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精品人妻黄色片欧美|亚洲精品线路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久热|日本黄色网址视频|亚洲欧美国产激情|成人在线综合欧美国产一区在线|黄色三级片网址国产一级黄|一级黄片不卡在线观看|伊人亚综玖玖亚洲色图怡红院|日本精品资源日本有码一级片

太行環(huán)游之閻府大院

貝博納

<p class="ql-block">文圖:貝博納</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2668765</p> <p class="ql-block">  離開五臺縣永安村,西南行約十公里,便到達定襄縣河邊鎮(zhèn)河邊村。河邊村是山西土皇帝閻錫山的老家,因地處滹沱河邊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閻家大院東花園大門</p> <p class="ql-block">  翻閱山西的近代史,閻錫山的名字肯定無法回避。民國時期,山西有一句流傳很廣的順口溜,叫做:會說五臺話,就把洋刀挎。意思是說閻錫山非常重用自己的五臺同鄉(xiāng),所以晉綏軍中的軍官,五臺人特別多。</p><p class="ql-block"> 當然這句順口溜有褒有貶??墒牵以鴮@句話產(chǎn)生過疑問:閻錫山的河邊村不是定襄管轄嗎,怎么與五臺扯上了關系呢?其實河邊村原屬五臺縣,在1940年劃歸到定襄縣。因為當時五臺縣部分區(qū)域已是解放區(qū),而河邊村和定襄縣還屬敵占區(qū),為了方便管理,就把河邊村劃給了定襄縣,一直延續(xù)至今。</p> <p class="ql-block">  河邊村是個大村,分為河邊一村、河邊二村、河邊三村和河邊四村。四個村莊已連成一片,外人幾乎分辯不出哪兒是哪個村。鎮(zhèn)政府就設在河邊一村。閻家大院則位于河邊一村的最東頭。</p><p class="ql-block"> 閻家大院,又稱閻府、閻錫山故居、閻錫山舊居,現(xiàn)為河邊民俗博物館,總占地面積三萬三千余平方米,是閻錫山執(zhí)政山西期間修建的一座私邸,也是目前全國保存較為完整的舊中國最大的官僚私邸之一。相傳閻家大院是閻錫山專門請了風水先生設計的。整座院落坐東面西,東靠文山,面朝沱水,可謂前有照,后有靠,儼然一處風水寶地。</p> <p class="ql-block">?東花園一院</p> <p class="ql-block">  瀏覽閻家大院介紹得知,閻家大院始建于民國二年(1913年)前后,歷時十四年才完工,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樓、上將軍府、二老太爺府、穿心院、新南院、東花園、西花園以及子明茲幼院,大小共計三十多個院落,近千間房屋。現(xiàn)存有二十七個院落,七百余間房屋。建筑風格上,融合了晚清宮殿式和西洋式風格。庭院布局上,分為上、下兩院,前后是東、西花園。所謂花園,并非真正意義上花草遍地、樹木郁蔥的地方,而是一套連著一套的深宅大院。整個建筑氣勢恢宏,格局詭異,如同一座迷宮。</p> <p class="ql-block">?東花園二院</p> <p class="ql-block">  閻家大院的大門是一座古牌樓式建筑,門楣高懸“文沱草廬”匾額。我們享受老年人免票政策,刷身份證即可進入。從大門進去是東花園一院。東花園是一進三院,院子的建筑全部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式的裝飾手法,比較講究。各個建筑物上,都裝飾著各種木石雕刻,欄桿柱底石上雕刻著獅子、猴子等動物,欄桿上則彩繪著諸如桃園三結(jié)義、呂洞賓出世等各種傳說故事。</p> <p class="ql-block">?東花園三院</p> <p class="ql-block">  走進東花園一院,迎面照壁上是李一氓題寫的“閻錫山故居”五個字,十分醒目。李一氓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大書法家,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聯(lián)部副部長、中紀委副書記等職。照壁背面,是孫中山書贈閻錫山的“博愛”二字手跡。</p><p class="ql-block"> 東花園一院是閻府中最大的一個院子,院子的正廳取名歸仁堂。院子是北方的四合院格局,所有建筑飛檐走獸,雕梁畫棟,古色古香。院內(nèi)四周是廳堂,中間是花壇,周圍則是用條石、鵝卵石和青磚鋪成的帶有裝飾圖案的車馬環(huán)行便道。這個院子是閻錫山副官和衛(wèi)兵等人居住辦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閻錫山提示的反貪碑:貪官污吏、劣紳土棍,為人群之大害,依法律的手續(xù),非除了他不可。</p> <p class="ql-block">  從樓下的過道穿過去,里邊就是東花園二院,取名居仁堂。大概是取孟子的左右逢源、上下通達之意。二院里最壯觀的建筑是東大廳,門楣高懸“篤禮崇義”大匾,其木、磚、石三雕均為上乘之作,顯得極其華貴和莊重。堂前書有楹聯(lián):讀書修福和年綿祖德,安分養(yǎng)神忠厚振家聲。從對聯(lián)可以想象出閻錫山那種衣錦還鄉(xiāng)、光宗耀祖的風光。