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行日記:山西,簡稱“晉”,省會太原市,地處黃河流域中部,東與河北省為鄰;西、南部與陜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毗鄰。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是戲劇文化的發(fā)祥地、長城文化的核心區(qū)和集大成之地、石器文化的集中區(qū)、佛教文化的首善區(qū)、古木建筑的博物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p> <p class="ql-block"> 到山西,先去歷史老師這里報到。</p> <p class="ql-block"> 太原銅鑼灣步行街是太原最具代表性的商業(yè)休閑區(qū),融合了港式風(fēng)情與現(xiàn)代商業(yè)元素,夜景尤為迷人。</p> <p class="ql-block"> 晉祠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國家5A級景區(qū),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五臺山,青廟、黃廟和諧共存,形成立體、多元的體系。</p> <p class="ql-block"> 應(yīng)縣木塔、懸空寺、云岡石窟均為中國山西省的世界級文化遺產(chǎn),分別以獨特建筑技藝、三教融合奇觀和北魏石窟藝術(shù)聞名。</p> <p class="ql-block"> 云岡石窟,原名靈巖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岡石窟的開鑿始于北魏時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將都城從盛樂(今和林格爾縣)遷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為盛樂與平城之間的交通要沖。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門統(tǒng)曇曜主持復(fù)法大業(yè)。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曇曜選擇了鐘靈毓秀的武州山,"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zhèn)?,冠于一?quot;。云岡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xù)到正光年間(520~525年)。云岡石窟的開鑿歷時約150年,歷經(jīng)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等朝代,現(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9000余尊11,是中國石窟藝術(shù)寶庫中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 大同古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qū),北至操場城東西街、南至南關(guān)東西街和新勝東街、東至御河南北路、西至新建南北路,面積約為327公頃。古城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同古城墻始建。</p> <p class="ql-block"> 平遙古城是一座完整保存下來的中國古代縣城的原型。一座古城歷經(jīng)千年依然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平遙古城,古樸莊重。平遙古城不僅有著完整的城墻,還有保存完整的近4000座明清民宅,街道上綿延數(shù)長的青石路,一塊挨著一塊,沒有一幢現(xiàn)代建筑,沒有一家現(xiàn)代商城。</p> <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一個賣豆腐傳承28世700余年的地方,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是山西的紫禁城,王家大院的“三雕藝術(shù)”——木雕、石雕和磚雕,數(shù)量之大、手藝之精美、內(nèi)涵之豐富,舉世罕見,嘆為觀止,折服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王家大院,木雕石雕磚雕美不勝收?。ㄏ臅匀A錄制)</p> <p class="ql-block"> 因黑悟空躥紅的迷你景區(qū)~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 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瀑布,原來李白沒有騙人,黃河之水真的從天上來,滔滔不盡。</p> <p class="ql-block"> 黃帝陵,是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黃帝陵,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于秦靈公三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