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后我們前往瑞典中部風景秀麗的城市卡爾斯塔德,其郊外白樺山莊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后半生在瑞典的居所和研究所。這次我們運氣好,天天都是晴天,領(lǐng)隊說帶旅游團10多年,她是專門帶北歐團,只有這次沒有下雨太難得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深深感到北歐風格美,是一種簡約而又充滿溫暖的美感。它以自然、舒適和功能性為核心,將簡單的線條、明亮的色彩和自然的材質(zhì)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美學。</p> <p class="ql-block">大巴車停下來休息,這是挪威與瑞典的分界碑。</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維納恩湖邊,<span style="font-size:18px;">維納恩湖是</span>北歐最大的湖泊,也是歐洲第三大湖,世界第28大湖。位于瑞典南部,維納什堡和卡爾斯塔德之間。呈東北—西南向延伸,長145公里,寬80公里,最深97米,面積約5550㎞2。</p> <p class="ql-block">維納恩湖是瑞典最大湖泊,面積5,650平方公里,位于該國西南部。湖接納眾多河流,其中最大的是克拉爾河,湖水流經(jīng)約塔河往西注入卡特加特海峽,約塔河是水力發(fā)電的主要資源。</p> <p class="ql-block">湖水經(jīng)約塔河向西南泄出。湖的南部也叫“達爾勃申湖”,是約塔運河的組分。維納恩湖于約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后形成。當冰川融化時,整個瑞典的土地都被水淹沒,形成卡特加特海峽和波的尼亞灣之間的一個海峽。維納恩和韋特恩湖就于冰后回彈形成?,F(xiàn)在湖里還有一些從冰河時間遺留下來的物種,在一般的淡水湖中罕見。</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們到了瑞典中部風景秀麗的城市卡爾斯塔德,卡爾斯塔德是瑞典韋姆蘭省首府,位于維納恩湖北岸克拉爾河口廷瓦拉島上。</p> <p class="ql-block">作為內(nèi)陸港口,卡爾斯塔德工業(yè)以林產(chǎn)品和重型機械為主,礦產(chǎn)品與紡織品亦占重要地位。1905年瑞典-挪威聯(lián)盟解散協(xié)定在此簽訂。城區(qū)保留13拱東大橋(1761~1770年)等歷史建筑名礦泉,其郊外白樺山莊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后半生在瑞典的居所和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來到瑞典首都斯的斯德哥爾摩,瑞典王國是一個位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是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p> <p class="ql-block">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2181千米,總面積45萬平方千米,是北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全國劃分為21個省和290個市,首都為斯德哥爾摩。截至2024年12月,瑞典總?cè)丝跒?064萬。高福利“瑞典模式”提供480天帶薪產(chǎn)假和25天年假,非婚生子比例高(約55%),法律禁止體罰兒童。??</p> <p class="ql-block">瑞典是一個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諾貝爾獎舉辦地。2024年瑞典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64475億瑞典克朗,人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5.77萬美元,瑞典的幸福指數(shù)世界排名為?第四位?,失業(yè)率8.4%。當?shù)貢r間2024年3月7日,瑞典正式加入北約,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p> <p class="ql-block">瑞典由約267,550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國家?,這一數(shù)據(jù)基于地理測繪和統(tǒng)計,包括所有大小島嶼,無論是否有人居住。??冰川侵蝕作用塑造了漫長的海岸線(約3,218公里),形成大量群島和峽灣地貌。??瑞典王國簡介(網(wǎng)絡(luò)視頻)。</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瑞典首都及第一大城市,瑞典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中心和主要港口,位于波羅的海東岸梅拉倫湖入海口,由14座島嶼和1個半島通過70余座橋梁連接,有“北方威尼斯”之稱。