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的健身步道上走圈,除了經(jīng)常會遇見人以外,有時候還會遇見狗,偶爾也會遇見貓。<div> 狗離不開人,不是跟著人,就是被人跟著;而且大都喜歡聚會,只要瞄見到同類,立馬就要奔過去,有時不顧脖子上的圈套,把主人手里的繩索拉直,拽得主人直趔趄。而貓不會這樣,貓的脖子上沒有套索,卻不見它們像狗一樣的聚堆。</div><div> 我在公園里總共見過兩只貓:一只白貓,活動范圍在塘北;一只花貓,活動范圍在塘南。也許有過約定,也許是默契吧,每次見到白貓都是在塘北,每次見到花貓都是在塘南。</div> 塘北的貓渾身雪白,看不出是“白馬公子”還是“白雪公主”,只見它特別有女人緣。我不止一次看到它在女士送來的食盒水盒邊大快朵頤,送餐的美女就站在旁邊欣賞它。吃飽喝足之后,它還會來一段才藝表演,眨眼之間沖上樹冠,再輕盈地落地,隱沒在草間。<div> 當(dāng)然,它也有自己的矜持。有一次,我看見一位女士帶著一個小男孩來給它送吃的,它看了一眼食盒就走了,頭也不回一下。轉(zhuǎn)瞬間,白貓不見了,只剩下那母子二人,呆呆地站在草地上。</div> 池塘的西邊有一座木橋,也許這座木橋就是兩只貓的領(lǐng)地界限吧?我從來沒在塘北見到過花貓,也沒在塘南見過白貓。有時在同一天甚至走同一圈時,我分別看見它們兩個,然而并沒有看到它們走到一起。是誰給它們劃定了領(lǐng)土范圍,還是它們之間曾訂立了邊境條約?反正它們一直都很自覺地遵守著。<div> 其實,小區(qū)里面就有許多流浪貓,它們可以無憂無慮地吃喝愛心人士送到的飲食。不知這倆為什么偏要跑到公園的步道邊,跟走圈的人廝混,難道它們也懂得自找苦吃的意義?</div> 再看池塘南邊的花貓,它的玉容花貌,特別能博得男士的喜歡。有一天,我和老伴走累了,坐在路邊的木凳上休息,眼見著那只花貓從隱蔽處來到了步道邊,轉(zhuǎn)瞬間,就見一位男士走過來,俯身將什么東西傾倒在地上的食盒里,看花貓吃了一會兒,男士把兩個空的塑料袋扔進垃圾箱里,我和老伴不約而同地對這位男子的行為發(fā)出贊嘆:他不但有愛心,而且守公德,是真正的君子。花貓既承受著人的愛心,也昭示了人的美德。真了不起!<div> 這只花貓?zhí)貏e喜歡翹尾巴,像高高豎起的旗桿,在遇到人的時候,也往往這樣翹著,不知是警告還是友好的表示,反正貓從不像狗那樣,將尾巴搖來搖去的。</div> 偌大的公園里,有兩只很有個性的貓。因為有個性,它們收到了人們送來的美味;因為有個性,它們固守著自己和另一只貓的界限。(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