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里,西西里島一直是一塊充滿矛盾色彩的土地。電影《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和《天堂電影院》展現(xiàn)了它深厚的歷史與古老的文明氣息,而《教父》卻讓人對這片土地心生敬畏,仿佛危險與神秘同樣潛伏在陽光之下。然而,隨著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用照片和視頻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知。藍得通透的海水、陽光下金黃的城鎮(zhèn)、滿載生活氣息的集市、華麗的巴洛克建筑;被夕陽染成蜜色的希臘神廟斷柱、仍在噴煙的埃特納火山、還有令人垂涎的海鮮……,這一切讓我徹底改觀。西西里島在我眼中不再只是電影中的背景,而是真實而鮮活的天堂島嶼。于是,我把它鄭重地寫進了旅行清單,并開啟了七天“自駕西西里環(huán)島游”的新旅程,從卡塔尼亞出發(fā),一路追隨陽光與歷史,繞島一圈,像是走過了一場穿越古今的夢。</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一站:火山之城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卡塔尼亞 Catania</b></p><p class="ql-block"> 卡塔尼亞是一座坐落在埃特納火山腳下的港口城市,始建于公元前八世紀,在羅馬帝國時期曾是西西里島最繁榮的中心。1693年的大地震幾乎將其夷為平地,而十八世紀的重建又賦予了這座城市新的面貌。多元文化在這里交融,留下了不同時期的印跡:從古希臘劇場到中世紀教堂,從堅固的古城堡到華麗的巴洛克街道,處處都是歷史變遷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 飛機穿過一片湛藍的天空降落在卡塔尼亞,遠遠就能看到埃特納火山的輪廓。城市在火山腳下舒展開來,黑色的火山石與巴洛克建筑交織在一起,帶著一種粗獷又獨特的氣息。第一步踏上西西里的土地,就能感受到這座島嶼熱烈而厚重的脈搏。</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埃特納火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Etna Volcano)</b></p><p class="ql-block"> 火山海拔約3,357 米,覆蓋約 1,200 平方公里,幾乎占據(jù)了西西里島的十分之一。它是歐洲最高、最活躍的火山之一,幾乎每年都有小規(guī)模噴發(fā)。</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大主教廣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Piazza del Duomo)</b></p><p class="ql-block"> 下了飛機,我們租車直接來到大主教廣場。</p> <p class="ql-block"> 卡塔尼亞主教座堂廣場有許多雕飾華麗、帶有濃厚的巴洛克風格的柱子。這些柱子身上雕刻著精美的浮雕圖案,顯得典雅與繁復。它們與廣場周圍的歷史建筑相映成趣,營造出一種典雅而威嚴的氛圍。</p><p class="ql-block"> 這根柱子靠近底部的位置有著帶翼的獅身雕像,雄壯威武,仿佛在守護廣場的安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圣阿加塔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Cattedrale di Sant’Agata)</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 位于廣場的大教堂建于公元 1078–1093 年,供奉卡塔尼亞的守護神圣阿加塔。1693年西西里大地震,幾乎徹底摧毀了卡塔尼亞。教堂也被毀,之后在18世紀初,按照西西里巴洛克風格重建。教堂是典型的西西里巴洛克風格,大量使用白色大理石與深色熔巖石形成對比,裝飾華麗,雕像和柱廊氣勢恢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卡塔尼亞最偉大的作曲家文琴佐·貝里尼(1801–1835)的墓地就在教堂正殿內(nèi),吸引大量音樂愛好者前來致敬。皇家禮拜堂 (Cappella Reale)里安葬了數(shù)位諾曼王朝的成員,包括西西里國王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大象噴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ana dell’Elefante)</b></p><p class="ql-block"> 位于主教廣場上的噴泉是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標,被視為卡塔尼亞的城市象征。噴泉1736年由著名建筑師 Giovanni Battista Vaccarini 設計。大象雕像(“Liotru”)由黑色熔巖石雕刻而成,背上馱著一座埃及風格的方尖碑。方尖碑是白色花崗巖材質(zhì)?;莻€噴泉。大象被認為是力量與保護的象征。傳說這頭“Liotru 大象”曾經(jīng)守護卡塔尼亞,能抵擋埃特納火山的噴發(fā)。直到今天,大象依然是卡塔尼亞市的官方徽章。