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精品人妻黄色片欧美|亚洲精品线路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久热|日本黄色网址视频|亚洲欧美国产激情|成人在线综合欧美国产一区在线|黄色三级片网址国产一级黄|一级黄片不卡在线观看|伊人亚综玖玖亚洲色图怡红院|日本精品资源日本有码一级片

湖北恩施行之一:恩施女兒城:土家族的夜未央

堃哥

8月13日 湖北恩施 <p class="ql-block">抵達恩施女兒城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多了,安置好行理,也就快六點了,余下的時間去逛逛女兒城吧。女兒城位于恩施市近郊,坐西朝東,前有洗爵溪流淌,背靠五峰山腹地,從風(fēng)水學(xué)上看,實為一塊天然福地。對于它的確切叫法,還應(yīng)該在“女兒城”的前面加上“土家”二字。全城由5條步行街組成,三橫二縱,全封閉卻相聯(lián)通。已建有女兒會大劇院、女兒會廣場、相親長廊、婚慶廣場、文化創(chuàng)意園、民俗客棧、風(fēng)情購物街、土家特色餐飲及會務(wù)中心、民族文化體育健身運動場館、時尚休閑娛樂會所、水上樂園、休閑草坪等。實現(xiàn)了吃、住、游、購、娛一條龍,稱得上一個商旅綜合體?!俺恰眱?nèi)所有建筑呈仿古風(fēng)格,布局錯落有致,風(fēng)景怡然自得,小橋流水,綠樹成蔭,其間點綴不同類型的土家民族特色的人物雕塑像,既彰顯了恩施旅游文化特色,又突出了柔美溫婉的土家女兒特點。真可謂是:民族建筑的珍寶、土家文化的地標,堪稱土家版的《清明上河圖》。</p> <p class="ql-block">八月的恩施的傍晚,夕陽依舊熾熱,像熔化的鐵水,把云層燙出金紅色的窟窿,流出的光卻讓整座城市發(fā)燙。女兒城在夕陽下被曬得一臉緋紅,像一個嬌羞的美女遮遮掩掩,卻不失大方。當恩施女兒城在我不該沖動的歲月里,從我漂泊旅行的足跡中悄悄經(jīng)過,我似乎有了一種久違的沖動。那蔚藍的天空,古老的水車,典雅的建筑,地道的小吃,加上濃郁的土家風(fēng)情和浪漫的女兒會文化,無不讓我流連忘返,愛之有加。我站在入口處,第一眼便看見了“女兒城”三個巨型霓虹大字,鮮艷的光芒強烈地蕩滌著心扉,一種獨特的韻致與情味,不覺也在枝蔓的神經(jīng)里氤氳開來。那一刻,我忽然無端地想到了《西游記》中的女兒國。雖僅一字之差,二者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guān)系。人的心神就是這樣,有時會接千載,騖八極,令主觀意志難以駕馭。我走進了女兒城的心臟,去聆聽土家女兒的脈動,感受土家風(fēng)情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穿過古樸的城門,這座被譽為"天下女兒第一城"的古鎮(zhèn),此刻正以她最溫柔的姿態(tài),向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敞開胸懷。</p><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蜿蜒向前,青石板鋪就的街道,斑駁的土家吊腳樓,檐角懸掛的紅燈籠,雕花門窗透出暖黃的光,還有那悠揚的土家山歌,構(gòu)成了一幅古老而生動的畫卷,仿佛在訴說著千百年來流傳于此的美麗傳說。街道上,身著絢麗民族服飾的姑娘們笑語晏晏,銀飾碰撞發(fā)出清脆的聲響,與街邊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歡快的音樂聲交織成一曲動人的市井交響樂。</p><p class="ql-block">沿著石板路漫步,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店映入眼簾。扎染坊里,五彩斑斕的布料隨風(fēng)輕擺,靛藍底色上暈染著流云般的圖案;木雕店內(nèi),匠人專注地雕琢著西蘭卡普紋樣,木屑紛飛間,土家文化的獨特魅力呼之欲出。