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1月7日,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同志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武裝力量向資產(chǎn)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宮發(fā)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這天俄歷為10月25日,故稱“十月革命”。 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聲炮響,革命就取得成功,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圖為冬宮。攝于2016年。 原蘇聯(lián)官方說法:革命當天晚上,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用炮轟擊冬宮,而且在冬宮發(fā)生了激烈的武裝沖突。解密資料表明,當晚在冬宮附近并未發(fā)生武裝沖突,冬宮的防衛(wèi)長帕里琴斯基打開了冬宮大門,并把列寧帶領的人帶到了臨時政府部長們正在開會的地方。而阿芙樂爾巡洋艦政委別雷舍夫僅對空發(fā)射空包彈一枚(沒有彈頭),據(jù)說是怕?lián)p壞冬宮建筑。蘇維埃政權建立后,阿芙樂爾號的艦長不但沒有立功授勛,反而遭到蘇維埃政權逮捕,被判無期徒刑,其罪名是下令軍艦開炮企圖威脅與擾亂武裝起義的進程。直到斯大林死后才獲得平反昭雪。<br> 歷史事實是當晚冬宮的確落過炮彈,但是炮彈并不是來自阿芙樂爾號,而是來自涅瓦河對岸的彼得-巴甫洛夫要塞里的幾門76毫米的野炮。由于該要塞是托洛茨基領導的,而托洛斯基又是斯大林恨之入骨的對手, 所以宣傳時就移花接木到阿芙樂爾巡洋艦上。<br><br> 沙皇在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領兵參戰(zhàn)。國內(nèi)經(jīng)濟嚴重困難,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反對戰(zhàn)爭和沙皇的革命日益高漲。 1917年二月革命(俄歷),12.8萬多的工人在彼得格勒舉行罷工和示威游行,后轉為武裝起義,占領彼得保羅要塞和冬宮。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繼承人米哈伊爾先后簽署退位詔書。圖為冬宮對面的海軍司令部。 冬宮始建于1721年,坐落在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面向涅瓦河。一百五十多年來,它是俄國君主主要的居住場所。宮殿為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建筑主色調由白、綠兩色構成。冬宮是世界上五大著名皇宮之一,也是世界上四大博物館之一。 二月革命雖然是一次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 。工人和底層士兵才是主要參與者。布爾什維克黨開始有較強的號召力。臨時政府下令查封《真理報》,并通緝列寧。列寧被迫流亡到芬蘭,同年4月從流亡歸來。圖為冬宮將軍廳。內(nèi)有百名將軍畫像和親筆簽名。 1917年7月3日,大批士兵和工人對臨時政府發(fā)起了和平示威,但當天下午即被鎮(zhèn)壓,臨時政府隨后指責了布爾什維克黨發(fā)起的本次暴力事件,并立即打擊了布爾什維克黨,許多領導人被捕。圖為故宮藝術品陳列廳掠影。<br><br> 11月7日,布爾什維克黨在俄國首都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發(fā)動起義,推翻克倫斯基臨時政府。起義總指揮是紅軍之父托洛茨基。圖為冬宮元帥廳。<br><br><br> <p class="ql-block"> 托洛茨基是蘇聯(lián)紅軍之父,起義前夜,他命令赤衛(wèi)隊同時占領彼得格勒28家電報局,切斷了臨時政府與前線部隊的聯(lián)絡。提前策反了士官生指揮官。革命勝利后任軍委主席,政治局委員。因他主張自由市場和斯大林計劃經(jīng)濟等相餑,先后被撤銷中央政治局委員,共產(chǎn)國際執(zhí)委,開除出黨,驅逐出蘇聯(lián)。1940年8月在墨西哥的寓所遭暗殺?,F(xiàn)在評價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是蘇聯(lián)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理論家,蘇聯(lián)紅軍、第四國際的主要締造者(百度)。關于托洛茨基政治上慘敗的原因眾說紛紜??梢妼σ粋€歷史人物的評價,只能讓后代人評說,才能排除當權者的個人意志。我國著名地下工作者潘漢年也是死后才得到平反。</p> <p class="ql-block"> 彼德堡的導游是中國留學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留學蘇聯(lián)是我輩大學生的最大夢想。需要幾代“歷史清白”。如今留學俄國已是岀國留學的中下之選。圖為涅瓦河畔獅身人面像。為埃及所賠,彼得大帝認為應與民眾分享,就豎立在涅瓦河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