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希臘人:從阿伽門農(nóng)到亞歷山大”展覽是由希臘政府主導(dǎo)的全球文化項目,匯集14家希臘文博機構(gòu)的考古發(fā)掘核心成果,精選新石器時代至希臘化時代(約公元前6800年~前31年)的270件/套珍稀文物。作為上海與雅典締結(jié)友城的文化獻禮,本次展覽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承辦,以物證的形式再現(xiàn)古希惜七千年的文明圖景。</p> <p class="ql-block"> 此展有人工講解,分上下午各一場,一人一耳麥,沉浸式體驗,像聽故事生動地把千年文物講活。</p> <p class="ql-block"><b>第一單元 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6800~前3200年)</b>歐洲最早的農(nóng)人</p> <p class="ql-block"> 歐洲最早的農(nóng)人</p><p class="ql-block"> 自公元前6800年起,整個希臘,特別是中部地區(qū),人們逐漸告別狩獵采集的生活方式,以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為主,成這片土地上最早的農(nóng)人。</p> <p class="ql-block"> 罐,公元前5800~前530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 護身符,公元前4800~320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基克拉澤斯島民</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基克拉群島上,希臘最早的青銅文明出現(xiàn)了。島上居民制作的大理石人物雕像具有抽象主義風(fēng)格,甚至成為20世紀(jì)藝術(shù)家的靈感來源。</p> <p class="ql-block"> 屈臂女人像,公元前2800~前230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烤盤形器,公元前2800~前230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b>第二單元 青銅時代(約公元前3200~前1100年)</b>基克拉澤斯島民;國王米諾斯的宮殿;阿伽門農(nóng)與金面具</p> <p class="ql-block"> 國王米諾斯的宮殿</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000年左右,克里特島迎來了新的定居者一一米諾斯人。大約在公元前1900年,米諾斯人開始建造一批宮殿建筑群,這意味著他們已經(jīng)進入復(fù)雜的社會階段。</p> <p class="ql-block"> 揚臂女神陶像,約公元前1250~前1150年,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卡馬雷西風(fēng)格陶盤,約公元前1750~前1700年,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野豬獠牙制作的頭盔,公元前13世紀(jì),當(dāng)時要想擁有一頂這樣的頭盔,需要獵殺大約50頭野豬,因此頭盔彰顯了主人的勇氣和力量,《荷馬史詩》對這種頭盔也有明確記載。</p> <p class="ql-block"> 阿伽門農(nóng)與金面具</p><p class="ql-block"> 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上,邁錫尼人開始崛起。傳說在青銅時代末期,邁錫尼的國王阿伽門農(nóng)率希臘聯(lián)軍,以木馬計攻陷了特洛伊城。</p> <p class="ql-block"> 阿伽門農(nóng)金面具復(fù)制品,原件:公元前16世紀(jì)下半葉,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復(fù)制品:邁錫尼考古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 阿伽門農(nóng)金面具,用黃金制作成和死者相似的樣子,在下葬時覆蓋在他臉上。</p> <p class="ql-block"><b>第三單元 荷馬時代(約公元前1100~前800年)</b>荷馬與《荷馬史詩》;赫西俄德與《神譜》</p> <p class="ql-block"> 荷馬與《荷馬史詩》</p><p class="ql-block"> 荷馬是古希臘最偉大的詩人,相傳由他創(chuàng)作的《荷馬史詩》是古希臘乃至西方文學(xué)中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被譽為西方文學(xué)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 荷馬頭像,公元2世紀(jì)中期,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幾何紋雙耳瓶,公元前740~前735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赫西俄德與《神譜》</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8世紀(jì),赫西俄德創(chuàng)作了長詩《神譜》,用希臘社會里一個重要的組織結(jié)構(gòu)一一家族譜系,來編列眾神,向世人呈現(xiàn)出一個系統(tǒng)化了的希臘神話。</p> <p class="ql-block"> 厄洛斯雕像,公元前3世紀(jì),培拉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紅繪帶蓋圓盒,公元前470~前46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奧德賽》《伊利亞特》等故事場景黑繪陶瓶</p> <p class="ql-block"><b>第四單元 古風(fēng)時代(公元前800~前480年)</b>奧林匹亞的運動員;庫羅斯與科萊;城邦里的貴族</p> <p class="ql-block"> 奧林匹亞的運動員</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776年,在希臘西南部的的奧林匹亞,運動員們摩拳擦掌等待著比賽開始。古代奧運會從那一年起,每四年羊辦一次,延續(xù)了一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 紅繪陶器,公元前4世紀(jì)早期,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 刮汗器,公元前5世紀(jì)~前4世紀(jì),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古希臘運動員會攜帶裝滿橄欖油的小油瓶和青銅的刮汗器。運動員們在參賽前涂滿橄欖油,有助于防曬,且讓肌肉更加美觀。在賽后,他們再將刮汗器刮去身上的橄欖油和污漬。</p> <p class="ql-block"> 庫羅斯與科萊</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7世紀(jì)至公元前6世紀(jì),希臘雕塑家開始嘗試用更自然的手法表現(xiàn)人體的比例和姿態(tài)。