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首飾鋪,琳瑯滿目的銀飾泛著溫潤的光澤,鳳穿牡丹、魚躍龍門等傳統(tǒng)圖案的手鐲、項鏈,在暖黃的燈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土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當暮色漫過武陵山脈的褶皺,恩施女兒國便在群山環(huán)抱中蘇醒。這座被土家兒女喚作"畢茲卡"的城池,既非《西游記》里唐僧駐足的西梁女國,亦非瀘沽湖畔的摩梭秘境,卻以獨特的姿態(tài)將千年母系文化浸潤在青石板上,讓每個踏足者都成為時光長河里的拾貝人。女兒城所喚起的,非止耳目聲色之娛;它更深地喚醒了對于生命本身那如風(fēng)中燭火般脆弱卻又熾熱的眷戀與禮贊。戲臺上一聲銅鑼響徹云霄,哐啷啷亂了暮色。剎那間,燈火輝煌,整條街上千百燈籠次第亮起,金箔似的燈光搖晃著,竟似小心翼翼地托住了沉甸甸的夜空。燈火闌珊處有俗世塵煙,亦有人心深處那一點孜孜不息、期待被看清的微光。夜城流光溢彩,又不露分毫俗氣,盡化作一些古舊而溫暖的清輝,灑在石板的縫隙里,落在女孩子們新?lián)Q上的土家衣裳上——衣裳上繡線纏枝,銀片閃光搖曳,倒映著燈光,活像自神話里走下來的新鮮精靈們。</p> <p class="ql-block">沿著畢茲卡大街徐行,女兒城的吊腳樓是懸在空中的夢。遠遠望去,這些吊腳樓便如同浮在半空中的盒子,顫顫巍巍,卻又不肯墜落,如懸空詩行倒映在溪水中,宛如倚山而筑的玲瓏樓閣浮于一片人聲熱鬧之中,支棱著這座山城的魂靈。樓是舊的。木質(zhì)的樓體,經(jīng)年累月地受著風(fēng)雨剝蝕,木紋里沁著歲月的黑。欄桿上的雕花已經(jīng)模糊,卻還固執(zhí)地呈現(xiàn)出些卷草紋的殘形。樓底用幾根杉木柱子支著,柱子下端埋在石基里,上端便托住了整個樓身。木柱離地三尺,既不甚高,也不太低,恰如女兒家欲說還休的心事。檐角勾著彎月,懸掛的銅鈴隨山風(fēng)輕響,仿佛在訴說廩君開疆的古老傳說。窗子是木格子的,糊著泛黃的棉紙。有的窗紙上還貼著褪了色的剪紙,大抵是些"福"字或花卉,如今已辨不出本來面目了。偶有窗子開著,便露出里面幽暗的一角,黑魆魆的,仿佛藏著無數(shù)陳年的秘密。黃昏時,陽光斜斜地切過瓦檐,在樓板上投下一道道金線,線里浮動著細小的塵埃,像是時光的碎屑。每當暮色四合,樓群便亮起橘色燈火,那些懸在檐角的燈盞,將層層疊疊的木結(jié)構(gòu)染成琥珀色,把白日里硬朗的吊腳樓輪廓柔化了,樓影溶進燈影里,燈焰跳動著,仿佛無聲燃燒的無數(shù)朵小太陽,恍若懸浮在云端的空中樓閣。</p> <p class="ql-block">樓與樓之間,常有竹竿橫過,晾曬著衣物。那些衣物在風(fēng)中飄蕩,時而糾纏在一起,時而各自分開,倒像是女兒城女人們的心事,纏繞又疏離。樓里常傳出機杼聲。女兒們坐在窗前織錦,梭子來回穿梭,織進朝云,織進暮雨。織機聲里,藏著多少無人知曉的嘆息。她們的手指靈巧,心思卻不知飛向何方。偶爾抬頭,目光穿過雕花的窗欞,便看見遠山如黛,近水含煙。她們從這些窗口望出去,看到的永遠是同一片山,同一條江。樓下常有貨郎經(jīng)過。搖著撥浪鼓,唱著俚曲,把胭脂水粉、絲線頭繩排在路邊。女兒們從樓上垂下竹籃,籃里放著銅錢,換些小物件上來。貨郎仰頭望著,只看見一晃而過的裙角和匆匆收起的手腕,白得刺眼。樓下的空地上,常有三兩老嫗坐著,一面揀選著豆子,一面用渾濁的眼睛打量著過往的行人。她們臉上的皺紋,與吊腳樓木紋的走向竟有幾分相似。這些吊腳樓里,不知住過多少代女兒城的女子。出嫁時從這樓梯走下去,便再也沒能回來。如今樓里住的,大抵是她們的孫輩了,而吊腳樓還是那樣懸著,不言不語,卻把所有的故事都刻在了木紋里。如今女兒城老了,年輕的女子都去了山外的世界,吊腳樓空了大半。唯有風(fēng),依舊穿過那些雕花的窗欞,發(fā)出嗚嗚的聲響,像是誰在低聲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謠。