這里原為閻氏家族議事待客之處。1934年12月17日,閻錫山的父親閻書堂去世后,將靈堂設在此大廳。出殯之日,何應欽曾代表蔣介石在此祭奠。</p> <p class="ql-block">?閻府中最高的建筑并不是瞭望塔,而是一座水塔。在一百多年前,閻家就已經(jīng)喝上自來水了。</p> <p class="ql-block">  再后面是東花園三院,三院比前面兩院要小很多,但建筑更為精雕細刻,富麗堂皇。三院的正廳是閻錫山會客辦公的場所,取名為當仁堂,是取“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吾當仁不讓”之意。主人的躊躇滿志之態(tài),溢于言表。1937年9月18日,第二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兼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到閻府,在當仁堂會見時任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的閻錫山,代表國共雙方共商山西抗日大計。</p><p class="ql-block"> 當仁堂背后有個偏僻、靜幽小院,常人一般不能進入,因緊靠當仁堂,當年閻錫山經(jīng)常居住在此。在這個小院里,進,可通三院;退,可抵車道;上,可達二樓;下,可入密道直通村外。其詭秘的建筑設計很符合時局的非常變化和主人的狡猾多疑心理。</p> <p class="ql-block">?行得通甬道</p> <p class="ql-block">  讓人想不到的是,閻錫山在他的臥室里挖了十公里長的地道(或稱密道)。據(jù)說地道有三個出口,一個出口通到火車站,一個出口通到文山腳下,還有一個出口通到他的別墅。</p><p class="ql-block"> 閻府的地道,設計巧妙,入口隱藏。地道內(nèi)部的設施完善,有通風口、照明設備、儲水設施,甚至還有臨時休息的床鋪和廚房。這些地道是閻府快速轉(zhuǎn)移的通道,也是危急時刻的避難所。</p> <p class="ql-block">?得一樓</p> <p class="ql-block">  游完下院游上院。東花園二院南廳二樓有僅容一人行走的甬道,直通上院,名曰“行得通”。沿行得通迂回而行,就到了得一樓。此樓是閻錫山在1915年獲得袁世凱賜封一等侯爵后,修建的一座三層大樓,是閻府最漂亮的建筑。“得一”二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順著石階通道來到樓頂上,舉目遠眺,遠山近水,一覽無余,果然氣勢不凡。</p><p class="ql-block"> 1929年10月14日,時遭閻錫山軟禁、曾與其共同策劃中原大戰(zhàn)的馮玉祥到閻府,在得一樓拜會閻錫山父親閻書堂。1934年11月9日,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到閻府,曾登此樓賞景。閻錫山在院內(nèi)都督府東廳設午宴款待。</p> <p class="ql-block">  得一樓的對面就是都督府。都督府屬于閻府內(nèi)的早期建筑,為一進兩院式,左右對稱、規(guī)整嚴謹。東廳五間供奉有祖宗牌位,其余房間均用于住人。在建筑風格上采用了西方的建筑造型。</p><p class="ql-block"> 值得注意的是,閻府內(nèi)的建筑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以東為上,每個院子的東房都高于其他方位的房屋。這主要是因為河邊鎮(zhèn)的東邊有座文山,它既是鎮(zhèn)上的風水與象征,又是鄉(xiāng)民們祈求美好愿望的依靠,即所謂的“背靠文山,面向沱河”,寄托了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已。</p> <p class="ql-block">?都督府</p> <p class="ql-block">  都督府的前院住著閻錫山的父親閻書堂和繼母陳秀卿。閻錫山的生母曲月清,僅有閻錫山一個兒子,閻錫山六歲時,生母就病逝了。閻書堂續(xù)娶陳秀卿,陳氏一直沒有生育。不過后來閻錫山對他的繼母也是非常孝順。</p><p class="ql-block"> 后院住著閻錫山的原配夫人徐竹青。徐竹青大閻錫山六歲,二十一歲時嫁給了閻錫山,細心照顧公婆,一生未孕。兩人一起生活了三十二年,夫妻名分維持了一生。</p> <p class="ql-block">?閻書堂與陳秀卿居室</p> <p class="ql-block">?徐竹青居室</p> <p class="ql-block">  新南院位于上院的西南角,那里住著閻錫山的小老婆徐蘭森。因為原配夫人徐竹青不能生育,閻錫山又是獨子,所以父親閻書堂為傳宗接代,就給兒子娶了十四歲的大同姑娘徐蘭森為妾。徐蘭森本姓許,拜原配徐竹青父母為干父母,改姓徐,以示順從與團結(jié)。徐蘭森和閻錫山生活了三十四年,生育五子,僅四子和五子長大后成人。</p><p class="ql-block"> 再往南走,就是長工院、車馬院、管家院等院子,也就是當年閻府中勞動人民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車馬院</p> <p class="ql-block">?管家院</p> <p class="ql-block">?