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上理工附中“慧心成長”賦能行動班主任培訓會上的發(fā)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余錫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前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作為楊浦區(qū)首所市級特色高中,秉持“工程素養(yǎng)與心理健康并重的尚理文化”辦學理念。作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學校在心理健康領(lǐng)域已有三十年的深厚積淀,成果顯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秋季新學期伊始,為幫助高一新生盡快融入高中生活,支持高二學生平穩(wěn)度過學業(yè)“跳躍期”,助力高三學生以良好心態(tài)迎接高考沖刺,上理工附中黨政領(lǐng)導精心策劃了家校社聯(lián)動的“慧心成長”賦能行動——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化“園丁”“三部曲”。該行動以優(yōu)化“園丁”為核心,通過對班主任及任課教師開展心理專題培訓、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協(xié)作,致力于以“慧心”啟迪“悟性”,以“合力”推動“成長”,不僅助力學生跨越學業(yè)難關(guān),更陪伴他們成長為內(nèi)心有光、腳下有力的終身學習者。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文以美篇形式,呈現(xiàn)本人在“慧心成長”賦能行動“首部曲”——“同心共育·慧眼識慧·溫暖護航”班主任專題培訓會上的發(fā)言內(nèi)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讓我們共同關(guān)注上理工附中心理健康系列教育的深入推進,期待此項活動取得豐碩成果,為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出更多有益經(jīng)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各位老師、各位同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家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得知我們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班主任團隊平均工作年限達5年,其中更有3位老師堅守了20年以上——特別是張麗華老師,在班主任崗位上辛勤耕耘了整整28年,我心中充滿敬意。這份執(zhí)著與熱愛,堪稱我們所有同仁的楷模。在此,我謹代表團隊,向在座的每一位班主任,表達由衷的敬意!是你們用晨昏相伴的守護、細致入微的洞察與春風化雨的溝通,點亮了學生成長的每一步。你們早已不僅是“管理者”,更是他們青春路上的“點燈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我想與各位共同探討一個核心議題:我們應(yīng)如何攜手,幫助高二學生平穩(wěn)邁過學業(yè)“跳躍期”這道坎。這不僅關(guān)乎知識的跨越,更是一場心靈的穿越。其中的理念及心理干預的方式方法,同樣適用于高一和高三年級的育人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都深知,高中學習正從知識的記憶邁向思維的思辨,從具象的認知躍入抽象的建構(gòu)。這既是學生思維層級的一次重塑,也是我們育人智慧的一場持續(xù)考驗。面對這場考驗,任何單方面力量都顯薄弱——唯有同心,方能同行,方能致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為此,我倡議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共同著力,以“慧心”啟“悟性”,以“合力”護“成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做課堂內(nèi)外的“協(xié)調(diào)者”,于細微處察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應(yīng)主動聯(lián)合各科教師,讓交流超越分數(shù),深入觀察;讓討論不止于通報,更致力于共策。學生的一道錯題,背后可能是一處思維的卡點;課堂上的一次沉默,或許隱藏著一句未被聽見的求助。我們的“慧眼”,就在于這見微知著的洞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做成長關(guān)口的“連接者”,于困惑中慧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當學生出現(xiàn)“學不動”或“不想學”的信號時,背后往往是動力的干涸或情緒的淤堵。此時,我們便是溫暖的橋梁——邀請思政教師點亮“為什么學”的意義之燈,攜手心理教師疏解“學不進去”的內(nèi)心淤堵。我們的“慧心”,就在于這精準的連接與疏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做家校共育的“引路人”,于焦慮中安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許多家長的焦慮源于不了解,家庭的緊張始于過高的期待。我們應(yīng)幫助家長讀懂高中的學習節(jié)奏,理解孩子的真實狀態(tài),引導他們從關(guān)注分數(shù)的“督導員”,轉(zhuǎn)變?yōu)殛P(guān)注成長的“陪伴者”。讓家不再是“第二戰(zhàn)場”,而是蓄力再出發(fā)的溫暖港灣。我們的“慧言”,就在于這有效的溝通與引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四,做讀懂學生的“解意人”,于無聲處暖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我們工作的核心藝術(shù)。多一次蹲下身來的傾聽,就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因人而異的支持,就能把“大水漫灌”變?yōu)椤熬珳实喂唷?。如何去觀察與把握?就在于平時:一個眼神的游離、一次排名的異常波動、一段人際關(guān)系的疏離,或是作文里一閃而過的悲觀詞句……都是他們內(nèi)心的“密語”。我們的“慧情”,就在于及時的看見、深刻的理解與堅定的信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慧心成長”賦能行動的成效因人而異,難求速效,亦難求一律。教育是靜待花開的過程,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每個學生的稟賦與節(jié)奏各不相同,外在的支持終需經(jīng)由內(nèi)在動力才能轉(zhuǎn)化為真正的成長。但我們務(wù)必堅信:每一次耐心的傾聽,都可能成為撥開迷霧的燈;每一次真誠的鼓勵,都可能點燃向上的火種。教育的美好,不在于立竿見影,而在于靜水流深、浸潤心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讓我們以此次“慧心成長”行動為新的起點,用多一點的耐心、多一分的智慧、多一層的理解,陪伴學生走過這段關(guān)鍵旅程。我們不僅是傳道授業(yè)的老師,更是他們青春歲月的守護者與同路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請允許我特別說一句:班主任工作名義上是“兼職”,實則責任重于泰山,壓力無處不在,任務(wù)千頭萬緒。在座的各位,往往是為班級傾注心血的全職“大家長”,學科教學反而像是“兼職”,而課程教學的任務(wù)同樣必須高質(zhì)量完成。我們在時間與精力上投入極多,消耗巨大。因此,請大家務(wù)必記得關(guān)懷自己。只有我們內(nèi)心充盈、精神明亮,才能持續(xù)發(fā)光發(fā)熱,更好地滋養(yǎng)我們的學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愿我們共同努力,不只幫扶學生跨越學業(yè)的“坎”,更陪伴他們成為內(nèi)心有光、腳下有路的終身學習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謝謝大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10月2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