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號 5410680</p><p class="ql-block">攝影 曉玲 國慶</p><p class="ql-block">配文 國慶</p> <p class="ql-block">刷手機時,一條展覽消息讓我的指尖驀地停住——陜西北路 168 號的榮宅,正舉辦“SEA BEYOND”海洋教育展,而距閉展僅剩三天。那一刻,心里跳出的不只是觀展的渴望,更是藏了多年的期待:早聽聞榮宅是上海老洋房里的“白月光”,這回終于有了契機。</p> <p class="ql-block">我立刻給老同學曉玲發(fā)消息,她秒回“走起!”。于是,兩個心懷榮宅之念的人,帶著一絲急切出了門。此次觀展需提前預約,可點開預約界面,往后三天“全時段滿額”的提示讓我有些失落。忽然,我想起了軍人優(yōu)待證,曉玲在微信那頭回復:“要不咱倆去現(xiàn)場試試?”我們當即約定上午十點在榮宅門口匯合。</p> <p class="ql-block">榮宅位于上海市陜西北路186號,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花園洋房。</p><p class="ql-block">它始建于1899-1910年之間,最初由一位德國人設(shè)計建造。1918年,“面粉大王”榮宗敬將其購入,并委任陳椿記營造廠對其進行重新翻修、改造。2005年,榮宅榮獲“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的稱號。2011年,時尚品牌Prada攜手修繕專家啟動對榮宅的修繕,2017年修繕后的榮宅重新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榮宅是一座帶花園的三層西式花園洋房,主樓立面設(shè)兩層列柱敞廊,柱子涵蓋了古希臘的多利克、愛奧尼和科林斯三種柱式,頗具法國古典主義特征。其平面布局靈活,內(nèi)部地面、木作和彩色玻璃等裝飾精美,體現(xiàn)了折衷主義風格,糅合了歷史復興風格和現(xiàn)代裝飾藝術(shù)元素。</p> <p class="ql-block">我先抵達榮宅,只見大門外早已排起長隊。我懷著忐忑,拿著優(yōu)待證小心翼翼地向工作人員詢問能否當天預約。對方朗爽微笑著說:“排隊進入大廳門口,憑優(yōu)待證登記就能參觀了?!睉抑男乃查g落地,我趕忙微信告知還在趕來的曉玲。今日,我們總算沒錯過與榮宅的這場邂逅。</p> <p class="ql-block">跟著人流拾級而上,樓梯轉(zhuǎn)角的窗欞是細窄豎格設(shè)計,嵌著磨砂玻璃,窗外梧桐樹影隱約可見,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進入二樓大廳,目光瞬間被天花板吸引:整片彩繪玻璃由數(shù)十塊菱形玻璃拼接而成,靛藍與鎏金的紋樣勾勒出藤蔓與花卉,宛如夢幻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灑落,在深棕色的柚木裝飾下,淌成一片片溫柔的光斑。這里曾是“面粉大王”榮宗敬招待名流的宴會大廳,如今室內(nèi)布展著“海洋與氣候村”的科普圖文。</p> <p class="ql-block">這位老先生的拍姿令人感動,估計是低機位拍攝穹頂。</p> <p class="ql-block">展板旁立著兩根羅馬柱,柱身的石膏浮雕從底部的卷草紋漸變成頂端的百合花,精致至極,讓人忍不住繞著端詳兩圈,竟品出幾分奇妙的對照:百年建筑的厚重中,流淌著關(guān)于未來的溫柔警示。</p> <p class="ql-block">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來到四樓參觀,走廊盡頭的穹頂下,懸著一盞黃銅吊燈。燈臂上雕著螺旋紋,燈泡外罩著乳白色玻璃罩,即便未點亮,也透著舊上海的精致韻味。</p> <p class="ql-block">進入展廳,滿屋的極地攝影作品如潮水般涌入眼簾——在生態(tài)攝影師 Enzo Barracco 的鏡頭下,南極冰原泛著幽藍的冷光,阿拉斯加的海浪卷著碎金般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那些瀕危的海洋美景被定格,震撼又脆弱。展廳的墻面保留著老洋房的肌理,淺米色墻漆下,隱約可見當年壁紙的紋路,與冷調(diào)的攝影作品相互映襯,更添幾分溫柔的張力。</p> <p class="ql-block">聽講解員說,阿拉斯加系列還是首次在上海亮相,我們竟成了幸運的第一批觀者。</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進入三樓放映廳,門口的實木門框上嵌著深色的大理石腰線,冰涼的石材與溫潤的木材碰撞出細膩質(zhì)感。</p> <p class="ql-block">游客們秩序井然的坐在長條凳上觀看《深白森林》,珊瑚科學家在海底俯身照料珊瑚礁的身影,與窗外榮宅的窗框重疊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室內(nèi)窗框是雙層的,外層雕著幾何紋,內(nèi)層是簡潔的直線條,陽光透過兩層窗框,在地板上投下交錯的格紋,仿佛給時光織了一張細密的網(wǎng)。</p> <p class="ql-block">之后,通過二樓一段走廊再沿著樓梯到一樓,樓梯扶手的木雕格外用心。每一節(jié)欄桿頂端都雕著小巧的卷渦紋,拐角處還藏著一朵半開的玉蘭花。木質(zhì)歷經(jīng)百年摩挲,泛著溫潤的包漿,指尖搭上去,仿佛觸到了舊時光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2011-2017年的修繕工程中,修復團隊盡量維持建筑色彩和形態(tài)接近原有狀態(tài),效仿傳統(tǒng)制作工藝與安裝技巧,使用與百年前一致的建筑材料。如用1940年代德國生產(chǎn)的彩色玻璃修復彩繪玻璃,中意工匠耗時 6 年,將百年古磚做成模型重新燒制地磚等,讓老宅恢復了原有的精致風貌。</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如今,榮宅作為Prada的藝術(shù)中心和辦公室,定期舉辦各類藝術(shù)展覽和品牌活動,門票依據(jù)展覽具體價格而定,非展覽期間內(nèi)部空間不開放。本期展覽是免費的。我們很幸運。</p> <p class="ql-block">離開展廳時,正午的陽光灑在榮宅的門楣上,門楣中央的三角形山花浮雕清晰可見。淺浮雕的卷草紋里藏著一朵小小的玫瑰花,陽光給花瓣鍍上金邊,連紋路里的歲月痕跡都變得溫柔起來。</p> <p class="ql-block">我們雖已到古稀之年,可心里那股活力,絲毫不比年輕人差。我們熱愛攝影,手機成了我們形影不離的朋友,隨時隨地可以把生活里的美好定格下來。</p> <p class="ql-block">我和曉玲不停地舉著手機拍照,想把這百年洋房的光影永遠存進相冊。望著那扇雕花木門,我忽然覺得,此行最珍貴的,不只是看到了海洋展覽,更是撞見了一段時光的流轉(zhuǎn):老建筑的筋骨里,裝著過去的傳奇,也盛著當下的熱愛。就像我們與榮宅的相遇,雖晚了些,卻剛剛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