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走進葡萄牙,來到了里斯本最具代表性的歷史地標——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英文又稱哲羅姆派修道院)。這座宏偉的建筑不僅是曼努埃爾式建筑的巔峰之作,更是葡萄牙黃金時代的輝煌見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修道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50年,最初是在恩里克王子(即航海家亨利王子)時期建造的一座小型教堂的舊址上發(fā)展而來。1497年,在達·伽馬啟程遠航印度、開啟歐亞海上新航路的前夜,他和全體船員曾在這里虔誠祈禱,祈求航行平安與成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現(xiàn)在的修道院是由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1515年-1520年在位)下令興建,旨在紀念達·伽馬成功從印度返航的偉大壯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初,修道院被規(guī)劃為阿維什王朝(House of Aviz)王室成員的安息之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逐漸成為眾多即將啟程遠航的海員們進行祈禱與祈福的神圣場所,承載著無數(shù)出海人的希望與信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于1502年正式動工興建,整個工程歷時近五十年,直至16世紀中葉才最終完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建造這座宏偉建筑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產(chǎn)自當?shù)氐膬?yōu)質(zhì)金色石灰?guī)r,其溫暖而富有光澤的質(zhì)感為整座修道院增添了獨特的莊嚴與華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修道院的建筑設計由曼努埃爾式(Manueline)建筑風格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迪奧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負責最初的設計與施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517年,工程由來自西班牙的建筑大師若昂·德·卡斯特略(Jo?o de Castilho)接手。在他的主導下,修道院的建筑風格逐漸從典型的曼努埃爾式向文藝復興風格過渡,使整座建筑既保留了葡萄牙特有的海洋與航海文化象征,又融入了更為古典、對稱和理性的建筑美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755年,當震驚世界的里斯本大地震席卷整個城市時,眾多建筑遭受重創(chuàng)甚至坍塌,而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卻奇跡般地屹立不倒,僅受到輕微損壞,堪稱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1833年,隨著葡萄牙政教關系的變化,教會宣布停止使用該修道院,標志著它作為宗教場所的使命告一段落,但其作為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卻歷久彌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修道院的南門,氣勢恢宏,高達32米,寬達12米,其雄偉的尺度延伸至兩層樓高,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整座大門被眾多精美的山形墻與小尖塔所環(huán)繞,細節(jié)之處布滿了繁復而細膩的雕刻裝飾,展現(xiàn)出曼努埃爾式建筑典型的繁復與華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門上方的弧形頂飾尤為引人注目,其上以半浮雕的形式生動刻畫了圣熱羅尼莫(St. Jerome,圣經(jīng)學者、教會圣師)生平中的兩個重要場景:左側(cè)描繪的是圣熱羅尼莫為一頭獅子拔除腳中的荊棘,從此獅子成為他忠實的伴侶;右側(cè)則展現(xiàn)了他隱居于沙漠中苦修的情景,傳遞出一種深沉的精神追求與宗教虔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兩個場景之間的拱肩位置,飾有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的徽章,象征著這座修道院與王權的緊密聯(lián)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門凝聚了超過200名工匠 的心血與技藝,他們通力協(xié)作,以精湛的手工技藝雕琢出多達40 余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無論是面部表情的細膩刻畫,還是衣袂褶皺的流暢線條,都彰顯出曼努埃爾式建筑特有的繁復、華麗與象征性。每一處浮雕、每一組紋樣,都是對信仰、王權與探索精神的崇高禮贊,堪稱文藝復興前夕歐洲建筑裝飾藝術的巔峰之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宏偉的大門與兩側(cè)碩大的邊緣窗戶設計巧妙融合,不僅保持了整體的和諧統(tǒng)一,也進一步強化了建筑立面的節(jié)奏感與立體感,堪稱曼努埃爾式建筑藝術的杰出典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座宏偉的教堂內(nèi)部空間開闊通透,高聳的哥特式拱頂仿佛要刺破蒼穹,中央圣壇以精美絕倫的金雕裝飾,在光影交錯中熠熠生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兩側(cè)的圣壇莊重地供奉著圣熱羅尼莫的雕像,神圣肅穆。與之相連的修道院回廊獨具匠心,巧妙融合了伊斯蘭建筑特有的靈動曲線與繁復花紋,展現(xiàn)出東西方藝術交融的獨特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里安息著眾多葡萄牙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中航海家達·伽馬與詩人卡蒙斯的陵墓尤為矚目。這些莊嚴的墓葬不僅是偉人長眠之所,更承載著葡萄牙民族的集體記憶與榮耀,成為整個民族引以為傲的精神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83年,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與毗鄰的貝倫塔(Torre de Belém)共同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它們是15至16世紀葡萄牙航海大發(fā)現(xiàn)時代的杰出代表,不僅展現(xiàn)了葡萄牙黃金時期的建筑藝術巔峰,更生動詮釋了那個時代葡萄牙人民的探索精神、智慧力量與無畏勇氣,是歐洲乃至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的瑰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