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其有幸,我是五零后,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更有其幸,我還出生在一個革命軍人的家庭,父親是一個早年(17歲,即1944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老革命軍人,參加過淮海戰(zhàn)役。全國解放后,又隨部隊鎮(zhèn)守福建,戎馬生涯二十余年。母親是隨軍家屬,所以,我從小就隨父母在部隊生活,父親對我要求很嚴,特別是思想教育方面。在我懂事起,就有意識地對我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在我童年時,六十年代的紅色經(jīng)典小人兒書,我家應有盡有,如《紅色娘子軍》、《紅巖》,《小城春秋》、《霓紅燈下的哨兵》……等等,看得我癡情入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步入中學(初中、高中),我父親又有意識地給我購買了很多的經(jīng)典紅書。比如:《紅日》、《紅旗譜》、《紅巖》、《青春之歌》、《戰(zhàn)斗的青春》、《林海雪原》、《苦菜花》……等等。在這眾多的紅色經(jīng)典作品中,我最愛的還是《紅巖》這部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青澀的時光里,挑燈夜讀《紅巖》,被《紅巖》精神所感動,被巜紅巖》精神所鼓舞。我都記不清看了它多少遍?!都t巖》精神喂飽我的靈魂,《紅巖》精神注入我的骨髓,《紅巖》精神永駐我心中,《紅巖》精神輝映我人生,它是我人生旅途永不熄滅的指路明燈!</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紅巖》以重慶解放前夕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共產(chǎn)黨人與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殘酷地下斗爭。主要圍繞中美合作集中營的獄中斗爭、地下黨領導的城市運動、華鎣山革命根據(jù)地武裝斗爭。書中塑造了眾多的英雄形象:許云峰、江竹筠(江姐)、成崗、華子良、劉思揚、雙槍老太婆等等。這些共產(chǎn)黨人的英雄形象和光輝事跡,我至今都記憶鮮明,刻骨銘心,難以忘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許云峰,重慶地下黨重要領導人,長期從事工運工作。為掩護戰(zhàn)友而被捕。被捕后在獄中沉著冷靜、機智果斷、意志堅定頑強。在獄中用手指和鐵鐐挖通地牢石壁,為戰(zhàn)友開壁越獄通道,為了讓更多的戰(zhàn)友獲救自己卻未能越獄,最終犧牲在重慶解放的前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江竹筠,重慶地下黨聯(lián)絡員,負責當時重慶的黨刊《挺進報》的發(fā)行。目堵丈夫彭松濤犧牲后,強忍悲痛繼續(xù)戰(zhàn)斗。由于叛徒出賣被捕入獄渣滓洞。在獄中遭受酷刑,雙手被釘滿竹簽,仍然巍巍堅稱“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就義前從容銹五星紅旗,平靜梳妝,視死如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成崗,《挺進報》編輯、印刷負責人。被捕后剛毅,堅強,正直,拒絕用“自白書”換取自由,毅然寫下《我的“自白”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即便在獄中仍堅持出版《挺進報》,被敵特注射“誠實注射劑”后,仍能嚴守黨的機密,最終英勇犧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劉思揚,出身于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共產(chǎn)黨員,負責《挺進報》抄稿。入獄后忠貞不屈,充滿革命熱情。拒絕在報上登悔過自新啟事,識破敵人假釋陰謀,最終在獄中犧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華子良,潛伏獄中最深的共產(chǎn)黨員,曾任華鎣山根據(jù)地黨委書記。在獄中忍辱負重、深謀遠慮、足智多謀。獄中裝瘋賣傻15年,利用特務信任傳遞情報,最終帶領解放軍救出獄中戰(zhàn)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雙槍老太婆,華鎣山游擊隊司令員,智勇雙全、疾惡如仇,英勇無畏!她策劃營救江姐失敗后處決了叛徒甫志高。書中還描寫了眾多共產(chǎn)黨員在獄中的英勇事跡,這些共產(chǎn)黨人的光輝形象和英勇事跡,鮮明地反映了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斗志、和衷共濟、勇于擔當?shù)膼蹏閼?、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團結合作、保持樂觀心態(tài)的崇高精神和高賞品德,這就是巜紅巖》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個五零后,雖然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人生雖不是跌宕起伏,但也并非一帆風順!我也曾在人生旅途的十字路口徘徊,也曾在困難面前想要退縮,也曾在各種誘惑面前彷徨,難以抉擇!但每當在這種時刻,我一想到《紅巖》精神,我就能作出正確的選擇?!都t巖》精神是我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紅巖》精神是我人生旅途的加油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活過大半輩子,驀然回首,我的精神面貌和人生軌跡都清晰可見:我出生在一個革命軍人家庭,從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紅色熏陶。