</p> <p class="ql-block">夜幕深沉?xí)r,擺手堂前的廣場上早已人頭攢動。隨著鏗鏘的鑼鼓聲響起,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拉開帷幕。土家族姑娘們跳起歡快的擺手舞,彩裙翻飛間,似彩蝶翩躚;小伙子們表演的八寶銅鈴舞剛勁有力,銅鈴叮當,舞步矯健。臺上裝扮精致的姑娘們,衣上彩繡映著燈色流光溢彩,銀鐲項鏈隨著舞姿輕輕搖曳,如同滿天碎雪無聲紛墜。歡天喜地的土家族苗族青年男女,個個能歌善舞,所演出每個節(jié)目,可與央視的春晚演出媲美。喊歌人立于臺前,仿佛深山里走出的一棵老松,聲音渾厚而起,一聲聲《六口茶》裹著樸拙的山風(fēng)拂面而來。臺下游客被歌聲牽引著,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游客們丟下煩惱,甩掉白日的疲倦,身不由己踏進擺手舞的節(jié)奏中去,甩動紅綠綢帶,跟著土家妹子跳起舞來,笨拙的動作里,竟也搖曳出幾分山野的奔放,身形隨鼓點變幻成白虎、雄鷹、流水。這些源自遠古狩獵的舞姿,在月光下煥發(fā)新生:老者腳踏"毛古斯"舞步,草裙簌簌抖落千年風(fēng)霜;少女旋轉(zhuǎn)時銀飾叮當,恍若星辰墜入凡間。仿佛遠古族群血脈里舞動的韻律重新復(fù)蘇,這短暫的熱鬧便成為俗世與山林靈犀相通的橋梁——原來旅游人觸摸女兒城根脈的渴望,藉此便能尋得片刻棲身之所。</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相親草坪了。那是集中進行相親活動、舉辦女兒會的一個所在。女兒會是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民俗相親活動,每年都要舉辦,女兒城的得名,也正是緣于此。據(jù)介紹,土家族的女兒會,一般是在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七日至十二日,參加者以未婚女子為主,也有已婚者,她們以歌為媒,采取對歌的形式,尋求自己的戀愛對象,或與夢中情人約會。她們所追求的幸福與自由、自主,常常能在盛會上得以實現(xiàn)。正因如此,土家族的女兒會,也有著“東方情人節(jié)”的美譽。走進相親草坪,趕場相親女兒會已然開鑼。布幡上“世間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兒第一城”的墨字被燈光映照得意氣風(fēng)發(fā)。最令人駐足的是喜娘說媒亭,八角攢尖頂下,川劇變臉藝人正用濃墨重彩勾勒著土家婚俗的鮮活。紅綢纏繞的亭柱間,銀飾叮當?shù)纳倥踔C球嬉戲,游人接住的不只是幸運,更是一段可以觸摸的歷史——那些繡在帕子上的"女兒會"暗語,至今仍在土家山歌里流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最動人的當屬哭嫁表演,土家族姑娘表演《哭嫁》這個節(jié)目,新娘身著紅嫁衣,坐在雕花床上,新娘的父母在自家姑娘出嫁前,把所有與之有血緣關(guān)系的長輩請上門來,聽姑娘《哭嫁》。實際就是哭唱表演,詞是姑娘即興創(chuàng)作的,大意是舍不得父母,舍不得弟妹和哥嫂,舍不得家里飼養(yǎng)的雞鴨豬羊狗貓兔,舍不得門前樹木和圍繞村莊流淌的河水,舍不得姑父姑媽,舅舅舅媽,姨夫姨媽,悲悲切切的哭唱好一陣子,鼻涕落下尺把長,感動了在座的每一個長輩,個個眼淚汪汪,稀里嘩啦。舅媽用熱乎乎的毛巾把子為姑娘擦臉,愛憐地把她揉進懷里安慰道:“乖孩子不要再哭了,你出嫁,作為長輩知道怎么做,你放心吧?!惫媚镆木褪蔷藡尩倪@句話,表明她的《哭嫁》是非常成功的。長輩們紛紛表示給予姑娘贊助,幫助她的父母把她出嫁嫁妝置辦的奢華一點,風(fēng)風(fēng)光光嫁到郎家去,好讓公婆看的起自己,樹立她在未來家庭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地,我已走到了最楚非遺文化街。