</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行政區(qū)域總面積6514平方千米,轄26個城鎮(zhèn),2023年總?cè)丝?45.48萬。市區(qū)始建于13世紀中葉,1436年成為瑞典政治中心,現(xiàn)為瑞典國家政府、國會及皇室宮殿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自1809年以來,瑞典一直沒有卷入各種戰(zhàn)爭之中,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因瑞典宣布為中立國,居民照常過著平靜安寧的生活,斯德哥爾摩因此被人們稱為“和平的城市”。市區(qū)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余座橋梁將這些島嶼聯(lián)為一體,算上郊區(qū)的島嶼,共有24000個島嶼,被稱為“北方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故鄉(xiāng),自1901年起每年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城內(nèi)保存完好的中世紀老城、哥特式建筑及100余座博物館涵蓋歷史、民族、自然等領(lǐng)域彰顯其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絡(luò)視頻)。</p> <p class="ql-block">早上我們參觀游覽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市政廳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的標志性建筑,也是瑞典建筑中最重要的作品,由建筑師拉格納爾·奧斯特伯格設(shè)計,1911年動工,1923年建成。市政廳瀕臨梅拉倫湖,主體以800萬塊紅磚砌筑,右側(cè)塔樓高106米,頂端飾有三個鍍金皇冠,象征瑞典、丹麥、挪威三國的合作。其作為市政委員會辦事處及諾貝爾獎晚宴舉辦地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800萬塊紅磚砌成的外墻,在高低錯落、虛實相諧中保持著北歐傳統(tǒng)古典建筑的詩情畫意。</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市政廳位于瑞典首都市中心的梅拉倫湖畔,是斯德哥爾摩的形象和代表,也是該市市政委員會的辦公場所。</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的右側(cè)是一座高106米,帶有3個鍍金皇冠的尖塔,代表瑞典、丹麥、挪威三國人民的合作無間。據(jù)說登上塔頂部,可一覽整個城市的風貌。</p> <p class="ql-block">參觀市政廳是必須預約的,還要安排專門的講解員進行講解,時間沒到我們在市政廳院子里拍拍照。</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廳整棟建筑兩邊臨水,一座巍然矗立著的塔樓,與沿水面展開的裙房形成強烈的對比,加之裝飾性很強的縱向長條窗,整個建筑猶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偉壯麗。除了政府辦公部門和一些特殊的日子,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向民眾免費開放。</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內(nèi)有巨大的宴會廳。宴會廳也有“藍廳”的譽稱。每年的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日。這一天,諾貝爾獎金頒發(fā)后,瑞典國王和王后都要在宴會廳,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舉行隆重盛大的宴會,表示熱烈的祝賀。</p> <p class="ql-block">如今,這里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眾多物理、化學、醫(yī)學、經(jīng)濟學、文學領(lǐng)域?qū)<业漠吷非蠛蛫^斗目標。 </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建于1911年,歷時12年才完成,坐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梅拉倫湖畔,是斯德哥爾摩的地標性建筑,也是北歐建筑藝術(shù)的杰出代表(網(wǎng)絡(luò)視頻)。</p> <p class="ql-block">王子畫廊。</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二樓有一個被稱作“金廳”的大廳。大廳縱深約25米,四壁用1800萬塊約一厘米見方的金子鑲貼成,在明亮的燈光映射下,無數(shù)光環(huán)籠罩,金碧輝煌。其間,還鑲嵌有用各種彩色小塊玻璃組合成的一幅幅壁畫。