長工院</p> <p class="ql-block">  在閻家大院看到很多家訓石刻,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家訓石刻有十多條,文字都雕刻在光滑的青石板上,然后鑲嵌在墻壁上。文 革期間,家訓石刻被人用白灰抹蓋,上書毛主席語錄,得以躲過了“橫掃”之厄運。</p><p class="ql-block"> 這些家訓均為閻錫山言論。作為民國時期的風云人物,閻錫山不僅在政治、軍事上有過人之處,而且在生活、治家、教育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家訓內(nèi)容直白,道理深刻,涉及到完善自我、為人處事、管人用人等方面,至今仍有教育意義。</p> <p class="ql-block">?上將軍府</p> <p class="ql-block">  閻錫山是民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復雜的人物。從1911年武昌起義后被舉為山西都督,到1949年逃離山西,閻錫山統(tǒng)治山西三十八年。他擁過袁、倒過蔣、抗過日、反過共,在山西近代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p><p class="ql-block"> 閻錫山是1883年10月8日生人,字百川,號龍池。他并非出生于官宦之家,也不屬于名門望族,而是一個一般的地主家庭。自幼喪母,由外祖母撫養(yǎng)成人。九歲入私塾,十六歲隨父到五臺縣自家開設的吉慶昌錢鋪當伙計,經(jīng)手貸款及金融業(yè)務。1900年錢鋪倒閉,隨父躲債流落到太原,不過見了世面,長了見識。1902年考入山西武備學堂。1904年被清政府選送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習。據(jù)說和后來當了日本首相,侵華戰(zhàn)爭的主要策劃人東條英機是同學。有幸的是,在日本他認識了孫中山,并加入了推翻清朝帝制的同盟會。淘到了人生最有份量的一桶金。1909年回國后,參與組織山西的反清起義,殺了山西巡撫陸鐘琦,一步登天,當上了山西省長、都督,從此一直統(tǒng)治山西三十八年,成了山西的土皇帝。</p> <p class="ql-block">?家訓石刻</p> <p class="ql-block">  在統(tǒng)治山西的民國時期,他開始擁袁,然后倒袁;時而擁蔣,時而倒蔣。在同時代的地方軍閥中,他雖然骨子里保守,修窄鐵軌,搞獨立王國,但視野開闊,致力于山西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建立了鋼廠、鐵路、學校、醫(yī)院等。比如太鋼,現(xiàn)在世界上最大的不銹鋼生產(chǎn)基地,其前身正是閻錫山于1932年籌建成立的西北煉鋼廠。老閻的保境安民政策,曾使河南、山東、河北等鄰省的災民大量涌入山西,尋求安居樂業(yè)之所。</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公開與八路軍聯(lián)合抗日,又在暗中與日寇勾結(jié)。他既要防著南京的蔣介石,又要應對崛起的共產(chǎn)黨,還得時刻提防家門口的日本人。他曾自嘲說,站在三個雞蛋上跳舞,一個都不能得罪。這也許是他老奸巨猾的生存哲學,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他在山西的長期統(tǒng)治。</p> <p class="ql-block">  解放戰(zhàn)爭中,他堅持與人民為敵,推行“兵農(nóng)合一”和“三自傳訓”暴政,殘酷屠殺百姓。1949年12月8日,他從成都逃往臺灣后,逐漸退出政治舞臺。1960年5月23日,病逝于臺北寓所,享年七十七歲。</p><p class="ql-block"> 閻錫山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最混亂的時期。而閻錫山在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北洋軍閥、國民政府等幾個時期,總是扮演著一個引人注目的角色,功過后人自有評說。</p> <p class="ql-block">?民國時期的閻錫山</p> <p class="ql-block">  用了一個多小時,游完了閻家大院,感受頗深,真的不虛此行。看過山西很多的晉商大院,都是高墻磚瓦,氣魄宏大,但和閻錫山府邸比起來,那都是小格局了。而閻府所在的河邊鎮(zhèn),已經(jīng)辟為歷史文化名鎮(zhèn)。有了這張招牌,相信在文旅產(chǎn)業(yè)上發(fā)財那是遲早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離開河邊村,思緒還停留在閻府。據(jù)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閻錫山的第五個兒子閻志惠,從美國回到了家鄉(xiāng)河邊村,但故居早已成了旅游景區(qū),而他沒有驚動任何人,自己買了門票,看了看自己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悄然離去。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