這條街上有一座標志性建筑——儺塔。儺塔總高10米,底座3.6米見方,分為三臺,上面飾刻的名色大小儺面,排列整齊的面具上,朱砂點染的眼目,似乎穿透層層時光,嚴肅與詭譎之中藏匿著什么。我細細端詳一張猙獰面具,心中暗忖:這木面后的眼睛,怕是望過百年悲歡,卻從不摻言一字;巫師撒符誦咒、跳儺驅(qū)病的虔敬聲息,已然化作風(fēng)中沉淀的古調(diào)余韻,只余木面默默承納人間希冀與憂懼,深鎖于自己木紋的脈管深處,彰顯著巫儺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精髄。儺塔的第二臺上,刻有靈符四道,分別是家宅平安符、紅鸞姻緣符、五時靈符、招財靈符。這靈符,是注入天、地、人、神信息的載體,是天神的文字,傳達天神的旨意,可招神劾鬼、降妖鎮(zhèn)魔、治病除災(zāi),可借此號令鬼神、令天下萬般疾苦得以解除、千重愿望得以達成。聽著這樣的說辭,我的心里是平靜的,并未升騰起腹誹的想法——是啊,在科技尚不發(fā)達的過去歲月里,有諸多事情非人力可為,善良的人們想要擺脫困境、實現(xiàn)變化,別有寄托與希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應(yīng)當給予理解。即使到了現(xiàn)在,每逢節(jié)日,當?shù)氐娜藗內(nèi)詴魃夏究堂婢撸褂渺`符,驅(qū)瘟逐疫,祈求吉祥豐收與萬民安康。這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了。順便科普一下:儺又稱跳儺、儺舞、儺戲,是一種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禮;恩施是我國目前保存儺文化最豐富、最完整的地區(qū),是我國中南儺文化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穿過掛滿玉米串的籬笆門,巴人堂前的摔碗酒陣列蔚為壯觀。青石板上散落著萬千陶片,在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一座堪稱經(jīng)典的雕塑,是一只口徑足有三米的巨碗,碗的周遭鐫刻著搶眼的大字:摔疾病,迎健康;摔小人,迎貴人;摔霉運,迎好運;摔爭執(zhí),迎和諧;摔煩惱,迎快樂。這雕塑所展現(xiàn)的,是土家族的摔碗酒。其實,在見到這只巨碗之前,早已在街道上見慣了摔碗酒的招牌,并且在腦海里深深印下了這酒的名字。喝摔碗酒是土家族的一種重要風(fēng)俗,節(jié)日里要喝,平日里也要喝,三五好友見面,便會相約去喝“biang當酒”?!癰iang當酒”是當?shù)厝藢λね刖频姆Q謂。酒要一口喝干,然后將碗舉起,往地上使勁摔,而且要摔得響亮、發(fā)出“biang當”之聲,要摔得粉碎、意寓“歲歲平安”,否則,便見不出喝酒人的豪氣、熱情與真誠來。</p> <p class="ql-block">摔碗酒流行于恩施,也起源于恩施。摔碗酒包含三種文化起源:忠義典范?:戰(zhàn)國時期巴蔓子將軍割頭保城后,士兵摔碗明志悼念。按當?shù)氐闹v法,與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關(guān)。當年巴蔓子將軍因國內(nèi)有難,去楚國搬救兵,楚國要求巴國給三座城。楚兵解救巴國后,請巴國割讓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國家的城,就說:“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彼旄钕伦约旱念^顱替代了三座城。他在割頭之前,喝酒后捽碎碗,再拔劍自刎。這種大義之人,天下少見,想想也夠悲壯的。后人為紀念他,就興起了喝摔碗酒的習(xí)俗;化解恩怨?:土家族兄弟共飲摔碗酒消除隔閡,成為友情象征;壯行儀式?:古代士兵出征前集體摔碗表達決絕之心。??今天看來,土家子弟喝摔碗酒,就是在一代一代地向英雄先人學(xué)習(xí)——學(xué)無畏作派,學(xué)舍身取義,學(xué)決絕篤誠。