在父親的教育下有著正確的“三觀”。隨父母在福建廈門的駐守部隊度過幸福的童年。六十年代初父親轉(zhuǎn)業(yè)回家鄉(xiāng)湖南,被分配到某城市商業(yè)局工作,我們兄妹三人及母親成為這個城市的城里人,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正當我念小學,文化大革命爆發(fā),父親淪為所謂的“走資派”,我目睹紅衛(wèi)兵到我家來抄家,親眼看著父親被戴著“高帽子”游街,耳聞父親晚上在單位挨批斗等等。那段時光,我親身體驗左鄰右舍對我家指指點點及異樣的眼光。但既便如此,也絲毫沒有給我幼小的心靈投下陰影。我還是那么陽光、活潑。我問爸爸:“你是走資派嗎?”爸爸笑著回答我說:“我不是走資派,我是老革命?!蔽倚α?。鄰家小男孩常指著我說:“你爸是走資派!”我就三步并作兩走到他跟前,高聲“呸”他一句,然后響亮地回答:“我爸是老革命!”然后打著哈哈,揚長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當我小學畢業(yè)時,一夜之間,我從城里人變成鄉(xiāng)里人——我兄妹和母親被城戶下放到祖籍的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小山村。父親也隨之來到離我們不遠的鄉(xiāng)村供銷社工作。在這個小山村我一呆就是九年。在這九年里,我在鄉(xiāng)村風雨飄搖的舊教室里,在用土磚壘成桌子的課桌上,捧著書完成了初中、高中四年(那時學制縮短)的中學學業(yè)。然后就地下放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五年。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對于我來說,家庭生活環(huán)境變故相差太大??梢哉f,這九年的青澀時光,是我人生最難熬的九年。但我沒有怨天尤人,我只是想到,這是社會變遷所致,是時代的需要,我應順應時代。所以,盡管當時難以適應,但我沒有消沉,一直都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過好每一天。特別是在高中畢業(yè)后接受再教育的五年中,我白天干活,晚上就抽空學習。在別人打牌聊天的時候,我就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看書做題,學習不止!在高考制度恢復的第二年(第一年因準考證丟失未能參考)我憑一張高考錄取通知書,走出了小山村,奔向我向往的遠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終于熬過來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父親送我眾多的經(jīng)典紅書,我從中吸取精神食糧。特別是《紅巖》精神給予了我扛鼎之力。在我痛苦難熬的時候,我心中一直有一盞燈,那就是紅巖精神!我在想,那些革命先烈們,在那么艱難的環(huán)境里,都能堅守信仰,不怕犧牲,我這點生活環(huán)境的變遷又算得了什么呢?紅巖精神就像一座燈塔,在我最迷茫的時候,給我指明方向。它讓我明白,無論遇到多什么困境,都不要放棄希望,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校門,我進入金融部門工作。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在金融部門工作,如果思想不純、初心不保,是很容易被不良思想所腐蝕而犯大錯,鑄成終身遺憾。我身邊許多同事,因迷失方向,初心不保犯大錯,有的甚至觸犯法律,獲勞獄之災,最終都未能享受到退休待遇,多么遺憾,多么痛心!然而,我很幸運,做到了“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所以,我深深體會到:人生要有良好的精神支柱,在你迷茫的時候有扶擇的智慧,在你錯誤時有回頭的方法!這種良好的精神支柱,就是紅巖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現(xiàn)在我退休了,拿著不算微薄的退休工資,回到了我的家鄉(xiāng)——那已不是窮鄉(xiāng)僻壤、而是當代新農(nóng)村的小山村。我在這里壘得幾間陋室,過著出門即是景的美好的田園生活。我堅信是經(jīng)典紅書的繁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是紅巖精神輝映了我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朋友們,《紅巖》精神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會在新的時代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讓我們擁有紅巖精神,我們不能只關注個人的得失,而應該把目光放得更長遠,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要挺身而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湘中蘭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圖片/源自網(wǎng)絡 致謝原創(chuà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編輯/湘中蘭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時間/2025年10月22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