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陽光斜斜地灑在木屋的瓦片上,露珠還掛在白樺樹的葉尖,我和老伴站在門前的木柵欄旁,笑著拍下第一張合影。他戴著那頂舊黑帽,我裹著紅外套,像兩團暖火,點燃了這個靜謐的秋日早晨。禾木的秋天,是藏在木頭縫隙里的溫柔,是風一吹就簌簌落下的金黃。</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小徑慢慢走,腳下的落葉沙沙作響,像是大地在低語。石雕靜立在綠植間,斑駁的紋路里刻著歲月。老伴忽然停下,指著遠處的山說:“你看,云停在山頂,像不像我們年輕時畫的那幅水彩?”我笑了,這山、這屋、這路,哪一處不是我們年輕時夢里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桃源”指示牌在秋陽下泛著光,木圍欄旁,我們又站定合影。我穿紅外套,他穿紅格子襯衫,像兩片不肯凋零的楓葉。身后是灰瓦木屋,遠處是層疊的山巒,天空藍得像是被洗過。在這里,時間慢得讓人安心,仿佛收獲的不是季節(jié),而是被歲月輕輕捧起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長椅上坐下,背靠著木屋的暖意。小徑蜿蜒進花園深處,遠處的山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老伴從口袋里掏出一顆糖,剝開遞給我:“甜的,像咱們剛認識那會兒?!蔽液?,看陽光穿過樹葉,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點,像極了那年秋天,他遞給我第一封信時,手心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石凳旁的花還沒謝,野菊在風里輕輕搖。我們并肩坐著,看遠處的游客拍照、說笑,看摩托車從村道駛過,揚起一縷塵煙。老伴說:“這兒不像旅游點,倒像咱們住了一輩子的老家。”我點頭——禾木的家,不在戶口本上,而在這一眼望得到山、聽得見風、聞得到木香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又一條小徑,又一片花園。木屋錯落,白云悠悠。我們不趕路,只是走走停停。背包里裝著從民宿借的相機,拍下的不是風景,是彼此眼角的笑紋,是手挽手時那一瞬的默契。秋日的收獲,原來是這些細碎的、無人記錄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路過一輛藍色三輪車,停在花叢邊,像是被誰遺忘的童年玩具。我們駐足,老伴忽然哼起老歌,我跟著輕輕和。遠處的山依舊沉默,可我知道,它們記得每一個來過的人,記得每一對在秋陽下牽手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花園里的長椅上,我揮手,他笑著調整姿勢。粉色外套襯得我年輕了幾歲,他那件紅外套,還是二十年前我親手挑的。陽光正好,木屋的屋檐下掛著風鈴,叮當一聲,像在應和我們沒說出口的感慨:這一生,竟真的走到了這么美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他張開雙臂,像要擁抱整個山谷。我摘下太陽鏡,瞇眼看他——紅羽絨服、黑帽子,像個固執(zhí)又可愛的熊。綠植環(huán)繞,木屋靜立,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成了最尋常又最特別的風景。合影定格的不只是笑容,還有那種“終于到了”的踏實。</p> <p class="ql-block">背包客站在屋前,雙臂伸展,像在擁抱天地。我忽然懂了那種沖動。在這兒,人會不自覺地張開懷抱——不是為了拍照,而是因為心被填滿了。山是背景,樹是聽眾,而你,終于可以大聲對自己說一句:“我來了,我安了?!?lt;/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木屋前,雙臂張開,風從袖口灌進來,帶著松木和野花的氣息?;疑慕饘傥蓓斣陉柟庀麻W著微光,像一片沉靜的湖。那一刻,我不再是游客,而是歸人。秋日的收獲,是終于找到了一個地方,讓你愿意卸下所有行囊,只留下心跳。</p> <p class="ql-block">圍欄邊,我們和另一對游客相視而笑。他們拍照,我們看景,可又有什么分別呢?