</p> <p class="ql-block">踏入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金廳,仿佛置身于諾貝爾獎的輝煌殿堂。這里,歷史的厚重與現(xiàn)代的莊嚴交織,每一面墻都訴說著諾貝爾的傳奇故事。金廳不僅是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所在地,更是每一位獲獎?wù)邏粝胫械臉s耀之地。在這里,他們分享著學術(shù)的喜悅,也感受著人類文明進步的脈搏。</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12月10日晚上,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都會迎來一場盛大的頒獎晚會。在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晚會上,獲獎?wù)唧w驗人生巔峰時刻,金廳的輝煌場面彰顯了獲獎?wù)叩某删团c全球關(guān)注。在晚宴過后,新晉諾貝爾獎得主們移步至二樓的金廳,繼續(xù)這場榮譽的盛典。</p> <p class="ql-block">金廳內(nèi),金碧輝煌,熠熠生輝。穿著晚禮服的淑女們,如同璀璨的星辰,她們的歡聲笑語在夜空中回蕩;而穿著燕尾服的紳士們,則如同一股清新的風,在花叢中穿梭。這一晚,對于諾獎得主們而言,無疑是他們?nèi)松械膸p峰時刻,代表著他們登上了科學的高峰,并永遠地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不僅是對他們科學成就的認可,更是對他們民族和國家榮譽的彰顯。</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內(nèi)的金廳,其形狀為長方形,深度大約為25米。市政廳金廳的建筑由瑞典藝術(shù)家埃納爾·福塞特設(shè)計,運用1800萬塊金箔與玻璃片裝飾,彰顯奢華與藝術(shù)工藝。</p> <p class="ql-block">這個金碧輝煌的大廳四周墻壁,是由瑞典藝術(shù)家埃納爾-福塞特巧妙地運用了1800萬塊一厘米見方的金箔和超薄玻璃片精心鑲嵌而成的。據(jù)傳,整個過程中消耗的黃金就高達十幾公斤。在明亮燈光的映襯下,這里金光閃閃,奢華非凡。</p> <p class="ql-block">正中墻上大幅壁畫上方,是端坐著一位神采飛揚的梅拉倫湖女神。女神腳下尚有兩組人物,分別從左右兩邊走近她,右邊一組是歐洲人,而左邊一組則是亞州人。這幅鑲嵌壁畫象征著梅倫湖與波羅的海結(jié)合而誕生的斯德哥爾摩,是人類向往的美好之地,不僅是一幅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杰作,也是市政廳的“鎮(zhèn)廳之寶”。</p> <p class="ql-block">《梅拉倫湖女神》鑲嵌畫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被譽為“鎮(zhèn)廳之寶”。</p> <p class="ql-block">鑲嵌畫中的梅拉倫湖女神,身姿優(yōu)雅地坐在寶座上,雙眼炯炯有神,仿佛正在審視著每一位來訪者。她的腳下,兩組人物分別從左右兩側(cè)緩緩走來,其中一組是歐洲人,另一組則是亞洲人。</p> <p class="ql-block">嵌有金廳中心的梅拉倫湖女神畫作,以其優(yōu)雅與傳說故事為金廳增添神秘魅力。大廳正中央,一幅巨大的梅拉Thank you.倫湖 神鑲嵌畫引人注目。相傳,這位女神是波羅的海與梅拉倫湖的化身,作為斯德哥爾摩的守護神,她象征著這座城市的繁榮與安寧。</p> <p class="ql-block">金廳內(nèi)還有許多其他精美的鑲嵌畫,它們共同訴說著瑞典的歷史與文化。金廳珍藏的多幅鑲嵌畫作展現(xiàn)了瑞典的歷史文化,成為其藝術(shù)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畫作不僅展示了從瑞典海盜時期到近現(xiàn)代的歷史畫卷,還展示了瑞典歷史上的杰出人物。</p> <p class="ql-block">議員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議會廳最具標志性的是船形木質(zhì)穹頂屋頂,設(shè)計師原計劃鋪設(shè)頂棚,但未完工時意外發(fā)現(xiàn)其形似倒扣船只,遂保留該結(jié)構(gòu)并繪制日月星辰圖案,象征議會討論公開透明。</p> <p class="ql-block">議會廳是市政廳內(nèi)核心功能區(qū),以其獨特的船形木質(zhì)穹頂屋頂設(shè)計聞名,象征北歐維京時代傳統(tǒng),體現(xiàn)議會透明原則,是斯德哥爾摩市議員召開會議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廳內(nèi)采用環(huán)形布局,101個固定座位對應101名議員(原設(shè)計100名,后為避免票數(shù)平局增加),座位按黨派分區(qū),中央為議長席,邊緣設(shè)旁聽席,體現(xiàn)民主平等原則。墻面裝飾有雕塑和壁畫,如羅馬柱式浮雕及歷史人物雕像,風格莊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市政廳和地鐵的講解員,講著一口中文,他娶了一位中國媳婦,難怪中文說得挺流利的。