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我心飛翔</p><p class="ql-block">圖文:我心飛翔</p><p class="ql-block">美篇號:650305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參觀完周鄧紀念館中的周總理展廳,拾階而上,來到了位于三層的鄧穎超展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鄧穎超與敬愛的周總理相濡以沫,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她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毫無保留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是20世紀中國婦女的杰出代表與驕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進展廳,迎面就是這尊鄧穎超學生時代的銅塑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廳的第一部分是:《探索婦女解放之路?》,展示鄧穎超早期投身婦女解放運動的經歷,包括她在舊中國背景下的奮斗與理想追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鄧穎超1904年出生于廣西,父親是一位政府官員,在鄧穎超不到六歲時就去世了。1910年鄧穎超隨母親來到了天津,母親是一位中醫(yī)。鄧穎超在天津就讀的中學是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鄧穎超與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同學的合影??梢钥闯?,那個時代剛剛有女學,能夠走出封建家庭讀書的女子還鳳毛麟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9年中國發(fā)生的五四運動,對于鄧穎超來說,是長期革命的開始。1919年的5月25日,天津女屆愛國同志會成立,鄧穎超當選為演講隊隊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3年4月,鄧穎超等人發(fā)起成立女星社。4月25日,《女星》旬刊創(chuàng)刊。該刊宣傳女子自救自決的思想,維護婦女的正當權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鄧穎超在20世紀20年代還曾參與創(chuàng)辦了專門面向平民婦女的補習學校,旨在幫助婦女掌握獨立生存技能。這是1923年8月25日,天津女星第一補習學校開學時師生的合影,前排右三為鄧穎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1924年6月鄧穎超(前排右二)與天津第一女星補習學校甲種第一屆畢業(yè)生的合影。那一年鄧穎超20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4年1月1日,鄧穎超與原覺悟社成員劉清揚、李峙山、周毅等人在天津共同創(chuàng)辦了中國近代第一份專門探討婦女問題的日報——《婦女日報》。鄧穎超擔任該報編輯,撰寫稿件宣傳婦女運動和馬克思主義思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鄧穎超由青年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婦女部部長。同年鄧穎超與周恩來結婚。后任中共廣東區(qū)委委員兼婦女部部長。1925年8月8日,鄧穎超與周恩來在廣州結婚。之后,她擔任中共廣東區(qū)委委員兼婦女部部長,同時兼任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婦女部秘書。從此周恩來鄧穎超夫婦相濡以沫,共同成就了偉大的革命事業(y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展廳的第二部分:《投身民族解放運動》。這部分呈現了鄧穎超在抗日戰(zhàn)爭、國共合作等歷史事件中的活動與影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4年鄧穎超帶病參加長征。到陜北后,鄧穎超先后任中共中央白區(qū)工作部秘書,中央機要科科長,中華蘇維埃政府西北辦事處內政司法部秘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8年3月10日,戰(zhàn)時兒童保育會在武漢成立,鄧穎超當選為理事,這是她與保育會成員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8年5月,鄧穎超(后排左四)參加宋美齡在廬山召開的各界知名婦女談話會,并在會上被選為新生活運動指導委員會委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和全民要求抗戰(zhàn)的呼聲下,國民黨決定成立戰(zhàn)時民意機關——國民參政會。鄧穎超是中共代表團中唯一的女參政員。這是1938年7月2日《新華日報》發(fā)表鄧穎超的《論女參政員的責任》一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抗戰(zhàn)期間,鄧穎超積極參與了民族解放統一戰(zhàn)線的婦女運動,無論在延安還是重慶,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1946年周恩來與鄧穎超在梅園新村30號院內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周恩來夫婦在梅園新村會客室擺放過的南京雨花石。我感覺這更像是他們夫婦,在敵后的惡劣環(huán)境下堅守陣地、榮辱與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攻延安,這是周恩來和鄧穎超離開延安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展柜珍藏的正是鄧穎超當年圍的那條圍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4月,周恩來到達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出席土地改革和整黨工作試點經驗座談會。期間,他見到了分別已一年之久的鄧穎超。隨后,周恩來和鄧穎超前往西柏坡。