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人們都知道直播帶貨,網(wǎng)紅帶貨。這里,我給你說說,我們以前是怎樣出差帶貨的。</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jì)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是國家經(jīng)濟(jì)困難,物資貧乏時期。在鄭州買東西,好多都要憑票!買電視、自行車要票,買花生、水果糖也要票…… 就是有些不要票的,你可能見不到、也買不到?那時候,你要是有一個賣肉的朋友,嘖嘖,比現(xiàn)在認(rèn)識一個廳官都管用!</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單位要是有人去外地出差,好多同事聽說后,都會讓他幫忙買點(diǎn)東西,捎帶回來。我記得出差帶貨,去上海出差,多是捎帶皮鞋;去廣州出差,多是捎帶衣服;去內(nèi)蒙出差,多是捎帶毛線;去北京出差,多是捎帶“六必居”和木制的搓衣板……</p> <p class="ql-block"> △ 七十年代,我出差乘坐過的綠皮火車。 圖/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 前日,自己無意中找出來一個舊筆記本。翻看上面,模模糊糊的字跡還記載著,1977年9月,我到單位第一次出差去重慶,給同事們買東西、帶東西的“舊賬”。</p><p class="ql-block"> 上面記寫的有:</p><p class="ql-block"> 鮑*珠:竹籃、桔子、榨菜</p><p class="ql-block"> 李*云:竹制小桌</p><p class="ql-block"> 陳*芬:榨菜(6斤)、桔子</p><p class="ql-block"> 楊*國:桔子</p><p class="ql-block"> 傅*華:竹編小孩圈椅</p><p class="ql-block"> 劉*亭:黑皮鞋(39碼)</p><p class="ql-block"> 陳*顏;榨菜、竹籃、桔子</p><p class="ql-block"> 孫*鑒:竹椅(帶靠背)</p><p class="ql-block"> 王*玄:豆瓣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77年,重慶還隸屬于四川省。看得出來,來這里給大家?guī)зI的,大多是本地的竹器、四川的桔子、郫縣的豆瓣,涪陵的榨菜。</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今天看來,這些上千公里背回來的,都是些平常不能再平常的東西了。但是在那個年代,它可是鄭州的緊俏貨、稀罕物!哪像現(xiàn)在,物產(chǎn)豐富,物流便利。天南地北能有的東西,鄭州也都是應(yīng)有盡有。</p> <p class="ql-block"> △ 1977年9月,我在重慶北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經(jīng)歷了從計(jì)劃經(jīng)濟(jì)到改革開放,我們從過去的出差帶貨,到今天的直播帶貨;從過去想辦法“買的到”,到今天想辦法“賣的出”。你說,這是不是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變遷和發(fā)展啊! </span> </p><p class="ql-block"> 時光走過了五十年,今天再來重慶。我不買桔子,不買榨菜,不買豆瓣醬。沒有人捎帶東西,我再也不用大包小包,手提肩扛,“做大自然的搬運(yùn)工”了! </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1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 方宏,網(wǎng)名:蝸牛也是牛,50后,鄭州人,籍貫江蘇??高^槍,穿過白大褂。喜歡寫作和攝影,作品上過報(bào)刊,獲過獎譽(yù)。做過宣傳、人事、黨務(wù)和行政。現(xiàn)已從河南省直一家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退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