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魁北克城出發(fā),秋日的陽光透過車窗,在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窗外那一幅幅絢麗的秋景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圣安妮河上兩座平行矗立的橋梁,才是今天這段旅程最動人的"開場白"——一座是19世紀末建成的圣安妮河鐵路橋,銹跡斑斑的鉚釘見證了近140年的風(fēng)雨,威武的鋼鐵巨龍,代表了一個時代,另一座是20世紀中期啟用的圣安妮河公路橋。它們像一對"孿生兄弟",用不同的材質(zhì)與使命,共同守護著這條母親河的百年記憶。</p> 一、圣安妮峽谷:秋葉的盡情揮灑與瀑布的"水晶淚" <p class="ql-block">圣安妮峽谷藏在魁北克的深山中,是冰川時期留下的"地質(zhì)傷疤"。1.2億年前,巨大的冰川刨蝕出這條1.5公里長的峽谷,如今卻成了秋日楓葉的"天然畫廊"。</p> <p class="ql-block">峽谷兩側(cè)的懸崖上,楓樹、樺樹、云杉層層疊疊,盡管這里有的樹葉己經(jīng)枯萎凋落,秋色潑灑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站在峽谷一座座觀景臺,眼前的景象讓人震撼。瀑布聲如雷鳴,伴隨著楓葉飄落的沙沙聲,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成了秋日最動人的交響。</p> <p class="ql-block">峽谷深處,水晶瀑布從30米高的懸崖傾瀉而下。平時的瀑布是銀白色的,此刻卻被秋葉染成了"彩色瀑布"——水流沖刷著紅色的楓葉,濺起的水霧中夾雜著楓葉的碎片,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p> <p class="ql-block">盡管這里的賞楓已過了最佳季,但我們?nèi)宰プ×饲锷奈舶?,在秋陽的映襯下,定格一幅幅生動的畫面。</p> 圣安妮大教堂:楓葉的“調(diào)色板”與圣殿的“秋日私語” <p class="ql-block">從圣安妮峽谷折返,車行不過十分鐘,一座赭石色的建筑群便撞入視野——圣安妮大教堂。這座被稱作“北美三大教堂”之一的圣殿,此刻正與漫山遍野的楓葉撞出最熾烈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仰頭望去,雙尖塔直插云霄,塔尖的十字架與楓葉的輪廓在藍天下勾勒出銳利的線條。風(fēng)掠過尖塔的青銅風(fēng)向標,發(fā)出清脆的嗡鳴,驚起幾片楓葉,它們打著旋兒飛向教堂的彩窗,像在叩響神圣的門扉。彩窗上的圣徒像被陽光點亮,金色與紅色的光斑在地面流動,仿佛連空氣都成了“流動的油畫”。</p> <p class="ql-block">圣安妮大教堂的“江湖地位”,從不是虛名。它始建于1658年,由法國傳教士弗朗索瓦·德·拉瓦,主持修建,歷經(jīng)三次大火與重建,最終在1926年以新哥特式風(fēng)格定型。160米高的雙尖塔刺破秋空,彩繪玻璃在陽光下折射出彩虹,整座教堂像顆被楓葉簇擁的“寶石”,穩(wěn)穩(wěn)鑲嵌在洛朗蒂德的山麓。</p> <p class="ql-block">走進教堂,暖意裹挾著楓糖的甜香撲面而來。中殿的穹頂高達30米,彩色玻璃描繪著圣安妮的一生:從童年到成為圣母瑪利亞的母親,每一幅畫都被秋陽鍍上柔邊。祭壇前的長明燈在風(fēng)中搖晃,光暈里浮動著細小的楓葉碎屑——不知是信徒祈福時帶入的,還是從彩窗飄落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抵達時正值正午,秋陽毫無保留地傾瀉而下。圣安妮大教堂在這一刻,成了“上帝打翻的調(diào)色盤”。</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景象讓人屏息:有的楓樹已染成深紅,像是一層厚厚的地毯;有的楓葉正處在"變色期",綠色與深紅交織,如絲綢般柔滑;有的楓葉才剛剛開始泛紅,像害羞的少女,露出淡淡的緋紅。</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這排楓葉,會替我們記住——在魁北克的秋天,連上帝的圣殿,都與楓葉撞出了最燦爛的火花。</p> 三、楓糖小屋:秋日的"甜蜜儀式"與傳統(tǒng)滋味 <p class="ql-block">午餐安排在峽谷深處的一家楓糖小屋(Cabane à Sucre),這座19世紀的小木屋,如今成了"楓糖文化"的活態(tài)博物館。屋外,楓樹林一眼望不到邊;屋內(nèi),傳統(tǒng)的鐵鍋正熬制著楓糖漿,空氣中彌漫著焦糖的甜香。</p> <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音樂在木屋里回蕩。</p> <p class="ql-block">我們坐在小木屋內(nèi)的長木桌旁,品嘗著楓蜜火腿、楓蜜薄餅、楓糖烤雞。每一道菜都散發(fā)著楓糖的甜香,連咖啡都加入了楓糖漿。"秋天是魁北克的'甜蜜季節(jié)',他們正用楓糖的甜,來告別秋天的紅,迎接冬天的白。"</p> <p class="ql-block">楓糖小屋的第四代主人,一位中年女士向我們展示了楓糖的制作過程:"每年春天,楓樹開始流汁,我們用管子將樹汁引到鍋里,用文火慢熬12個小時,才能得到這珍貴的楓糖漿。"他舀起一勺琥珀色的糖漿,在雪白的薄餅上畫出楓葉圖案:"這叫'楓葉太妃糖',是魁北克人最愛的傳統(tǒng)法。"</p> <p class="ql-block">在“楓糖小屋”挑選楓糖制品,作為“伴手禮”是不二之選。</p> <p class="ql-block">天色已入夜,我們經(jīng)過四個小時的車程,抵達湯卜朗山度假村。這座位于蒙特利爾北部洛朗蒂德地區(qū)的山峰,海拔875米,因形似"顛倒的船"而得名。19世紀時,這里是伐木工人的營地;如今,它成了"北美賞楓與滑雪的雙重天堂",期待明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謝謝你的點贊、評論和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