這源自遠古巴人的豪飲習(xí)俗,在今夜化作連接古今的時空密碼——碎瓷聲里,既有對平安的祈愿,更藏著土家人"碎碎平安"的生命哲學(xué)。</p> <p class="ql-block">巴人堂門頭溢出的酒香也是帶鋸齒的,粗豪氣息撲面而來。長街盡頭,燈火陡然喧騰起來——那邊有三五個漢子圍著酒桌,排開酒碗,粗瓷的,碗邊還帶著窯灰。酒是自家釀的苞谷燒,傾出來黃澄澄的,在碗里晃蕩。漢子們面頰酡紅,脖梗如古銅,他們也不言語,只互遞個眼色,端起海碗,仰脖便灌。喉結(jié)上下滾動,酒漿順著胡須往下淌,在衣襟上畫出歪斜的痕跡。忽聽一聲脆響,土家漢子舉起土碗豪飲后奮力摔下,當“嘭”然脆響里瓷片鉆進石縫里便倏忽不見。酒碗墜地粉身碎骨,碎陶片映著燈光,倒像開了一地金花。碗底與地面相撞的脆響,驚飛了檐角棲息的夜梟。那決絕的碎裂聲仿佛某種古老儀式的回響,霎時令人心驚。漢子們拍手相賀,作歌而笑:“摔著疾病去,迎得平安來!”那粗豪的聲音震得燈光也微微發(fā)顫。圍觀的后生們轟然叫好,又有十來人加入進來。酒壇子排開了,倒酒的人手不夠,便由著各人自取。碗不夠用,后來者索性捧起壇子痛飲,喝罷將空壇往地上一摜,陶片迸濺,倒比那瓷碗的脆響更添幾分氣勢。鄰桌女子亦含笑而坐,卻低頭不語,只偶爾抬起的眼神掠過眼前豪放景象,倒似月光般溫和恬靜。這一動一靜之間,剛?cè)嵯酀?,恰似女兒城自身的脈息。</p> <p class="ql-block">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循著香味拐進一條美食巷。小吃街的煙火氣里,藏著最鮮活的土家密碼。女兒國的夜便真正活了過來,人們摩肩接踵,街邊的小吃攤前圍滿食客,人們一手拿著油香,一手端著合渣,沉浸在煙火氣中,感受著最樸實的幸福。烤架上的清江烤魚滋滋冒油,撒滿辣椒、孜然和翠綠香菜,香氣直鉆鼻腔;蒸籠里的苞谷粑粑金黃飽滿,咬上一口,清甜的玉米香在舌尖散開;土家刨湯宴升騰起濃烈的白霧,裹夾著肉香,湯鍋周圍蒸騰的熱氣里晃動著影影綽綽的人臉。蒸汽模糊了面目,也模糊了時光,只余下原始的煙火氣息穿透層層歲月?lián)涿娑鴣?;最具特色的土家油茶湯熱氣騰騰,土家阿妹手持木瓢,在滾燙的石鍋里畫著圓,茶湯與炒米碰撞出"嗶剝"輕響。這碗凝聚著日月精華的飲品,茶梗是清明前采的云霧茶,花生是后山曬的秋果,姜片是溪邊挖的老根,每一口都是濃縮的山河,喝上一碗,暖意瞬間蔓延全身。糍粑攤前,木槌起落間糯米漸成軟玉;臘肉鋪里,柏枝熏制的黑肉泛著琥珀光;酸湯魚鍋旁,木姜子的清香與野椒的辛烈在蒸汽中纏綿。最妙是坐在吊腳樓廊下,看月光為油茶湯鍍上銀邊,聽遠處擺手堂傳來咚咚的鼓聲——那節(jié)奏里,有土家人對自然的敬畏,更有對生命的禮贊。</p> <p class="ql-block">暮色漸深,光影漸稀,街道上的燈籠似乎也倦了,光芒顯出了褪色的倦意。人群漸漸散去,劇場外的溪畔,最后一批游客正乘著豬槽船歸去。船槳劃破的月光里,依稀可見當年土家先民駕著獨木舟溯清江而上的身影。情語私言恍若猶縈繞耳際,喧鬧的潮水悄然退卻,而人影終究已如溪水匯入夜色隱沒無蹤。這座建在時光褶皺里的城池,用一碗油茶溫暖游子的胃,用一場擺手舞震撼異鄉(xiāng)人的心,更用滿城燈火證明:真正的文化秘境,從不在深山老林里隱居,而在人間煙火中生生不息。人世的熱鬧終將融入山風(fēng),可燈火闌珊處一時歡喜竟是真——原來人間繁華不過是一回深深沉浸其中的醉意,醒后雖散,卻曾以全部熱忱澆灌過那有血有肉的剎那,如同燈籠的光終究褪色;而女兒城真正的靈魂,卻是在喧嘩散盡的薄暗中方才悄然顯現(xiàn)——這被我們驚呼為盛景的熱鬧,于他們只是爐膛里年年燃燒的柴火,是屋前年年開謝的野花;時光的河終究要沖走所有浮沫,唯有人心底對家園不絕如縷的溫煦回望,真正沉淀為支撐生命漂泊的磐石。燈影盡處,喧囂退回寂靜的幽巷里,反有更深的琴弦于心上撥響——拿起一顆心為鏡,照見女兒城這人間沉醉一角——它不止提供一場聲色盛宴,更在燈火暗淡之時悄然贈你一把開啟山魂的鑰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