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天津市紅橋區(qū)北面有一條大街叫“丁字沽南大街”,西北面從晗旭胡同與丁字沽北大街相連,東南至光榮道,中與勤儉道、桃花堤大道、五愛道、紅塔寺大道等相交。 明、清時代,丁字沽南大街是通往京城的必經(jīng)大道,與丁字沽北大街統(tǒng)稱“官道”。</p><p class="ql-block"> 丁字沽早年因地勢高,才形成了早期居民聚居地,丁字沽,早年北運河和大清河在此處匯流,才形成“丁”字而得名,后來因為大清河改道,還有北運河(潞河)、南運河(衛(wèi)河)兩河流進入天津,在城北八里處匯合,形成丁字的說法,但一般認為是北運河和大清河,待考證。</p> <p class="ql-block"> 丁字沽在歷史上曾是重要的漕運碼頭,明、清時期,丁字沽是漕運南下必經(jīng)之地,丁字沽附近的桃花堤、白廟等地也都跟著沾了光,這些地方都和下江南的康熙、乾隆皇帝有過淵源。</p><p class="ql-block"> 清代中后期,民間漕運興旺,丁字沽逐漸繁華起來,丁字沽地區(qū)不但商業(yè)繁榮,風景也是如詩如畫,已然成為當時天津的地標?!岸∽止吝吜f條,青青一帶鎖紅橋。帆檣縱借東風力,消息全憑子午潮?!薄@是清代詩人梅寶璐的一首詩,詩里描繪出了當時丁字沽的美麗風景。</p> <p class="ql-block"> 民國初年,這里稱丁字沽大街,1938年,以晗旭胡同為界,南段稱丁字沽南大街,北段稱丁字沽北大街,1975年,于丁字沽南大道(光榮道至勤儉道一段)接順,統(tǒng)稱“丁字沽南北大街”。南段兩側(cè)有桃花園西里、桃花園南里、保壽里、桃花園東里、光榮樓等民居樓房,北段兩側(cè)為磚平房。</p> <p class="ql-block"> 君在故鄉(xiāng)居,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美友們,您知道還有哪些描寫天津老地名的文章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