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送爽,黃土高原層林盡染,漫山楓葉如丹似霞,將溝壑縱橫的山巒裝點得詩意盎然。值此中秋、國慶雙節(jié)同輝之際,家國情懷與秋日盛景交相輝映。10月3日,在佳縣老年促進慈善會的誠摯邀請下,榆林部分知青同志懷著對故土的深切眷戀,走進佳縣黃河文化博物館,開啟了一場感悟黃河文明、重溫奮斗歲月的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步入展館,序廳內(nèi)巨幅黃河奔騰的動態(tài)影像即刻將參觀者帶入"九曲黃河萬里沙"的壯闊意境。在講解員的引導下,知青工作者依次參觀了"大河之源""文明之光""治黃偉業(yè)""時代新篇"四個主題展廳。從仰韶文化的彩陶殘片到秦漢時期的治水工具,從抗戰(zhàn)時期的支前遺物到新時代的生態(tài)保護成果,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一段段影像,生動再現(xiàn)了黃河流域的歷史變遷與榆林人民與黃河共生共榮的奮斗歷程。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織中回溯民族根脈、感悟時代使命。參觀后老知青工作者們紛紛表示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黃河文化蘊含的開拓精神、創(chuàng)新智慧融入到知青分會工作中,讓黃河文明的薪火在新時代換發(fā)更加璀璨的光彩。知青們來到博物館的觀河平臺紛紛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重溫歷史的懷舊之旅,更是一場感悟時代變遷的精神洗禮。老知青們紛紛表示,將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家鄉(xiāng)的文化傳承和知青工作貢獻力量,在黃河文化感召下讓知青精神更加發(fā)揚光大。隨著走進佳縣神泉堡革命紀念館,這座古樸的陜北院落,青磚灰瓦間鐫刻著黨中央轉戰(zhàn)陜北的光輝足跡。在觸摸歷史溫度的同時,更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與時代使命的血脈傳承。站在神泉堡革命舊址前,知青工作者們深受觸動,這不僅是一次紅色教育,更是一場初心的叩問與使命的覺醒。今后我們將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在融合創(chuàng)新中“樹目標'、在為榆林經(jīng)濟騰飛服務的道路上繼續(xù)貢獻力量,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不忘初心發(fā)揚光大“知青”精神,加強知青工作組織建設,帶領全員助力融合創(chuàng)新知青工作,用銀發(fā)丹心映照永不褪色的家國情懷。作為老知青工作者,我們從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帶隊伍”工作中,我們將以知青精神為指引,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推動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貢獻“知青力量”,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的經(jīng)濟騰飛事業(yè)中綻放新的光芒。此次紅色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的熏陶與歷史的回望,更是一場“精神充電”與“使命錨定”的實踐。為新時代“知青”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p> <p class="ql-block">2025年十月三日,知青分會工作者及部分會員懷著對革命老區(qū)的深切向往和對青春歲月的無限眷戀,奔赴佳縣,開啟了一場以“感悟紅色文化魅力,激發(fā)銀發(fā)初心力量”為主題的紅色采風之旅。</p> <p class="ql-block">(一)“大河之源”篇: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闊意境。滔滔黃河水裹挾著萬里黃沙,在屏幕上奔騰咆哮,那熟悉的轟鳴聲,仿佛瞬間喚醒了深植于他們血脈中的集體記憶。</p> <p class="ql-block">(二)紅色足跡:在革命圣地中叩問初心使命。懷著對歷史的敬畏,采風團來到了此行的核心目的地——佳縣神泉堡革命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三)青山感懷:在時代新貌中續(xù)寫銀發(fā)華章。采風活動的最后一站,是素有“白云勝景”之稱的白云山。金秋的山巒,色彩斑斕,登高望遠,黃河與縣城風光盡收眼底。古老的道觀建筑群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寧靜而祥和,國泰民興盡顯盛世繁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