</p> <p class="ql-block">議會廳位于斯德哥爾摩市政廳二樓,該建筑由拉格納爾·奧斯特伯格設(shè)計,是瑞典新古典主義與民族浪漫主義風格的代表作。作為市政廳核心部分,議會廳與藍廳(諾貝爾晚宴廳)、金廳(壁畫廳)共同構(gòu)成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可以免費參觀,更可以用作民眾舉辦婚禮等重大典禮的場所。我們自古“侯門深似海”,那里貌似不同;不同的歷史,不同的人文,演繹著不同的民主和文明。</p> <p class="ql-block">從市政廳出來我們直接去乘坐和參觀斯德哥爾摩地鐵。</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地鐵站,是斯德哥爾摩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全長約108公里,擁有100多個車站,其主體為地下巖洞結(jié)構(gòu),90%以上的車站通過保留裸露巖石墻面并融合壁畫、雕塑等藝術(shù)創(chuàng)作,形成獨特的洞穴式站臺景觀,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藝術(shù)博物館”或“地下藝術(shù)長廊”。?</p> <p class="ql-block">該地鐵站自1950年代起將公共藝術(shù)融入建設(shè)規(guī)劃,由150余位藝術(shù)家參與創(chuàng)作,覆蓋壁畫、裝置、歷史文物展示等多種形式。 斯德哥爾摩的地鐵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的藝術(shù)博物館,這個全長為108公里的地鐵網(wǎng)是世界最長的地鐵網(wǎng),在一百多個地鐵站內(nèi)人們都能欣賞到不同藝術(shù)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地鐵站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設(shè)計聞名于世,90%以上的車站保留了裸露的巖石墻面,并融合了壁畫、雕塑等藝術(shù)創(chuàng)作,形成獨特的洞穴式站臺景觀。地鐵站介紹(網(wǎng)絡(luò)視頻)。</p> <p class="ql-block">來到斯德哥爾摩,怎能錯過世界上最長的藝術(shù)走廊呢?斯德哥爾摩地鐵站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氛圍和美麗的風景而聞名,與莫斯科并稱為全球兩大藝術(shù)地鐵站。斯德哥爾摩地鐵系統(tǒng)包括藍線、紅線和綠線,它們在中央火車站交匯,</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地鐵始建于1945年,首條線路于1950年開通,由港鐵(斯德哥爾摩)公司運營。系統(tǒng)由3條主線(綠線、紅線、藍線)及多條支線組成,總長108公里,覆蓋100個車站,其中47個為地下站,日均客流量約96.7萬人次,是城市交通核心,我們很慶幸的乘坐了紅線和藍線。</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居民引以為傲的地鐵站,每個站看上去都像是地下的巖洞,墻壁被裝修成石灰?guī)r的樣子,凹凸不平。地鐵站臺的內(nèi)部裝修樣式很有特色,但共同的特點是墻壁都不像上海的地鐵站臺那樣平整光滑,而似乎是刻意的弄成地下山洞的摸樣,提醒你這是在地下。</p> <p class="ql-block">藍線從中央火車站出發(fā),沿途經(jīng)過國王花園站、Solna Centrum、Solnastrand和Rissne等站,每一站都有獨特的風景,讓人忍不住想下車打卡。斯德哥爾摩的地鐵人流較少,除了上下班高峰期,車廂內(nèi)幾乎空無一人,非常適合拍照。</p> <p class="ql-block">地鐵中央站由設(shè)計師Per Olof Ultvedt創(chuàng)作藍色橄欖葉、藤蔓圖案及工人剪影墻繪,旨在緩解乘客情緒并致敬地鐵建設(shè)者。車站保留了原始巖洞形態(tài),藍線站臺采用全藍色空間設(shè)計,搭配白色巖壁與簡約花卉裝飾。</p> <p class="ql-block">地鐵中央站在整個地鐵系統(tǒng)中是最大、最繁忙的車站,同時也是唯一一座三條線均有行經(jīng)的車站。平均每日的進出人次可超過16.5萬人,若計入不出站而僅在各站臺間換線的旅客,則該站每日的流動人潮可達30萬人。由于中央車站和斯德哥爾摩巴士總站都在地鐵中央站的服務(wù)范圍內(nèi),使得該地成為一處擁有地鐵、火車和巴士的交通樞紐。</p> <p class="ql-block">瑞典人比我這個中國人漂亮多了。</p> <p class="ql-block">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系統(tǒng)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藝術(shù)長廊,全長108公里的紅、綠、藍三條地鐵線共有100個地鐵站,其中超過90個站點裝飾著各種藝術(shù)作品,包括雕塑、墻繪、馬賽克拼貼和燈飾等。每個地鐵站都有其獨特的性格和特點,是拍照打卡的絕佳地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