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李莊古鎮(zhèn)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古鎮(zhèn)”,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span></p><p class="ql-block"> 李莊古鎮(zhèn)始建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距今已1480余年。其歷史之悠久,讓人感嘆。</p><p class="ql-block"> 李莊曾作為六同郡和南廣(南溪)縣治所在地長達400多年,一度曾是川南6縣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中心。也就是說,李莊曾經(jīng)相當于一個領(lǐng)導下屬縣的專區(qū)。即使現(xiàn)在,李莊的規(guī)模之大,讓人感嘆,有些縣城現(xiàn)在也沒有李莊的規(guī)模大。</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李莊鎮(zhèn)成為全國重要的文化中心,1940年10月,多個高等學府、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營造學社、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批頂級的學術(shù)機構(gòu)宛如失群的孤雁,被戰(zhàn)火驅(qū)趕著四處漂泊。他們急需的不僅是容身之所,更得是能讓頭腦安全運轉(zhuǎn)的港口。</p><p class="ql-block"> 這時,一封電報從偏僻的西南李莊飛出:"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就這十六字的分量,重過千鈞!試想當時,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水鄉(xiāng)小鎮(zhèn),竟敢拍著胸脯招呼全國最頂尖的腦子?底氣究竟從何而來?</p><p class="ql-block">多年后答案已明:李莊的底氣,是千年積淀出的文化自覺與包容胸懷。它懂得知識的價值,更知曉危難時刻知識分子的作用不可替代!</p><p class="ql-block">從那時起,這只有巴掌點大的地方,瞬間成了頂尖學府與殿堂級研究機構(gòu)的守護者。</p><p class="ql-block">梁思成、林徽因在鄉(xiāng)間月亮田老屋里潛心雕琢,《中國建筑史》的藍圖在此鋪開;傅斯年在簡陋院落中孜孜研究,董作賓筆下刻寫著甲骨文的千古密碼...</p><p class="ql-block">那些本該存在于圖書館、博物館里的名字和文物,統(tǒng)統(tǒng)擠進了李莊的木格窗下。整個小鎮(zhèn),成了一個巨大而安靜的工作間。烽火連天中,李莊無聲地為文明保存了火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沉重的歷史當然不會一直懸掛在街上。逛李莊最直觀、最接地氣的快樂,首先來自味蕾——李莊白肉。</p><p class="ql-block"> 白肉刀工極致,一片白肉長度可達20厘米以上,厚度卻不過一兩毫米!鋪開在眼前,白如月光,薄若宣紙。</p><p class="ql-block">口感出乎意料——肥而不膩,薄而不柴,肉香混合蒜香、微辣與鮮甜瞬間席卷口腔,層次鮮明得叫人驚奇!</p><p class="ql-block"> 李莊古鎮(zhèn)分為古鎮(zhèn)景區(qū)和月亮田景區(qū),月亮田景區(qū)有李莊文化博物館、人文古街、月映荷池以及田園景觀和梁林舊居等景點;</p><p class="ql-block">古鎮(zhèn)景區(qū)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有旋螺殿、李莊同濟紀念碑廣場、東嶽廟、張家祠、奎星閣等景點,有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和古民居四合院等,古建筑專家梁思成將旋螺殿、奎星閣、九龍石碑、百鶴窗譽為李莊“四絕”。</p> <p class="ql-block"> 李莊在長江邊上,可以看到幾個規(guī)模頗大的吊運碼頭。</p> <p class="ql-block">李莊白肉最有名,許多人來李莊必定要吃一頓白肉。街邊上有不少正在表演薄切白肉片的師傅。切的又薄又大片,沒有專門訓練的刀工,絕對切不出來。</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酒廠,敞開大門,讓大家看看釀酒只用高粱。我品了一口,他們的酒確實地道醇厚。</p> <p class="ql-block"> 街上有許多美女們穿上艷麗的漢服,擺拍美照。</p> <p class="ql-block">這面墻上有許多民國時期的著名演員畫像。</p> <p class="ql-block">李莊的水景圍繞著仿古街道,很獨特的風格,也很適合拍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