI Urban Spa。這里的治療師來自菲律賓,護理品采用國際頂尖品牌Dermalogica。想象在一個午后躺在寬敞的摩洛哥式戶外陽臺上,真是愜意非凡。如同一個城中的“歐洲村”。 ●武康路390號:原意大利領事官宅。平緩四坡瓦頂一層東、西,南三面均有敞廊,兩邊設弧形環(huán)抱臺階,檐頂為盔形山墻,設落地窗和陽臺,人站在敞廊下,唯一的感覺就是“別有洞天”。這樣的地中海式建筑風格在上海已經瀕臨絕種。1930年代的上海,是花園洋房蓬勃發(fā)展的時期,同時在住宅建筑上又追求不同的風格表現(xiàn),地中海風格也應運而生。它主要指模仿希臘、意大利、法國南部等地區(qū)風格而建的洋房。武康路390號的庭前空間頗大,庭院布局別具匠心,園內小橋流水,假山亭臺,竹林花園,綠草如茵。如今這里成了上海汽車工業(yè)總公司。自然不接受參觀。 <br>  武康路390弄1號周璇舊居:這里見證著這個“金嗓子”藝人從息影,到復出,又大紅的歷程。從淮海中路 1754弄的大門沿“主干道”走到底向左拐,再走到底,便是一幢類型和其它小樓不盡相同的三層樓房。這就是今天的武康路390弄1號。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的1943年,周璇深恐長期不拍戲,自己的藝術青春就將枯萎,于是她從干爹干媽柳中浩夫婦(國華電影制片公司老板)長樂路留園12號的家中搬了出來,來到淮海中路1754弄最后一排最西頭的小樓里,即如今的這座小樓。為此事,她還跟她的干爹鬧得不高興。 那時跟周璇住在一起的只有她的養(yǎng)母周媽,她們住三樓,樓下住著個姓朱的舞女。這年夏天,周璇加入張善琨組合的 “中華電影聯(lián)合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拍了《漁家女》、《鸞鳳和鳴》、《紅樓夢》、《鳳凰于飛》,場場爆滿,聲譽再起??箲?zhàn)勝利后,周璇離開上海去香港拍戲,于解放初回到上海,再沒回到這個小樓。 武康路393號黃興故居: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的故居,人稱“黃公館”,不對外開放。這是一幢三開間4層樓的花園住宅,帶有古典主義裝飾藝術派風格。此樓建造于民國初年,入住后僅數(shù)月,黃興就因胃病復發(fā)而謝世,年僅42歲。黃興過世之后,“黃公館”幾經易主,1932年蔡元培、吳稚暉等在此創(chuàng)辦上海國際圖書館,它是日內瓦中國國際圖書館的分館,也是我國第一家國際專業(yè)圖書館,1937年遷往北京。這里還曾是上海電影廠的辦公樓,樓梯墻上至今還懸掛著白楊、張瑞芳、上官云珠等幾位昔日大明星的大幅黑白照片,均已落滿灰塵。<br><br>   在安靜的武康路,這幢有著幾分霸氣的老洋房屹立在那里,顯得凝重而倔強。現(xiàn)在位于武康路393號甲的黃興故居門前掛上了“武康路旅游咨詢中心”、“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兩塊新牌子。基本的服務項目,包括旅游宣傳、咨詢服務、旅游援助、旅游投訴受理、旅游資料發(fā)放等。與“兩個中心”同時揭幕的還有徐匯區(qū)老房子水彩畫展,這也是“兩個中心”的藝術首展。 武康大樓曾用名諾曼底公寓,位于淮海中路1850號,武康路、興國路、淮海路、天平路、余慶路口五街交匯處。武康大樓始建于民國十三年(1924年),外形猶如一艘巨型航船。武康大樓是武康路標志性建筑。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武康大樓猶如等待起航的巨輪般,以前曾叫諾曼底公寓。這座公寓由法商萬國儲蓄會于1924年投資建造,請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設計。這是一座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建筑式樣的大樓,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 1942年之前,這座公寓里沒有住過中國人,大多是在電車和自來水公司供職的外籍職員。抗戰(zhàn)勝利后,孔祥熙的女兒孔二小姐把這座大樓買下來,做了最大的業(yè)主,自己則住在新樓里??箲?zhàn)勝利后,有“東方第一母親之譽的電影演員吳茵入住武康大樓,電影演員王人美從1945年起居住在武康大樓,直至上世紀50年代調京。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的電影藝術家鄭君里、趙丹也曾居住在這里,現(xiàn)在,孫道臨的妻子王文娟依然住在這里的新樓里,他們的寓所恰恰便是當年孔二小姐的閨房。<br><br><br> 最后提醒:雖然武康路1公里多的馬路上,沿途幾乎都是老洋房,在每坐老洋房的背后幾乎都有神秘的故事,但需要提醒的是,絕大多數(shù)的老洋房都是不對外開放,或是單位的用房,或是私人住宅(基本都是有來頭的人物),基本只能隔墻觀望的是大多數(shù),因此,如果按圖索驥會比較失望的。在我看來,去武康路體驗一種氛圍,這個氛圍是百年上海在武康路上所積淀下來的優(yōu)雅和沉靜,這是上海獨特的氣質。穿過馬路就能夠找到淮海中路1843 號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門票20元,以日本游客居多,進入真正的故居要穿鞋套,亦有講解員講解,無需另外費用。據(jù)說孫道臨在世時很喜歡眺望窗臺對面,德式紅頂白瓦的船形建筑便是宋慶齡的故居。宋慶齡于1948年冬遷居于此。故居房前是一大片草坪,四周是終年蒼翠的樟樹。故居底層是過廳、客廳、餐廳和藏書室。房間里陳列著國內外友人贈送的石刻擺件和風景油畫,墻上則掛著孫中山和一些她與中外名人的合影。最柔軟的一處要屬那件宋慶齡穿過的藏黑色香云紗旗袍。旗袍顏色素凈,領口和袖口有鏤空花樣。想必當年,她就是穿著這件旗袍在武康路上緩緩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