紅外套、藍褲子、相機、花束——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收藏這個季節(jié)的饋贈。禾木不說話,卻把溫暖悄悄塞進每個人的鏡頭里。</p> <p class="ql-block">山間小徑上,我們停下腳步,回望來路。腳印淺淺,被風一吹就散了,可心里的路卻越來越清晰。原來所謂“家的感覺”,不是磚瓦,不是戶籍,而是你愿意在一個地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停下,只為多看一眼。</p> <p class="ql-block">電線桿旁,摩托車駛過,卷起幾片落葉。我們站在圍欄邊,笑得像個孩子。遠處的山巒依舊蒼茫,可我知道,它們已成了我們記憶的坐標。秋日的收獲,是把風景變成回憶,把路過變成歸途。</p> <p class="ql-block">他扶著木柵欄,我側身擺姿勢,紅羽絨服在秋光里像一團火。山脈靜默,藍天無垠,我們渺小如塵,卻又驕傲如王。在這片土地上,每一對牽手的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我伸手,指向遠方的山巔。他沒問“看什么”,只是順著我的手指望過去。有些默契,不需要語言。禾木的秋天,教會我們的,是沉默里的懂得,是平凡中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我們比出勝利的手勢,像兩個完成任務的孩子。紅羽絨服、粉羽絨服,在藍天下格外鮮艷。不是為了炫耀,而是想告訴世界:我們老了,但我們依然快樂,依然相愛,依然能在秋風里,找到屬于我們的光。</p> <p class="ql-block">他依舊扶著柵欄,我垂下手,微笑。姿勢換了,心情沒變。遠處的雪山在云后若隱若現(xiàn),像極了我們這一生——有晴有雪,有起有伏,可始終并肩而立。</p> <p class="ql-block">木屋前,我們再次合影。他穿紅夾克,我穿粉羽絨服,像兩抹不肯褪色的彩筆,在秋日的畫卷上留下痕跡。家的感覺,原來是:無論走多遠,總有一個屋檐,愿意為你亮著燈。</p> <p class="ql-block">手挽著手,我們站在柵欄邊。他穿黑帽黑夾克,我穿粉外套,像一幅對比鮮明的油畫。右側的木屋靜靜佇立,仿佛在說:歡迎回家。秋日的收獲,是終于明白,最暖的風景,是身邊那人的體溫。</p> <p class="ql-block">“桃源”和“擁川民宿”的牌子并排掛著,像兩扇通往寧靜的門。我們站在中間,笑得像個找到寶藏的孩子。遠處的車、行人、山巒,都成了背景。而我們,是這個秋天,最踏實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金黃的樹葉在風中輕舞,路標上的“桃源”二字,像一句溫柔的邀請。我們揮手,不只是給鏡頭,更是給這片土地:謝謝你,讓我們在晚年,還能遇見這樣的美。</p> <p class="ql-block">鄉(xiāng)村入口,木指示牌在風中輕晃。我們站定,看山巒疊翠,看木屋靜立。游客來來往往,可這一刻,世界只屬于我們。禾木的家,不在別處,就在這一步一停的秋日里。</p> <p class="ql-block">“桃源”牌前,我們再次駐足。植被茂密,天空晴朗,我們像兩棵并肩的老樹,根扎在同一片土地。秋日的收獲,是終于找到了一個地方,讓你愿意說:“就這兒吧,不走了?!?lt;/p> <p class="ql-block">他穿紅羽絨服,我戴太陽鏡,親密地靠在一起。背景是“桃源”牌和零星游客。我們不說話,只是笑著。有些幸福,不需要解釋,就像禾木的秋天,美得理所當然。</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在木屋前合影。紅外套,格子衫,灰瓦屋,藍天山。我們老了,可笑容依舊燦爛。秋日的收獲,是歲月給的禮物——不是青春,而是懂得珍惜每一個平凡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我們揮手,穿著紅外套,像兩團行走的暖意。秋林斑斕,木圍欄質樸,遠處的車流和房屋,竟也不顯喧囂。原來熱鬧與寧靜,可以如此和諧。就像我們,走過半生,終于學會了與世界溫柔相處。</p> <p class="ql-block">“于木驛站”的牌坊下,我們張開雙臂,像在迎接遠方的自己。雪山在背景中靜默,木屋在陽光下低語。我們不是過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