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灰鹡鸰輕盈掠過水渠,翅影翻飛間如銀線穿梭,時而俯沖覓食,時而停駐石上,靈動之姿與潺潺流水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灰鹡鸰(學(xué)名:Motacilla cinerea)是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屬鳥類,</p><p class="ql-block">俗名黃腹灰鹡鸰、灰鸰、馬蘭花兒。</p><p class="ql-block"> 頭部和上體灰色;眉紋和頰紋白色;下體黃色;冬季喉部白色,夏季繁殖期喉部黑色。體長約19厘米。與黃鹡鸰區(qū)別為腿肉紅色。</p><p class="ql-block">灰鹡鸰分布于歐洲、亞洲和非洲,在中國廣泛分布。棲息于溪流、河谷、沼澤、池塘等多種水域岸邊,及附近農(nóng)田、草地乃至居住點(diǎn)等。常單獨(dú)或成對活動,也與白鹡鸰混群。主要以昆蟲為食。</p><p class="ql-block"> 繁殖期在5-7月,在河岸的石縫、倒木洞、建筑物等生境中營巢,就地取材,雌雄親鳥共同筑成精于偽裝的碗狀巢。窩卵數(shù)通常5枚,雌鳥孵卵,雄鳥警戒,孵化期12天。雛鳥晚成,經(jīng)雙親共同喂養(yǎng)約14天后可離巢。</p> <p class="ql-block">形態(tài)特征</p><p class="ql-block"> 灰鹡鸰雄鳥前額、頭頂、枕和后頸灰色或深灰色;肩、背、腰灰色沾暗綠褐色或暗灰褐色。尾上覆羽鮮黃色,部分沾有褐色,中央尾羽黑色或黑褐色、具黃綠色羽緣,外側(cè)3對尾羽除第一對全為白色外,第二、三對外翈黑色或大部分黑色,內(nèi)翈白色。兩翅覆羽和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除第一、二、三對外,其余初級飛羽內(nèi)翈具白色羽緣,次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一道明顯的白色翼斑,三級飛羽外翈具寬闊的白色或黃白色羽緣。眉紋和顴紋白色,眼先、耳羽灰黑色。頦、喉夏季為黑色,冬季為白色,其余下體鮮黃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雌鳥上體較綠灰,頦、喉白色、不為黑色。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跗蹠和趾暗綠色或角褐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