庫羅斯與科萊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雕塑類型,是西方藝術(shù)史上的一個分水嶺。</p> <p class="ql-block"> 庫羅斯(男性立像),約公元前50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 科萊(女性立像),公元前520~前510年,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城邦里的貴族</p><p class="ql-block"> 土地貴族在古風(fēng)時代崛起,憑借土地、牲畜、掠奪和交易積累巨額財富。隨后,城邦應(yīng)運而生。城邦是以單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農(nóng)村地區(qū)的小型國家。</p> <p class="ql-block"> 耳環(huán),公元前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吊墜,公元前6世紀(jì)晚期,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斯巴達(dá)勇士</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80年,三百名斯巴達(dá)戰(zhàn)士在國王列奧尼達(dá)的率領(lǐng)下鎮(zhèn)守溫泉關(guān)。盡管最終寡不敵眾戰(zhàn)死沙場,斯巴達(dá)勇士的事跡卻被世代銘記與稱頌。</p> <p class="ql-block"> 箭簇,公元前6世紀(jì)晚期~前5世紀(jì)早期,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b>第五單元 古典時代公元前480~前323年)</b>斯巴達(dá)勇士;雅典公民;伯里克利與雅典衛(wèi)城;酒神劇場的觀眾;雅典城里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 雅典公民</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79年擊敗波斯入侵者后,雅典成為希臘最有影響力的城邦。雅典人通過多次改革逐步建立了民主制度,這是歷史上最早們民主政治實踐之一。</p> <p class="ql-block"> 抽簽器,公元前162~前161年,雅典碑銘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陶片放逐法,由笫二代雅典改革者提出,每個雅典人都可以投票,將自己認(rèn)為有損雅典的人姓名刻在陶片上,投入投票箱。數(shù)票時將票數(shù)最多的人逐出雅典,差不多放逐十年左右才能進入雅典。</p> <p class="ql-block"> 雅典娜頭像,公元2世紀(jì),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伯里克利與雅典衛(wèi)城</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48年,希臘聯(lián)軍擊潰波斯。在政治家伯里克利的主持下,雅典人決議重建三十多年前被波斯軍隊燒毀的雅典衛(wèi)城。古希臘歷史上最恢弘的建筑篇章由此開啟。</p> <p class="ql-block"> 帶銘文石柱,公元前500年雅典碑銘博物館藏。</p><p class="ql-block"> 愛奧尼式柱頭,科林斯文物管理問藏。</p> <p class="ql-block"> 酒神劇場的觀眾</p><p class="ql-block"> 觀看戲劇演出是雅典公民非常重要的一項公共生活。在酒神節(jié)上,城邦會組織戲劇比賽。戲劇演員均為男性,他們會根據(jù)角色更換面具進行表演。</p> <p class="ql-block"> 喜劇面具石雕,公元前4世紀(jì)下半葉,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悲劇面具石雕,公元前3世紀(jì),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雅典城里的女性</p><p class="ql-block"> 雅典公民的范疇里不包括女性。女性的日常生活幾乎局限于閨房之內(nèi),其主要任務(wù)是操持家務(wù)、養(yǎng)育子女,以及照管墳?zāi)?、祭奠逝者?lt;/p> <p class="ql-block"> 白地細(xì)頸瓶,公元前450~前44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墓碑石雕,約公元前400年,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b>第六單元 希臘化時代(公元前323~前31年)</b>國王腓力二世;亞歷山大大帝</p> <p class="ql-block"> 國王腓力二世</p><p class="ql-block"> 腓力二世是馬其頓王國崛起的關(guān)鍵人物。公元前338年,在科林斯舉行的泛希臘城大會上,啡力二世被推選為全希臘人的領(lǐng)袖和遠(yuǎn)征波斯的同盟統(tǒng)帥。</p> <p class="ql-block"> 金花冠,公元前350~前325年,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亞歷山大大帝</p><p class="ql-block"> 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十年,成為第一位將將統(tǒng)治范圍擴展至歐亞非三大洲帝國統(tǒng)領(lǐng)。持續(xù)三百年的希臘化付代深刻影響了歐亞大陸文明演進的軌跡。</p> <p class="ql-block"> 亞歷山大潘神雕像,希臘化時代早期,培拉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色雷斯的呂西馬科斯四德拉克銀幣(圖13),公元前297/6~前282/1年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p> <p class="ql-block"> 觀后記:我曾于2013年同家人踏上這塊古老神秘的土地,在希臘游走十幾天,參觀了多個博物館和古遺址,被燦爛的希臘古文明所吸引并震撼。這次希臘政府從地中海之濱奔赴黃浦江畔,在上海舉辦的“古希臘人”大展,全景式展開古希臘歷史,是幫助我們對西方文明起源有所了解的一場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yizhoumo.com/2b5jylgo" target="_blank">從圣托里尼島開啟希臘之旅</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yizhoumo.com/2bcay9oq"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希臘帕羅斯島一一愛琴海迷人小島</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yizhoumo.com/2bqce9zo"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雅典令人敬仰的古都</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