</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阿梅納諾噴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ana dell'Amenano)</b></p><p class="ql-block"> 位于主教廣場上的由那不勒斯大師蒂托·安杰利尼于186??7年用卡拉拉白色大理石建造,將阿梅納諾河描繪成一位手持豐饒角(象征豐收的羊角)的年輕人,水從豐饒之角流入盆中,再溢到下方,流入地下河阿梅納諾,該河位于廣場地下約兩米處。</p> <p class="ql-block"> 雕像兩側(cè)各有一尊半人半魚的海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烏澤達門 (Porta Uzeda)</b></p><p class="ql-block"> 這座建于十七世紀末的建筑,外觀為巴洛克風格,矗立在埃特納大道 (Via Etnea) 的入口處。埃特納大道是卡塔尼亞繁華的中心,也是卡塔尼亞主干道,兩旁林立著精美的建筑,也是卡塔尼亞市民的聚會場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古羅馬劇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Teatro Romano di Catania)</b></p><p class="ql-block"> 劇場在公元前2世紀已有雛形,今天所見的大部分結(jié)構(gòu)建于公元1–2世紀羅馬帝國時期。劇場呈半圓形,分三層,用于不同社會階層,最下方的半圓區(qū)域,常用于音樂、舞蹈或精英觀眾席。拱廊與樓梯讓人群可以快速進出,體現(xiàn)了羅馬建筑工程的高超水平。是古代城市生活、娛樂和社交的核心場所。劇場見證了西西里東海岸自希臘化時期到羅馬帝國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 古羅馬劇場原本有華麗的柱廊和雕塑裝飾,如今僅存部分遺跡。</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圣米迦勒天使與小修士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San Michele Arcangelo ai Minoriti)</b></p><p class="ql-block"> 建造于17 世紀末至 18 世紀初,也是巴洛克風格的典型代表之一。教堂供奉圣米迦勒天使(San Michele Arcangelo),象征力量、守護與戰(zhàn)勝邪惡。</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貝里尼歌劇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Teatro Massimo Bellini)</b></p><p class="ql-block"> 歌劇院是這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也是西西里島最著名的劇院之一。它以卡塔尼亞出生的偉大作曲家 文琴佐·貝里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 命名</p> <p class="ql-block"> 劇院于 1890 年正式啟用,首演劇目為溫琴佐?貝利尼的名作《諾爾瑪》。 該劇院的外觀與周邊建筑一致,均為17世紀末西西里巴洛克風格。歌劇院門口是貝里尼廣場(Piazza Vincenzo Bellini)。</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古羅馬圓形劇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Anfiteatro Romano di Catania)</b></p><p class="ql-block"> 它是西西里島最宏偉的羅馬遺跡之一。建造年代大約在公元 2 世紀。原始規(guī)模非常宏大,直徑約125 米,可容納 1.5 萬至 2.0 萬名觀眾,是意大利南部最大的羅馬圓形劇場之一,僅次于羅馬斗獸場。</p> <p class="ql-block"> 古劇場主要用于角斗比賽、野獸搏斗、公眾表演和市民集會。劇場擁有復雜的 地下通道,用于運送角斗士和野獸。在中世紀,圓形劇場逐漸被廢棄,大量石材被拆走用來建造其他建筑(包括教堂和城墻)。之后被火山熔巖、地震和城市建筑所覆蓋,直到 18 世紀 才部分被重新發(fā)現(xiàn)。如今在這兒看到的只是遺跡的一部分,大部分仍埋在現(xiàn)代城市下方。</p> <p class="ql-block">古羅馬圓形劇場原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圣比亞焦教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Chiesa di San Biagio)</b></p><p class="ql-block"> 也常被稱為圣阿加塔教堂Sant’Agata,因為傳說卡塔利亞的守護圣人—圣阿加塔曾在這里遭受火刑。</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卡塔尼亞游玩了半天。這里是熱烈的起點,而海岸的浪漫在前方等待,于是我們啟程前往陶爾米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