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友昵稱:天空</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5617</p> <p class="ql-block"> 九月,旅行路過河南信陽,和同事老嚴又去新縣看了看。一是他祖籍老家是新縣田鋪大灣,己30多年沒回去過了,想去看看,上次也是我陪他回去的。鬢已星星,鄉(xiāng)音未改,真應了唐代詩人賀知章那句“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詩句。二是聽說那小村莊現(xiàn)在己是旅游網(wǎng)紅村和示范村了,激發(fā)了我也想去看看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那年深秋,我和同事老嚴在河南信陽參加業(yè)務培訓班,利用周未休息時間,老嚴帶著我去看看他的老家,一座藏在大別山褶皺里的小村莊一田鋪大灣。</p><p class="ql-block"> 這一路上真的是難走。車輪在泥濘里打滑,發(fā)動機嘶吼著,三個多小時的顛簸,讓骨頭都像散了架。路邊的田地里零零散散倒放著收割后的農作物,道路兩旁破舊的土坯房順著山坡零亂地立著,黃泥糊的墻皮大塊大塊剝落,露出里面深色的草筋。村口的水塘漂滿了深綠的浮草,己看不出原本的清澈。 “我們這里很窮的”,老嚴握著方向盤的手緊了緊,聲音里帶著點自嘲,又藏著些不舍,“可無論怎樣,我還是想著回來看看。”他的目光掠過那些低矮的房屋,落在遠處山坡上。我忽然感覺到他心里藏著一份沉甸甸的鄉(xiāng)愁。車行途中,老嚴說的話不多,可車窗外的每一處風景,似乎他都能說點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的往事,畫面就象放電影在腦子里閃過。車駛離主公路后,沿著一條小路前行,路面已鋪裝過,再也沒有當年的顛簸之苦。路兩旁的田地里綠色蔥蔥,遠遠地就能看見村莊的輪廓,不再是記憶中灰蒙蒙的一片,而是被鮮亮的色彩點亮了。</p><p class="ql-block"> 車開進村口的廣場,廣場上鋪著平整的石板磚,幾個孩子騎著滑板車在上面追逐打鬧,笑聲像銀鈴一樣清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曾經(jīng)的泥舍,早已變成了整齊的磚墻小樓房,墻頭上有的種著鮮花,開得熱熱鬧鬧,有的掛著紅燈籠,裝點得格外喜慶。 村里曲里拐彎的小道也變成了水泥路面,偶爾有村民從身邊經(jīng)過,笑著和我們打招呼,臉上是從容自在的神情。我想起三十多年前老嚴說的,村里的壯漢總愛叼著煙袋鍋蹲在路邊發(fā)呆,可現(xiàn)在,村子看不到那樣的景象了。</p> <p class="ql-block"> 走進村里,后山小樹林里,會傳來嘰嘰喳喳能的鳥鳴聲,學校里操場上傳來孩子們歡笑聲,村民家都是砌成的二層小樓,房屋前后大大小小的院子整齊劃一,墻頭種植的綠色植物或花草,房頂上都裝有太陽能熱水器,這個小小的村莊真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好一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我們居住的民宿,老板娘與我們是同齡人。走進她家的民宿,屋里收拾得窗明地凈,墻上掛著當?shù)氐氖止に嚻?,桌上花瓶里插著鮮花,每個角落都散發(fā)著家的溫暖。??“以前哪敢想啊,咱這窮山溝能有這么多城里人來。”她感慨地說道,“你看村里,路修好了,學校也蓋了新樓房,娃娃們都能好好念書了。那邊還有公共廁所,干凈得很,不像以前……”他沒說下去,但我們都明白。</p><p class="ql-block"> 她告訴我們,她倆個孩子都去大城市工作了,“當家的”也去城里打工了,留下她經(jīng)營著家里的民宿,日子過的紅紅火火。說起這些她激動的告訴我們,“那年來村視察,都還來參觀過我們家呢.......”,“你們吃完飯去村子里轉轉看看,可美”。</p> <p class="ql-block"> 吃完飯,我們在村子里轉轉,村里的一個紅布鞋非遺館引起了我們的興趣。走近一看,大門鎖著沒開門,隔窗望去里面陳列著制作的布鞋和各種花樣的鞋墊。</p><p class="ql-block"> 再看屋后還有一個創(chuàng)客店,叫匠心工坊。經(jīng)詢問打聽才知,原來豫南刺繡非常有名,店里的布鞋和鞋墊都是手工刺繡。光說這鞋墊,在新縣已經(jīng)擁有3000多年歷史,在當?shù)匾殉蔀槎ㄇ樾盼锖凸媚锍黾薜膲合涞?。這布鞋和刺繡鞋墊都是母愛的味道,充滿著濃濃的鄉(xiāng)愁。她們以“鄉(xiāng)愁”為主題,開發(fā)市場潛力經(jīng)營系列布鞋和鞋墊,給村民帶來創(chuàng)收和就業(yè)的機會。如今,田鋪大灣村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貧潦村”,今朝“創(chuàng)客店”,規(guī)劃整潔的村莊;村民開辦民宿餐館;學校里孩子們歡歌笑語;家家戶戶通電通水;旱廁改造也通了自來水;村口的池塘也清澈了等等,正是“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生動注腳。</p> <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真快啊,把過去都送給了歲月”。老嚴望著眼前的一切,深情的說道。正如村口那條宣傳語——“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田鋪大灣把老宅、老墻、石板巷統(tǒng)統(tǒng)留了下來,讓“振興”有了根,也有了魂,用“綠水青山”換來了“金山銀山”,也讓老嚴的鄉(xiāng)愁有了安放之處。</p><p class="ql-block"> 離開的時候,望著車窗外新房子、綠草地,我忽然明白:所謂鄉(xiāng)愁,并不是執(zhí)意把舊時光釘在原地,而是允許它在瓦檐上生苔,也在我們的骨縫里生出新的年輪,它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無論你走到哪里,它都會領著你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它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消散,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黯淡。相反,它如同一壇陳釀的美酒,越久越香,越品越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