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承德雙塔山,這座距離避暑山莊僅10公里的4A級景區(qū),以兩座矗立于陡峭巖柱之上的千年古塔聞名,更因奇特的丹霞地貌和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成為京津冀游客的熱門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雙塔山的獨特,源于一千三百多年前契丹人在雙塔峰頂建造的那兩座古塔,它們就像兩位沉默的守護者,歷經(jīng)風(fēng)雨,見證著歲月的變遷,也為景區(qū)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p> 景區(qū)離市區(qū)不很遠,海拔適中,既適合步行攀登,也提供了纜車服務(wù)。 雙塔山的石塔懸峰,是鬼斧神工還是古人的精心之作,千年待解之謎。 觀光索道全長800米,高差88米,可直達山頂,方便游客近距離平視游覽。 隨著纜車的前行,不同的視角不一樣的感覺,巨石下仰首而視,壓迫感隨之而來。 在纜車上俯瞰,承德市的雙灤區(qū)盡收眼底。 令人震撼的是天然形成的奇峰,它們相距不過十?dāng)?shù)米,卻各自獨立,巍然聳立,形似寶塔,故得名“雙塔”。 <p class="ql-block"> 兩座高聳的石峰像巨人一般站立,氣勢磅礴。</p> 上不去的山頂,看得見的古塔,卻是最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 坐在纜車里,望著那兩座孤峰,它們靜靜地立在那里,歷經(jīng)風(fēng)雨,卻千年不倒。我想,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雙塔山”,它代表了堅持、信念與希望。 <p class="ql-block"> 兩座形態(tài)各異的古塔立于陡峭的山峰之上,被稱為鎮(zhèn)妖塔。傳說為契丹人所造,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p> 當(dāng)穿過山路來到雙塔山對面的時候,發(fā)現(xiàn)此時的雙塔山不再是裸露凹凸不平的粗獷,而是百般秀麗、如詩如畫。 時至今日,古人究竟是如何登上這懸崖絕壁,并在石柱之頂上修建出兩座古塔,依然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巔,俯瞰四周,群山如畫。</p> <p class="ql-block"> 鬼斧。</p> <p class="ql-block"> 神工。</p> 三仙觀建于明代,供奉道教三清神像,觀內(nèi)壁畫精美絕倫,展現(xiàn)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雙塔山被群山懷抱,植被茂盛,峰回路轉(zhuǎn)處,山峰和巖石被冠以不同的名稱。 雙塔山是一個觀賞天下奇觀的旅游地,游客相對較少,無需擔(dān)心人擠人的問題。 雙塔山除了奇妙的石洞外,還有一處令人興奮的景點——猴群出沒區(qū)。 巖間林中大小靈猴騰挪跳躍,野趣盎然。 這些猴子并非被囚禁在籠中,它們自由地在平臺上穿梭,取食饅頭和蘋果。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猴子毫不畏懼,與游客們親密互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此時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 據(jù)專家鑒定,雙塔山懸空矗立狀態(tài)已經(jīng)有幾千萬年,在四周沒有任何支撐的四十米高巨石上,建兩座塔實屬不易,令人稱奇。</p> <p class="ql-block"> 遠處雙塔下,有一條不足一百米的長廊,沿著長廊可以走到雙塔下。</p> <p class="ql-block"> 在長廊處盡頭,觀看到對面山峰懸崖處的巨石,這是情人石。</p> 沿著石階登上塔峰平臺,近距離地一覽雙峰雄姿。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內(nèi)保存了多處古建筑和遺址,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七寶樓、三仙觀和摩崖石刻。</p> 摩崖石刻:浮圖天造。 據(jù)記載,清代康熙、乾隆、嘉慶皇帝及紀曉嵐等眾多文武朝臣,曾經(jīng)多次登臨雙塔山,并留下了遺跡和故事。 整個游覽過程大約需要兩個小時,這里是尋求自然與人文交融體驗的理想之選。離開雙塔山前往磬錘峰之前,我們幾個同學(xué)在山門前打個卡。 抵達磬錘峰景區(qū)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停車場旁的索道入口,我們選擇乘纜車登磬錘峰。 乘坐纜車感覺挺值的,因為上山索道要翻過好幾道山梁,里程比較長,居高臨下,看到了普樂寺的全貌和不同角度的磬錘。 <p class="ql-block"> 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因其獨特的棒槌山和青蛙石景觀而聞名。棒槌山被譽為上帝的拇指,上帝被這里的絕美景色所打動,因而豎起了大拇指。</p> 磬錘峰從形成到如今大約有300萬年,它挺拔俊俏擎天而立、直插云端, 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河北承德市承德避暑山莊東側(cè),是承德十大名山之一。 該峰孤立于平緩的山巒之上,猶柱擎天,那上部略粗下部略細的自然造型,很像民間洗衣時用的棒槌,因此人們俗稱其為“棒槌山”。 登到山頂,得以近距離欣賞磬錘峰的風(fēng)姿,它仿佛是一塊渾然一體的巨石,巍然屹立在一塊同樣巨大的基石上, 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到避暑山莊避暑時曾多次登上磬錘峰,見此峰形狀酷似擊打樂器磬的磬錘,便將此山賜名為“磬錘峰”。并為此峰題詩《錘峰落照》一首:“縱目湖山千載留,白云枕澗報深秋。巉巖自有爭佳處,未若此峰景最幽?!? <p class="ql-block"> 這塊巨石,雖無言卻滿載著千萬年歲月的痕跡,它們無需言語,我便能感知其深藏的韻味。</p> 登磬錘峰可以先乘坐一段索道,磬錘峰索道為吊椅式索道,全長1620米,高差127米,跨過3個山頭,單程乘坐時長為20多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