這是1948年夏周恩來和鄧穎超在西柏坡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時離新中國成立僅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周恩來夫婦已經見到了勝利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1948年11月鄧穎超起草的《對婦女運動應有的認識》手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的3月24日至4月3日,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鄧穎超當選全國婦聯副主席,并在會上作《中國婦女運動當前的方針任務》的報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鄧穎超在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代表全國婦聯作《中國婦女歡欣鼓舞迎接新中國的建設》的發(fā)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參觀看到這里,不禁想到,鄧穎超何止是周恩來夫人的角色,她自己就是一位革命家,在中共成立后的幾個歷史階段,她不光是以夫人身份參與政治,而是在婦女界與統一戰(zhàn)線等幾個方面都有自己獨立的建樹,可以說是與總理“比翼齊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展廳的第二部分:《引領婦女參加建設》。這部分聚焦新中國成立后,鄧穎超在推動婦女參與國家建設方面的領導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鄧穎超在1950年所作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報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鄧穎超的努力和推動下,廣大勞動婦女迅速投身到全國各方面的建設工作中。這是1952年3月11日,鄧穎超(前排左四)與女空地勤人員、女拖拉機手和女司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6年公私合營。北京召開了全國工商業(yè)者家屬和女工商業(yè)者代表會議。鄧穎超作了題為《跟著祖國前進,為社會主義貢獻力量》的報告。這是鄧穎超(前排右三)與工商業(yè)者家屬及女工商業(yè)者代表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1957年9月,鄧穎超(右四)與出席中國婦女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港澳女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鄧穎超較早關注婦女生育健康問題。這是她1954年5月27日致鄧小平的信。右邊的信則是鄧穎超收到浙江金華鄉(xiāng)村保健員朱秀錦的信后,親筆給她的復信,表達了對廣大婦女兒童的關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1965年阮氏十送給鄧穎超的用越南女民兵繳獲的美軍降落傘制作的三角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覺中,我已來到了展廳的第四部分:《肩負國家重要使命》。這部分概述鄧穎超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外交、社會事務等領域的重要貢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總理去世后,鄧穎超<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顧自己年事已高,</span>毅然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從這張1977年至1981年的工作統計表中,可以看到鄧穎超為國家做了很多的工作,而那正是改革開放的初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鄧穎超任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這是1983年出席全國政協會議的工作證,那一年鄧穎超已經是79歲高齡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鄧穎超一向關心文藝界朋友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這是1984年5月16日,鄧穎超與文藝界人士夏衍、陽翰笙、賀敬之、馮牧等在釣魚臺養(yǎng)源齋歡聚座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1991年3月8日,鄧穎超在中南海西花廳會見中青年女科技工作者代表時的合影。那一年她已經是87歲的老人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2年7月11日6時55分,鄧穎超和這個世界永別了。她在平靜中停止了呼吸,安詳地離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骨灰盒是總理逝世后用過的,總理的骨灰已經撒在祖國的江河大地。遵照鄧穎超生前的遺囑,用這只總理用過的骨灰盒,將鄧穎超的骨灰撒入了天津的海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停泊在周鄧紀念館水岸的“新海門”號。1992年7月18日,“新海門”號汽笛長鳴,將鄧穎超的骨灰撒入了天津海河。這艘船不僅寄托了天津人民對鄧穎超的深厚感情,更成為她高尚情操的重要見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鄧穎超說過;“夫妻生活并不是簡單的生活,它包括著夫妻間共同的思想和事業(yè),共同的志趣和理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過紀念館的展覽,我深刻的理解了這其中的內涵。鄧穎超與周恩來的學生時代,分別擔任過演講隊的隊長;在抗戰(zhàn)與解放戰(zhàn)爭期間,他們又共同擔負起統一戰(zhàn)線的重任??偫砣ナ篮螅嚪f超又毅然擔起國家的重任。他們的婚姻就是死生契闊與相濡以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兩位偉人先后去世,高風亮節(jié)、兩袖清風。他們沒有留下遺產,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魂永存。</span>這座周鄧紀念館,就是對周恩來與鄧穎超兩位偉人最好的紀念。他們的事跡、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人格魅力,永遠激勵著我們繼續(xù)前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