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好久沒去玉淵潭了,好看的鴨子們不知回來沒有。前日下午,陽光明媚,天氣暖和,提起相機,來到玉淵潭。</p><p class="ql-block"> 從東湖到西湖,轉(zhuǎn)了一大圈,只見到一些綠頭鴨和鴛鴦,花臉鴨、羅紋鴨、鳳頭潛鴨等等都杳無蹤影。來到西湖南側(cè),幾個老法師在拍鸕鶿,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下午這個時候,鸕鶿大都在休息,偶爾有一兩只游入水中,潛水捕魚,但始終沒有成功。</p> <p class="ql-block"> 鸕鶿別名魚鷹,體型較大,身體呈流線型,下體較扁平,頸長而柔韌,翅寬長且鈍,腳強健有力并置后。虹膜紅色;喙灰黑色;腳黑綠色;周身幾乎全部黑色而具有綠褐色的金屬光澤。</p> <p class="ql-block"> 鸕鶿在北美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繁殖,歐洲、亞洲、非洲及大洋洲亦有分布,通常棲息于淡水湖泊、河流及沿海環(huán)境。鸕鶿歷史上被馴化用于捕魚,在我國是“三有”保護(hù)動物。</p><p class="ql-block"> 一只鸕鶿潛水后,嘴里叼著一片亮晶的東西,以為是條白色的魚。拍完細(xì)看,原來是一條塑料。水底怎么會有塑料呢?這只鸕鶿一走會困惑,辛辛苦苦捕上來的東西不能吃??磥?,玉淵潭的環(huán)境保護(hù)還要加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