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當(dāng)車輪碾過川西的盤山公路,視線突然被遠處連綿的雪山撞個滿懷 —— 四姑娘山,這座藏在阿壩深處的 “東方阿爾卑斯”,終于在云霧中揭開了面紗。而雙橋溝,作為她最靈動的一段饋贈,更是用紅杉、雪峰、碧水與湍流,為我編織了一場不愿醒來的高原夢。</h3> <h3> 景區(qū)觀光車將我們送到海拔3840米的高度,沿著木棧道向溝谷深處走去,最先遇見的是紅杉林的熱烈,木質(zhì)棧道穿行于千年杉林,陽光穿過葉隙灑下金色光斑,聽腳下發(fā)出細碎的 “沙沙” 聲,偶爾有松針落在肩頭,仿佛是山林在悄悄傳遞秋日的密語。</h3> <h3> 從紅杉林往下來到第二個景點:布達拉峰,藏在云霧里的山體形似布達拉宮的輪廓,灰白的巖石在陽光下泛著冷峻的光,山頂?shù)姆e雪像是給這座 “神山” 戴上了圣潔的銀冠。</h3> <h3> 如果說布達拉峰是冷峻的勇士,那四姑娘措便是溫柔的仙子。湖水清澈得能看見水下的碎石與水草,遠處的雪山倒映在湖面,微風(fēng)拂過,波光粼粼的水面便成了流動的畫卷,它把云朵裝進碧波里,而枯樹在水中寧靜地矗立,成為永恒的詩句。</h3> <h3> 若說雙橋溝的靜是溫柔的詩篇,那漂流便是最鮮活的插曲。穿上救生衣,坐在橡皮艇上,隨著湍急的河水向下游沖去,清涼的水花濺在臉上,耳邊是河水撞擊巖石的轟鳴聲,還有同行人此起彼伏的笑聲與尖叫聲。時而平緩地欣賞兩岸風(fēng)光,時而在急流中感受心跳加速的刺激,每一段行程都充滿了驚喜。那種抬頭看雪山,低頭見激流,伸手觸清風(fēng),閉目聽鳥鳴的人生體驗只有在此實現(xiàn)。</h3> <h3> 離開漂流點,繼續(xù)向溝谷深處前行,便遇見了隆珠措。比起四姑娘措的開闊,隆珠措更像是藏在林間的翡翠寶石。湖邊的樹木枝葉繁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湖面上,讓湖水呈現(xiàn)出深淺不一的綠色。</h3> <h3> 步道漫步也是雙橋溝游覽的另一種體驗,不用全程徒步,只需走上七、八百米一段木棧道,你就可以感受到云端之上的信仰;雪山映湖的靜謐;湍流共舞的心跳;高原草甸的生機和人與自然的親密。</h3> <h3> 最后一站是人參果坪,這片開闊的草甸上,牧草雖已褪去盛夏的翠綠,卻多了幾分秋日的金黃,零星散布的野花仍在倔強地綻放,遠處的牦牛群慢悠悠地吃草,構(gòu)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高原畫卷。</h3> <h3> 或許未來某一天,當(dāng)我再次翻看這些照片,仍會想起在雙橋溝的日子 —— 那里有最藍的天、最白的雪、最清的水,還有最難忘的時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