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彩霞滿天</p><p class="ql-block">美篇號碼:2721875</p> <p class="ql-block">9月29日,我們從金華出發(fā),到富陽龍門古鎮(zhèn)參觀“孫曉梅紀念館”。</p><p class="ql-block">龍門古鎮(zhèn),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龍門鎮(zhèn),離杭州市中心38公里,地處秀麗的富春江南岸,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龍門古鎮(zhèn)為三國東吳大帝孫權(quán)故里,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留存著濃郁的宗族氛圍和獨特的民俗風情,至今完好地保存著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為國內(nèi)所罕見,古建筑種類包括祠堂、廳堂、民宅、古塔、石橋、牌樓等。</p> <p class="ql-block">東漢初年,政事初平,社會趨穩(wěn),光武帝劉秀躊躇滿志,登上龍位。然而他的同窗好友、諫議大夫嚴光(字子陵),卻毅然辭官歸隱,遍訪名山大川,最后回到老家浙江,飽覽富春山水。當他登上富陽東南的崇山峻嶺,不禁為眼前秀麗景色所傾倒,拊掌嘆曰:"此地山清水秀,勝似呂梁龍門。"至此,這塊靈秀之地被賦予了一個響亮的名號﹣-"龍門"。</p> <p class="ql-block">龍門古鎮(zhèn)景區(qū)面積2平方公里,鎮(zhèn)上有7000多人口,其中90%以上的居民姓孫,為孫權(quán)后裔的最大聚居地,如此聚集的家族是極為罕見的。古鎮(zhèn)北依剡溪,龍門溪與剡溪呈丁字相交穿越古鎮(zhèn),周圍峰巒四起,圍出一帶綠野田園。古鎮(zhèn)以防御性極強的發(fā)散狀街巷為骨架,以宗祠、廳堂為中心筑成迷宮般的傳統(tǒng)民居聚落,各處精美的民居、廳堂古塔、古橋、牌坊、寺廟等具有較高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到了古鎮(zhèn),我們從村口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鎮(zhèn)的山和水與古鎮(zhèn)融為一體。其實我不喜歡這么急匆匆的游古鎮(zhèn),可是團隊一起,由不得我慢悠悠的逛,一個小時都沒有就要回到車上,我急趕慢趕也總是掉在了最后面,快手拍照片,總覺得自己沒有拍出古鎮(zhèn)的味道來,也無法好好體會古鎮(zhèn)的風情,怎么辦呢?好無奈啊!</p> <p class="ql-block">龍門廟會我們是不可能逛了,因為要到國慶的時候舉辦。沿著村里的溪邊往龍門橋走,兩岸的景色盡收眼底。龍門人好客,用黃酒招待客人的雕塑讓人感覺很親切,害我覺得在溪里釣魚的活人也以為是雕塑,鬧了個笑話,那兩個釣魚人太專注了,一身黑衣動也不動,我把他們當?shù)袼軟]毛病吧,你們看像不像啊!</p> <p class="ql-block">走到橋頭,左邊是問鼎亭,節(jié)假日舉辦婚禮活動的時候,小喬會在這亭中招親,問鼎亭不僅寓意孫權(quán)問鼎中原,還寓意愛情婚姻幸福美滿。</p> <p class="ql-block">走上這古老的石拱橋,仿佛自己就穿越了千年,望著溪水悠悠,思緒就放飛了,想象著小喬初嫁了,在這橋上花轎蕩悠悠的過,那是何等幸福的場景。對面校場上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把我拉回了現(xiàn)實的煙火人間,現(xiàn)在的孫氏后裔生活在這如詩如畫的地方,也是讓人羨慕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溪水潺潺橋競秀,</p><p class="ql-block">卵石累累巷街悠。</p><p class="ql-block">曖暖溪山墟落煙,</p><p class="ql-block">龍門孫氏已千年。(不知名)</p> <p class="ql-block">過橋到了校場,一座牌坊屹立在眼前,右邊一棵高大的古樹與它相映成輝,中間白墻碑上“孫權(quán)故里”四個大字醒目,古居、古樹、古牌坊,一派古韻悠悠撲面而來,鎮(zhèn)子后面的遠山就是古鎮(zhèn)的守護神。</p> <p class="ql-block">走進古鎮(zhèn),青石板上的腳步聲回響著這里的古老故事,白墻黛瓦里訴說著歷史的滄桑和歲月靜好,我急匆匆晃悠而過,來不及感受里弄的日子流長。</p> <p class="ql-block">"一腳龍門踏,千秋歲月長。飛紅浮淥水,岫黛接薹黃。"