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昵 稱:陳青3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號:273844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課文名稱:《草地夜行》部編版小學(xué)語文四年級上冊</span></p> <p class="ql-block">? <b>毛澤東?《清平樂?會昌》“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fēng)景這邊獨好?!?lt;/b></p><p class="ql-block"> 2023年金秋,與戰(zhàn)友出發(fā)皖西南大別山區(qū)。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父輩們曾在這里浴血沙場。如今山川俊秀,一片綠色的田野,徽州大地充滿勃勃生機,我們行走在紅綠徽色相間的皖西南,馳目騁懷,悠悠忘返。</p> <p class="ql-block"> 入徽第一站走進金寨,這里是紅軍搖藍(lán)將軍故鄉(xiāng),全國第二大將軍縣,戰(zhàn)爭年代的金寨30萬人走出了59位將軍,一位六星上將洪學(xué)智,10萬英雄兒女參軍參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慕名來到金寨斑竹園,小鎮(zhèn)地處安徽西南邊陲,位于鄂、皖兩省交界處的歷史名關(guān)~長嶺關(guān)腳下。安徽省境內(nèi)第一支紅軍隊伍~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11軍32師于1929年5月在此誕生,紅色經(jīng)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的詞作者羅銀青出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 在斑竹園紅色小鎮(zhèn)客廳,我們聽到了關(guān)于《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紅歌誕生的故事。金寨縣佛堂奧模范小學(xué)的校長羅銀青是當(dāng)?shù)赜忻牟抛印?929年秋天,桂花飄香的季節(jié),他創(chuàng)作了這首歌,以其獨特的旋律和歌詞,迅速在蘇區(qū)傳播,家家戶戶無人不曉,成為勝利和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八月桂花遍地開》創(chuàng)作背景與革命歷史緊密相關(guān)。1929秋,正值土地革命時期,為慶祝蘇維埃政權(quán)建立,歌曲誕生,“八月桂花”暗喻革命碩果,"遍地開"象征革命火種傳播,"鮮紅旗幟豎起來"反映革命勝利的喜悅場景。</p><p class="ql-block"> 由于曲調(diào)優(yōu)美、歌詞生動,這首歌在蘇區(qū)和豫東南革命根據(jù)地廣泛傳唱。1934年隨紅軍長征足跡傳唱至全國,成為重要紅色經(jīng)典傳唱。</p> <p class="ql-block"> 唱這首歌的金寨鄉(xiāng)親們后來大多參加了紅軍,很多人成長為高級將領(lǐng),桂花樹也因此被選為金寨縣樹。聽完故事客廳里響起了熟悉的旋律,大家不由自主的哼唱起來 “八月桂花遍地開……”,倍感親切,仿佛回到了1929年那激情澎湃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一行人前往金寨班竹園小鎮(zhèn)中心廣場,瞻仰豎立在此的紅軍雕塑,重溫革命故事,緬懷先烈,接受跨世紀(jì)的心靈洗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上巍然矗立的雕塑以一老一小兩名紅軍戰(zhàn)士為主題,目光如炬,堅毅挺拔,仿佛穿越時空,傳遞著不屈的精神力量。雕像背景是一面巨大的軍旗,鐮刀錘頭五角星象征軍魂,標(biāo)注著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11軍32師,底座一側(cè)鐫刻著“大別山紅色小鎮(zhèn)金寨斑竹園”,另一側(cè)是“草地夜行”生動的課文節(jié)選。</p> <p class="ql-block"> 紅軍雕塑的故事源于小學(xué)四年級語文課本《草地夜行》,是一篇革命回憶錄,作者王愿堅,講述了一位紅四方面軍的老紅軍在長征過草地時,為了幫助一位來自金塞班竹園的小紅軍趕上隊伍,陷入草地而壯烈犧牲的動人事跡。</p> <p class="ql-block"> 佇立在紅軍雕像前閱讀《草地夜行》,…”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兒?”他問我?!敖鹑嘀駡@!聽說過嗎?““啊,班竹園!有名的金寨大暴動,就是從你們那兒搞起來的,我在那兒賣過帽子?!薄昧Π盐彝弦豁?,一下子把我甩在一邊,大聲說:“快離開我,咱們兩個不能都犧牲!……要……要記住革命!“我想起他犧牲前說的話,“對,要記住革命!”……讀著讀著雙眼模糊起來,心中充滿對先烈的緬懷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中心廣場周圍綠樹環(huán)繞,游人駐足瞻仰,向紅軍先烈致敬,感受紅色文化的熏陶。這里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成為斑竹園小鎮(zhèn)的精神地標(biāo)。紅軍“草地夜行”的故事,激勵后人銘記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短短駐足,卻讓人心潮澎湃,對革命先輩的敬意油然而生,集體默哀,深切緬懷先烈們!</p> <p class="ql-block"> 《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革命歌曲,就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照亮了人們前行的道路。它激勵著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為了自由、為了理想而不懈奮斗。</p><p class="ql-block"> 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斑竹園的人民勇敢地投身革命。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書寫了一曲曲壯麗的英雄贊歌。</p> <p class="ql-block"> 金寨人民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創(chuàng)造了彪炳史冊的功勛,也鑄就了<b>“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b>的大別山精神。</p> <p class="ql-block"> 紅色小鎮(zhèn)斑竹園,是一片充滿革命歷史記憶的土地。皖南,曾是新四軍整編成軍地和東進抗日的出征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一頁。</p><p class="ql-block"> 大別山精神光耀神州,追尋革命先烈足跡,學(xué)習(xí)紅色皖南精神,矢志不渝奮斗終生,先輩如是,我輩亦應(yīng)如是。</p> 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