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洛陽隋唐城,帶著三分暖意與七分期待,悄然赴一場與牡丹的千年之約。此時的洛城,從公園到大街,牡丹正以最盛的姿態(tài),將春景暈染成濃墨重彩。 洛陽王城公園、中國國花園、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內(nèi),千株牡丹依著紅墻而生,枝干遒勁如古畫,花瓣卻嬌嫩似云錦,粉若朝霞的“趙粉”舒展著層疊花瓣,鵝黃花瓣層層疊疊的“姚黃”自帶王者氣度,紫中帶潤的“魏紫”花瓣薄如蟬翼,紅如烈焰的的“洛陽紅”開得熱烈,陽光灑在花瓣上,連紋路里都浸著暖意,微風拂過,花影搖曳,不似桃李的輕飄,是沉甸甸的、經(jīng)得起細品的華貴。 洛城與牡丹的約定,早已刻進時光里,古時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盛景,往來的客人都慢下腳步,舉著手機定格這份春景,穿漢服的姑娘提著裙擺與牡丹花同框,孩童踮著腳伸手輕觸花瓣,老人在花前緩緩踱步,因洛陽牡丹的約定,共享春日溫柔的美景。 待暮春將盡,牡丹會漸漸褪去顏色,卻不會辜負這場約定。它把春的記憶留在帝城的風里,待來年暖風吹過,便又會準時赴約,用一身國色,再繪一次洛城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