(不知名)古鎮(zhèn)的風情萬種在腳下晃悠而過,煙火人間的生活氣息卻撲面而來,按耐住想要嘗嘗美食的沖動,咱還是趕緊去跟大部隊匯合,今天的主題是參觀“孫曉梅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走在迷宮一樣的古鎮(zhèn),禁不住誘惑停下腳步拍張古鎮(zhèn)巷照,團隊就失去了蹤影,縱橫交錯的石子路讓我迷失了方向,古街的詩情畫意我來不及感受,小店里的藝術(shù)氛圍我也只能匆匆一眼帶過,來到了村子中間的溪邊,終于看見同伴們的身影,這里就是孫曉梅紀念館旁邊的龍門溪。</p> <p class="ql-block">抗日英烈孫曉梅應(yīng)勇就義的圖片出現(xiàn)在眼前,那挺拔的古樹就像孫曉梅不屈的精神,我一下肅然起敬,默默地在心里向先烈致敬!我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薛暮橋先生曾書詩一首,以表達對孫曉梅烈士的紀念:“二十年華運帷幄,文精武壯女中魁。昔日灑下一腔血,今朝騰起千枝梅。”這名極具文采與膽略的女烈士,不啻為中國近代革命史中一位杰出的巾幗英豪。</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孫曉梅烈士的古居,紀念館里介紹了烈士的生平,1914年出生,1930年初涉革命活動,然后積極地投身革命。1940年,她奉命離開皖南,深入蘇南敵后工作,因工作中機智勇敢,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1年1月,任中共鎮(zhèn)丹縣委婦女部長,7月任中共武進縣委婦女部長,1943年調(diào)中共長江工委任政治交通員。</p> <p class="ql-block">孫曉梅才華橫溢,她的革命精神、她堅毅勇敢的過人膽識,都讓她擔任重要職務(wù)游刃有余。她積極深入群眾做思想工作,宣傳政策,組織群眾為抗日出力;她喬裝打扮,奔波各地,偵查敵情,護送大批黨軍政干部,運輸物資,成功保障交通線安全通行。憑借勇敢杰出的工作能力,她被稱為"女中丈夫"。</p><p class="ql-block">1943年,孫曉梅在南京龍?zhí)秷?zhí)行任務(wù)返回時被日本憲兵隊逮捕,經(jīng)受敵人喪心病狂的酷刑仍堅貞不屈,從容赴死,是年29歲。</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個有理智和勇氣的青年,我不會被人家利用和愚弄。我有我的人生目標、理想前途,我絕不會讓自己盲目地陷入黑暗的深淵里去;我有我天賦的頑強心,我不怕任何壓力、威脅、非議;我能毅然地打碎封建禮教所束縛我的鐐銬。我所要的'名'和'利',是大眾所需要的'名'和'利',我并不希罕個人的'名'和'利'。"--1941年4月16日,孫曉梅寫給母親的信摘錄。這就是英烈的胸懷和氣度,怎能不讓人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英雄者,國之干。在波瀾壯闊的抗日戰(zhàn)爭中,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愛國主義最壯麗的詩篇。緬懷先賢、告慰英烈,牢記歷史、傳承遺志,是民族的良心和文化的信仰,是和平時期不可忘卻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出了紀念館,我們就往回走,我偶爾停下拍照,就得跑步才能跟上團隊,走馬觀花都算不上??!</p> <p class="ql-block">就這么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回,龍門古鎮(zhèn)的詩情畫意和風情萬種,只能留待下次再來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龍門古鎮(zhèn)是個風水寶地,人杰地靈。它四面環(huán)山圍出一片亞原,剡溪由西向東穿其上流過,原內(nèi)土地,水源充足,實是安居避世的極佳場所。北面的剡溪與龍門溪呈丁字相交,將古鎮(zhèn)一分為二,溪流潺潺,由龍門瀑布奔流而下,飛珠濺玉,沿路密林修竹,幽深蔽日。青山綠水互相映襯,綠野田園延至山邊。</p> <p class="ql-block">山溪繞龍門,一幅江南畫。郁達夫在《龍門山題壁》詩中贊曰:"天外銀河一道斜,四山飛瀑盡鳴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許硯邊泛釣搓。"古鎮(zhèn)選址于此,即是因為這里山水俱佳的自然環(huán)境。以中國傳統(tǒng)的風水觀而言,此處是山水匯聚,藏風得水之地,是擇地而居的上好場所,適合安居樂業(yè),我心向往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