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說幾句題外話。</p><p class="ql-block">昨天的《販書小記》瀏覽量不大,留言卻不少,都是異口同聲譴責那位購書賴賬的戰(zhàn)友。其實,花言巧語得到書“黃鶴一去不復返”的戰(zhàn)友還有幾位。我早不說晚不說昨天才說,是因為那句話——“我請教MM領導后再給你匯點款,可以嗎?”讓我怒不可遏。</p><p class="ql-block">拿領導嚇唬人,這是無數(shù)人的隱痛。我深惡痛疾這種“整人文化”對民族人格的戕害。不是朋友們看不明白,是我“猶抱琵琶半遮面”“意在沛公”——我不是為了區(qū)區(qū)書款。</p> <p class="ql-block">達摩克斯之劍在頭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關心、支持我。鄉(xiāng)友吳愛民打電話,強烈要求那位戰(zhàn)友退書,他以5倍價格收藏。老鐵道兵吳軍詢問那位戰(zhàn)友姓名,以正視聽。等我的公眾號瀏覽量足夠大,出行有保鏢護衛(wèi),我會將這些耍賴的戰(zhàn)友尊姓大名公之于眾。</p><p class="ql-block">在我們報社掛職的美女編輯徐儷聰說:“像魯迅那樣,沒有私敵……”真乃知己之言。</p><p class="ql-block">魯迅先生“沒有私敵”,至死奉行“一個也不寬恕”的政策。購書不付款還強詞奪理恐駭人,這不是欠我書款的私事,而是公眾唾棄的品德欠缺的“公事”,不公開不足以警戒有類似“愛好”的同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言歸正傳——鐵道兵。</p><p class="ql-block">鐵道兵各級宣傳部門有個很好的做法,就是將本單位在報刊、電臺發(fā)表的新聞、文學等作品,及時剪貼、登記在一個本子上,以備查考、學習。試想,鐵道兵歷年——35年被媒體宣傳的文章,若都全部集中在一起,那不就是一座鐵道兵的文字紀念碑嘛!</p><p class="ql-block">很遺憾,我在廢品收購站只購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6個年份的剪貼本——“鐵道兵紀念碑的幾塊片石”(拍攝文獻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的導演劉衛(wèi)陽老師還借用過)。</p><p class="ql-block">以后,我將陸續(xù)介紹這些記載鐵道兵“光輝足跡”的報紙。</p><p class="ql-block">今天,推介一張1964年11月25日的《云南日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4年,鐵道兵已完成擴編10萬兵員任務。除三、六、九師修建東北森林鐵路外,絕大部分部隊揮師云貴川,會戰(zhàn)西南鐵路,修建重要鐵路干線貴昆、成昆鐵路。</p><p class="ql-block">《云南日報》這期報紙第2版以整版篇幅,刊發(fā)消息、通訊、新聞圖片,宣傳鐵道兵的歷史和施工生產、軍民關系等先進事跡,為三線大會戰(zhàn)營造轟轟烈烈的氛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報紙版式莊重、大氣,內容豐富、厚重。通欄標題是《發(fā)揚鐵道兵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報紙下端是長篇通訊《歌唱英雄鐵道兵》。作為省委機關報,代表邊疆人民表達了對子弟兵——鐵道兵無限深情、熱愛的心聲。鐵道兵,就是在人民的掌聲與鮮花中,為祖國山河編織著縱橫交錯的鐵路網(wǎng)。</p><p class="ql-block">明天再具體介紹各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信息來源:梅梓祥書屋</p><p class="ql-block">編輯制作:泉水叮咚</p><p class="ql-block">音樂:愉快自由輕語</p><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30日 23:08北京</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4日10:08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