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當風掠過壩上草原,最先驚動的,是閃電河那九曲十八彎的綢帶。</b></p> <p class="ql-block"><b> 這條灤河的源頭之水,不像世間尋常河流那般直奔遠方,反倒像位戀家的姑娘,在草原的懷抱里迂回徘徊,用千萬年的時光,織就了一條纏繞在大地腰間的銀絲帶,也織就了“燕趙最美濕地”的美譽,成就了獨步北方的“灤河神韻”。</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轉佛山的觀景臺遠眺,最攝人心魄的便是河道的曲線。它沒有固定的走向,時而突然折轉,像被頑皮的孩童拽了一把。</b></p> <p class="ql-block"><b> 時而又溫柔回旋,似畫家飽蘸墨汁的筆在宣紙上暈染。一道彎連著一道彎,一道曲纏著一道曲,近看是水繞草甸,遠看便成了大地天然的掌紋,每一道紋路里都藏著風的私語、草的呼吸。</b></p> <p class="ql-block"><b> 陽光好時,河水像熔化的白銀,順著蜿蜒的河道鋪展,粼粼波光隨水流晃動,仿佛整條河都在輕輕搖晃,要把藍天和白云都搖進自己的懷里。</b></p> <p class="ql-block"><b> 河與草原的相遇,是這里最動人的情話。河道兩岸,草原鋪得坦蕩,綠得無邊無際,像是被老天爺打翻的綠顏料,濃得化不開。</b></p> <p class="ql-block"><b> 春夏時節(jié),草原上的野花星星點點,紅的馬蘭、黃的金蓮花、紫的苜蓿,順著河岸一路鋪到天邊,河水便成了花叢中流淌的銀河。</b></p> <p class="ql-block"><b> 牛羊在岸邊啃草,啃幾口便抬頭望一眼河水,仿佛在看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偶爾有牧人騎馬經(jīng)過,馬蹄聲驚起幾只水鳥,它們貼著水面低飛,翅尖劃開的漣漪,會順著河道的曲線,慢慢蕩到很遠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灤河神韻”的妙處,更在晨昏之間。清晨的河道披著薄霧,像蒙著一層輕紗,遠處的彎隱約可見,近處的水卻靜得像鏡子,倒映著剛冒頭的太陽,把水面染成橘紅色,水鳥掠過霧層時,會留下一道轉瞬即逝的剪影,像水墨畫里未干的筆觸。</b></p> <p class="ql-block"><b> 黃昏則是另一種濃烈,夕陽把河水燒成金紅色,每一道彎都成了燃燒的弧線,草原被鍍上暖黃的邊,連空氣里都飄著草木被曬了一天的微甜,這時你會懂,為何古人要在此建“察罕腦兒行宮”——這樣的景致,本就該是天地間的行宮。</b></p> <p class="ql-block"><b> 走在河邊的木棧道上,腳下的木板會發(fā)出輕微的“咯吱”聲,像是在提醒你: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活著。</b></p> <p class="ql-block"><b> 河水不急不緩地流著,帶著草原的氣息、野花的芬芳,也帶著千萬年的故事——它見過游牧民族的馬蹄,聽過古戰(zhàn)場的號角,卻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溫柔。</b></p> <p class="ql-block"><b> 這大概就是“灤河神韻”的真諦:不是磅礴的氣勢,而是這份與大地共生的從容,是河道蜿蜒里藏著的自然智慧,是草原與流水相依相偎的永恒詩意。</b></p> <p class="ql-block"><b> 在這里,你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又很富有——渺小在天地的遼闊里,富有在眼底的風光里。閃電河的九曲十八彎,從來不是刻意的雕琢,而是自然最本真的模樣:自由、舒展,且充滿力量。</b></p> <p class="ql-block">美篇號:3625256</p><p class="ql-block">昵稱:晚秋音畫</p><p class="ql-block"> 拍攝時間:2025年7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