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馬降(jiang)龍古村落”,在開平“百足山”的腳下,又是一處開平碉樓的打卡地。清末民初黃、關(guān)兩姓氏家族遷至此地,其中有華僑集資在此興建了不少碉樓,旨在防匪防洪,保護(hù)村民安全。</p> <p class="ql-block">它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開平碉樓”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馬降龍村落是由開平百合鎮(zhèn)“永安”、“南安”、“河?xùn)|”、“慶臨”、“龍江”五個自然村組成。現(xiàn)有村民171戶,506人,80%是為僑戶,這里的僑胞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墨西哥等地。</p> <p class="ql-block">這個地方建村初期為一片河灘地,原名“風(fēng)歲蓢”,寓意這片河灘歲歲豐收。1949年改名“馬降龍”,因?yàn)榇鍠|面有一處形似駿馬的“馬山”,村后又有一條形似蜈蚣的“百足山”;當(dāng)?shù)厝艘园僮銥椤褒垺?,龍多興風(fēng)雨。村民希望以馬來降住龍(當(dāng)?shù)厝硕喟选敖怠弊?,讀“jiang”),以保一方平安興旺。故取此名。</p> <p class="ql-block">來到馬降龍,很少看見村民,據(jù)說這里很多人在海外和外地,這里留守的都是一些老人,所以顯得非常安靜。</p> <p class="ql-block">在停車場上,停著開往開平碉樓景區(qū)幾個景點(diǎn)的定時接駁車。</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馬降龍村,就看到了“慶臨里”小碉樓。它在村南村北各有一個,模樣幾乎一樣,樓高兩層,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首層面闊4.68米,進(jìn)深4.29米;第二層為瞭望臺,四面向外懸挑,四坡頂,外墻有射擊孔。它就是守在村口防匪報(bào)警用的“小碉堡”。</p> <p class="ql-block">馬降龍村看起來建筑有些凌亂,實(shí)際上無論是碉樓、還是民居,整體布局還是很有秩序的。隱匿在綠植中的居樓,中規(guī)中矩,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馬降龍村中翠竹扶疏、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景色迷人,如同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相較之下,感到馬降龍村碉樓比前邊游覽的“自立村”和“立園”的碉樓更顯現(xiàn)出防盜匪、防災(zāi)害的作用。這座“保障樓”是村中眾樓之一,是1925年由村民集資建造,用于集體避難之用。它樓高五層,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頂層正面向外懸挑,背面兩角筑有“燕子窩”,外墻設(shè)有射擊孔。據(jù)記載1963年、1965年和1968年開平發(fā)生大水災(zāi)時,村民曾在這里避難。</p> <p class="ql-block">“天祿樓”是一座典型的具有防御功能的眾樓。它是1925年由村里29戶黃氏村民集資12000大洋興建的。當(dāng)時正是社會動蕩,土匪出沒的年代。該村旅居澳洲的僑民~黃琳德對建造天祿樓非常熱心,村民暫時未籌到錢的,就由他先行墊付,然后再慢慢償還。當(dāng)年這里的村民,發(fā)現(xiàn)那段時間土匪基本上只抓男丁,不抓女人。為此,村民每天吃過晚飯就會把家中的男人送入天祿樓,一到晚上10點(diǎn),樓就落鎖。所以天祿樓又被稱為“男人樓”。村里人想得很周到,在碉樓上鎖前,還會為在這里過夜的人預(yù)先準(zhǔn)備好開水、餅干等夜宵。樓里還安排了值更,一有匪情便鳴鑼報(bào)警。</p> <p class="ql-block">天祿樓一共有7層:1~5層是居住空間,一共有29所房間。而每層房間的股金是不同的,第三層最貴每間600大洋,這一層房間全歸黃琳德及親屬所有;其它層房間分別為500大洋和400大洋。6層是公共活動空間,用于村民日常聚會或舉辦集體活動。7層平臺設(shè)有瞭望亭,既是發(fā)現(xiàn)匪情的高地,也是全村視野最佳的觀景點(diǎn)。</p> <p class="ql-block">“林廬”是馬降龍村旅居墨西哥華僑~關(guān)定林,耗資12000銀元于1936年回鄉(xiāng)修建的。該樓總占地面積348.31平米,樓高四層,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平屋頂,首層面闊11.5米,進(jìn)深9.72米,外墻為紅色。</p> <p class="ql-block">這是樓前的一個“水泥墩”,已有近90年的歷史了。當(dāng)年建筑材料缺乏,樓主人從英國進(jìn)口“紅毛泥”(即水泥,因?yàn)楫?dāng)時人們覺得英國人頭發(fā)都是紅色的 ,所以這里人把英國人生產(chǎn)的水泥叫做“紅毛泥”)運(yùn)回來建樓。用剩下的一桶水泥就放在了樓邊,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風(fēng)吹雨打,盛放水泥的木桶已經(jīng)腐爛,就剩下里面的水泥凝結(jié)成了現(xiàn)在的水泥墩。它已成為修建這座碉樓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在林廬里還真看見了盛放“紅毛泥”的木桶。</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林廬首先看到的是這間廚房。有人說:現(xiàn)在進(jìn)的這扇門是該樓的后門,所以一進(jìn)去就是廚房。</p> <p class="ql-block">儲物間里擺滿了當(dāng)年的壇壇罐罐。</p> <p class="ql-block">這間也是一個儲物間,里面擺放著吊籃、魚簍、雞籠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家庭用具。