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總怕裙擺拂過歲月褶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總念襁褓里的輕哼淺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總憶學步時的蹣跚回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言凝在喉頭滾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萬語藏進鬢角霜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唯有凝望里的不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漫過時光漫過心房</p> <p class="ql-block"> 當您看到一張照片在沉默中深思,一定會讓人感到好奇, 如果一張婚禮照片有溫度,它就應該有聲音,閨蜜的歡聲笑語,父母的囑托與祝福,如果從照片里能聽到這些聲音,那么這些照片就有了生命力---</p> 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但沒有彩排的婚禮,為了拍好,我分三次專程驅(qū)車各十公里,踩點、婚禮前一天、婚禮當天拍攝。沒有擺拍,真實記錄李府嫁女婚禮的全過程。 十月的山東新泰汶河北村,連日陰雨把村子里沖刷得格外干凈、通透。李家院門前那棵老柿子樹,枝椏上掛滿了橙紅的柿子,像綴了滿樹小燈籠,風一吹就晃悠悠的。<br><br> 樹下曬著的玉米棒堆在院子里的一角,黃澄澄的。大黃狗趴在狗窩旁,尾巴有一下沒一下地掃著地面,三花貓蜷在堂屋門檻上,瞇著眼看院里進進出出的人,時不時伸個懶腰,打個帶著暖意的哈欠。 十月十六日,是李府女兒出嫁的日子,十五日下午,李家開始忙碌起來。 十五日下午,飄著細雨,雨絲沾在臉上涼絲絲的,卻沒擋著李府里的熱鬧。李家院門前的老柿子樹,枝椏上正掛紅燈籠,新娘的父親踩著梯子,一手抓著樹枝,一手遞燈籠給底下的親戚,雨珠順著他的衣角往下滴,他卻笑著說:“再往左邊挪挪,對著大門才好看。 新娘的母親蹲在院子里,手里拿著水管沖地,雨把地面打濕,葉子粘在地上不好掃,她就用手撿,褲腳沾了泥也不在意,時不時抬頭叮囑:“燈籠線綁緊點,別讓風刮跑了。 新娘和閨蜜們在新房里忙,有的踩著凳子貼喜字,有的遞膠帶,喜字要貼在床頭正中間,她們比對了好幾遍。 <p class="ql-block"> 讓新娘感動的婚禮前一天,弟弟專程從上?;貋硭齻儏⒓踊槎Y。</p> <p class="ql-block"> 十六日,是李府女兒出嫁的日子,凌晨一點新娘就開始了化妝。</p> 天還沒亮,堂屋的燈就亮了,窗紙上印著兩個忙碌的身影--新娘的父親、母親。母親凌晨三點就攪拌肉餡,廚房里的大壺咕嘟咕嘟燒著水,她要給幫忙的親人們煮雞蛋、做打鹵面。鐵勺在鍋里攪著,熱氣裹著米香飄滿整個院子。 父親則抬頭望向閨女的房門,眼神軟下來,又趕緊低下頭,喜悅和留戀之情溢于言表。 房里的梳妝鏡前,新娘看著鏡中的自己,頭發(fā)盤得整整齊齊,頭花襯得臉色更紅潤,心里又甜又慌。甜的是要嫁給喜歡的人,慌的是要離開這個住了二十多年的家,離開父母,離開院里的柿子樹、玉米堆,還有大黃和三花。 早六點,從東平來的迎親車隊到了。喇叭聲一響,院里的人都排列有序拿著鮮花站在北側(cè)。大黃狗也跟著跑過去,對著來人“汪汪”叫了兩聲,三花貓則嚇得躲到了玉米堆后面,探著腦袋往外看。<br> 這時,外面有人喊:“新郎來接新娘啦!"在經(jīng)歷了熱鬧的接親儀式后,新娘新郎一步步往堂屋走堂屋里,新娘父母坐在沙發(fā)上,敬茶送紅包后,父親抬手想摸摸女兒的頭,又縮了回去,只說句,路上慢點。 迎親的人簇擁著新娘往外走,經(jīng)過院子時,她能感覺到陽光落在蓋頭上,暖暖的。她知道,柿子樹就在旁邊,玉米堆就在腳下,大黃狗在身邊蹭來蹭去,三花貓也不知道從哪兒跑了出來,跟著她的腳步走了幾步。這些熟悉的景象,以后只能在夢里??匆娏?。<br> 到了婚車前,新郎走過來,想扶新娘上車。這時,父親突然上前一步,握住了新娘的另一只手。他的手很粗糙,滿是老繭,卻很有力。新娘能感覺到,他的手在微微發(fā)抖。兩人就這么握著,誰也沒說話。過了一會兒,父親慢慢松開手,往后退了一步。<br> 車子緩緩啟動,新娘的父親,就站在大路口樹下,沒喊,也沒動,只是望著婚車。陽光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新娘看見,他抬手抹了下眼睛,然后又揮了揮手,動作很慢,卻很用力。 <p class="ql-block"> 車越開越遠,新泰的田野在窗外展開,金黃的玉米地,橙紅的柿子樹,還有遠處裊裊的炊煙,構(gòu)成了一幅最樸實的畫面。新娘擦了擦眼淚,嘴角又慢慢翹了起來-一她要和她的新郎奔赴東平新的家,以后的日子,會像新泰汶河村家里的柿子一樣甜,像曬透的玉米一樣暖,而家里的一切,都會在她的心里,永遠鮮活。</p> 撰文:龍在天<div>攝影:龍在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