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唐 閻立本《斗茶圖卷》</i></p> <p class="ql-block">“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碧拼娙吮R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以驚世之筆道出茶在盛唐的至尊地位。長安城朱雀大街,胡商駝隊絡繹不絕,茶香與墨香共舞,梵音與詩韻齊鳴。彼時的大唐,茶不再是山野草木,而是文人案頭的風骨、僧侶禪房的清寂、帝王殿前的貢品。一盞茶湯,煮沸了一個時代的精氣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唐 佚名?《宮樂圖》</span></p> <p class="ql-block">每當我們在茶香氤氳中輕啜一口清茶,是否想過,是誰讓這片葉子,成為中國人的精神符號?在唐代茶文化的長河中,有一個人的身影不斷被后人提及,他就是被尊為“茶圣”的陸羽。唐之前茶的稱謂是“荼”,“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是用來治病解毒的藥。直到陸羽橫空出世,寫了一 本史詩級暢銷書《茶經(jīng)》, 從此,茶再不僅僅是神農(nóng)氏文字里那“日解七十二毒”之物,而是那已跨過了大漢席地分餐而食的大唐公務員們,在高凳大桌上聚餐時長袖善舞的嘉飲。</p> <p class="ql-block">公元760年深秋,湖北竟陵城外的竹林里,一個相貌丑陋、說話結(jié)巴的年輕人正蹲在地上煮茶。路過的書生們嗤笑:“這傻子放著功名不考,倒學村婦擺弄柴火?!彼麄儾恢?,這個被喚作陸羽的棄兒,即將用沸騰的茶釜掀翻整個盛唐的飲食江湖。當長安城還在用蔥姜蒜煮“蔬菜湯”似的茶飲時,他已在青翠葉片間窺見了中華文明的另一種可能,誰說金榜題名才是正途?一捧茶葉,也能泡出千古風流。</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唐 周昉《調(diào)琴啜茗圖卷》</i></p> <p class="ql-block">從風餐露宿到撰寫《茶經(jīng)》,陸羽用畢生精力探尋茶的奧秘,將一片樹葉變成了一種文化。北宋詩人梅堯臣曾感嘆:"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他將茶從物質(zhì)層面提升至精神層面,賦予了深厚的道釋儒文化內(nèi)涵,開啟了唐人對茶道哲學與美學的探索。他將茶從一種普通的飲品,升華為被唐代文人士子廣為傳頌的靈魂之飲。</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唐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i></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喜歡把在一個領域的學問做到極致的人,叫做圣,這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把儒家學說推向道德頂端的孔子,被尊為儒圣;把兵法與謀略推向文化頂端的孫子,被譽為兵圣;關羽,因為仁義與忠孝和武功并存,被稱為武圣。陸羽,把飲茶從一種生理需求推向精神追求,把飲茶從現(xiàn)實的鍋碗瓢勺的俗世生活,推向?qū)徝郎?,因此被尊稱為“茶圣”。</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唐 張萱《明皇合樂圖》?</i></p> <p class="ql-block">茶文化興盛在唐朝,但是茶的歷史并不是起始于唐朝。茶的歷史更為悠久,漢代時,茶進一步被成為飲品。在兩晉時,茶被平民百姓漸漸接受,飲茶之風漸起,“茶”在民間日漸風行。到了唐朝時,茶已成為平民百姓的最主要飲品之一,論茶愈發(fā)興盛。在文人影響下,茶入書入詩,茶文化逐步昌盛。于是在唐朝時期,“茶”逐漸成為一種文化象征和精神象征。最后,隨時間流逝,在唐朝擁有了獨特的璀璨的茶文化。</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元 趙原《陸羽烹茶圖》</i></p> <p class="ql-block">在那個經(jīng)濟繁榮的時代,喝茶成了全民熱潮,從天子到百姓,人人都愛這一口。陸羽的《茶經(jīng)》如同一股清流,推動了茶葉生產(chǎn)和茶學的發(fā)展。官焙專門生產(chǎn)貢茶,顧渚、紫筍等名茶嶄露頭角?;适?、王公貴族、文人墨客、僧侶等都紛紛加入這場茶的狂歡,唐茶文化在大江南北風靡開來心。文人們更是搞出了許多有趣的茶活動。他們品茶、評水、種名茶,吟誦茶詩、繪制茶畫、撰寫茶書,還以茶會友,茶室、茶宴成了當時的時尚,構(gòu)成了唐代茶飲界的絕美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南宋 劉松年《攆茶圖》</i></p> <p class="ql-block">《茶經(jīng)》的問世,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唐代文人飲茶成風,許多著名的詩人都有詠茶之作。尤其是中唐以來,茶與詩成為了文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白居易的《北亭招客》、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等將唐代喝茶的樣子和大家對生活、自然的感悟都寫得明明白白。僧人對茶也是情有獨鐘。寺院里有“茶堂”,能論佛理、招待客人喝茶。法堂的“茶鼓”一敲,僧眾們就集合喝茶。佛寺將禪和茶完美融合,在喝茶中追求精神解脫,創(chuàng)造了茶禪文化的完美意境。</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北宋 趙佶《文會圖》</i></p> <p class="ql-block">如果唐朝有熱搜榜,那陸羽一定是那個霸榜的男人。他的人生劇本堪稱"逆天改命"--從棄嬰到戲子,從流浪漢到茶圣,最后還成了全球茶文化的"祖師爺"。而他寫的《茶經(jīng)》,不僅讓中國人喝茶喝出了哲學,還讓全世界跟著"卷"起了茶道。陸羽之后,茶從“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升華為“琴棋書畫詩酒茶”的雅事。他的貢獻不僅在于技術,更在于精神。茶,在二千多年前開始悄無聲息地融入文化之中,并在唐代已全面融入道釋儒文化。以唐代陸羽及《茶經(jīng)》為標志,茶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文化之一,對整個東方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遠。</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文征明《惠山茶會圖》</i></p> <p class="ql-block">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盛世”只是一個個瞬間的閃耀,但文明的延續(xù)是我們不斷創(chuàng)造“盛世”的基石。我們?yōu)橛刑瞥脑娕c茶而驕傲,也為古今千百年來華夏多樣的文化瑰寶而驕傲。茶香寧靜卻可以致遠,茶人淡泊卻可以明志。"唐人將茶煎出了金戈鐵馬的豪氣,煮出了明月松風的禪意,更飲出了海納百川的胸襟。今日我們捧起茶盞,依稀可見陸羽碾茶的專注、皎然品茗的澄明、盧仝醉茶的狂放。長安城的茶煙早已散盡,但唐人"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仍在一盞茶中流轉(zhuǎn)。正如錢鐘書所言:“唐朝的茶,喝的是氣象?!边@氣象,是“萬國衣冠拜冕旒”的自信,是“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純粹,更是“且將新火試新茶”的生生不息。千年已過,茶煙再起時,盛世大唐,猶在杯中。</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明 丁云鵬《煮茶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