</p> <p class="ql-block">二層廳堂不但敞亮,還懸掛的氣燈,座椅及躺椅都是按原來的模樣擺放著。</p> <p class="ql-block">廳里懸掛著當(dāng)年樓主和兩位夫人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從他們后代的照片,可以看出他們的家庭在海外開枝散葉是一個枝繁葉茂的大家族。</p> <p class="ql-block">這是主人和夫人的臥室,這些老家具封塵著當(dāng)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從這些“金山盒”和“金山箱”的老物件,是不是看到了過去歲月。</p> <p class="ql-block">通過狹窄的樓梯我們來到林廬的第四層。在開平無論是碉樓,還是居廬都少不了祭祖的神龕。這里的鄉(xiāng)民和中國廣大農(nóng)村中的居民一樣,無論家族的興衰成敗,都不敢忘記先人和自己出處。從這里再往上走就是廬頂?shù)钠脚_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駿廬”?,F(xiàn)在馬降龍村只有它和上面介紹的“林廬”是對外開放的,可供游客參觀。駿廬是旅居加拿大華僑~關(guān)崇駿,1936年回鄉(xiāng)建筑的居樓。它坐東朝西占地面積113.97米,樓高四層,它和這里修建的碉樓和居廬一樣都是鋼筋水泥土結(jié)構(gòu),都有著防盜匪的作用。外墻紅褐色抹漿,窗套非常精致(這是從不同的側(cè)面拍攝的駿廬)。</p> <p class="ql-block">駿廬旁邊還有一座附樓,樓前是一個小小庭院。</p> <p class="ql-block">駿廬首層客廳上方有像中國年畫一樣的彩繪,無非是些山水花草。</p> <p class="ql-block">客廳內(nèi)還掛著樓主和兩位夫人及親屬的照片,按照片下的介紹從左起為:大夫人長子及妻子,二夫人,樓主關(guān)崇駿,大夫人及大夫人長子(是不是感到照片的排序有些亂,再看一下,照片下面說明就是這么寫得)。</p> <p class="ql-block">居家過日子還是要看一看廚房。</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儲物間的大壇小罐真不少!不知道嶺南的客家人是不是比四川人還愛吃“泡菜” ?比北方人更愛吃“咸菜”?才在這里堆放了那么多泡菜壇,醬菜缸;當(dāng)然在這里煲湯鍋更是少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這間是不是洗漱間?反正這里有水池和梳妝臺。</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這是二夫人的房間。說后來二夫人住在香港;樓主關(guān)崇駿和大夫人及大兒子好像去了美國。樓主的后代曾從香港回來看過駿廬,并委托政府代管此房產(chǎn)。</p> <p class="ql-block">二層的廳堂規(guī)規(guī)整整。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廳堂朝外的廳門前,好像有一處漏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駿廬二層以上都有這樣一個設(shè)置,它是一個漏空的“天井”,用鐵篦罩著,可以起到采光和透氣的作用。這樣的設(shè)計(jì)我還是第一次見到。</p> <p class="ql-block">四層供奉先人的神龕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風(fēng)格,設(shè)計(jì)和擺設(shè)非常獨(dú)特。下面的獅子滾地球的圖案(被供桌所遮擋),寄予著樓主希望華人能夠富強(qiáng)起來,能遍布全球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來到了駿廬的樓頂平臺,這里的視野極佳。</p> <p class="ql-block">站在平臺看見后面還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居廬~“昌廬”。它也是1936年建筑的,有人說,它是馬降龍村最精美的一座有防盜匪功能的居廬,可惜它沒有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在平臺上極目遠(yuǎn)眺遠(yuǎn)方郁郁蔥蔥的“百足山”,使人浮想聯(lián)翩。</p> <p class="ql-block">這座“敏廬”也沒有對外開放,它修建的時間可早嘍,是1918年。它由主樓、附樓和庭院組成。你可不要把它看成是一般的別墅,它的主樓高四層,頂層兩角筑有“燕子窩”,并設(shè)有射擊孔。在馬降龍村當(dāng)年可謂是“人人皆兵”;碉樓和別墅座座都是預(yù)匪的堡壘。但現(xiàn)在這里的碉樓沒有都對外開放,可能還有一些人在居住,無法供人參觀。</p> <p class="ql-block">這次來開平看碉樓,最遺憾的沒能去開平蜆岡鎮(zhèn)錦江里村,看看被譽(yù)為:“開平碉樓第一樓”的“瑞石樓”(注:此照片截自于“百度”)。瑞石樓的高度、規(guī)模和建筑藝術(shù)均居開平碉樓之首,它的高度為九層最高點(diǎn)有28米。但當(dāng)?shù)氐墓ぷ魅藛T勸我們最好不要去,不但路程較遠(yuǎn);最主要的是:現(xiàn)在樓主的后代還在里面居住,碉樓沒有交給政府代管,要想進(jìn)去參觀,完全看其居者(一位老人)的心情。他高興的時候不但可以免費(fèi)參觀,他還會為你介紹瑞石樓的很多情況;如果他心情不好,你就是付費(fèi),他也不會讓你進(jìn)去參觀,只能看看碉樓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馬降龍村的翠竹綠樹中,還有這樣一片“古楊桃”林。</p> <p class="ql-block">2022年開平政府還為這片楊桃林制牌,表明是國家古樹,保護(hù)級別“三級”,樹齡100~299年。</p> <p class="ql-block">馬降龍真是個青山綠水的好地方,難怪在評定世界文化遺產(chǎn)時,聯(lián)合國專家來此考察,稱贊這里是“世界美麗村落”,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