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黑塞哥維那·格拉查尼察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Hercegova?ka Gra?anica)</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span>波黑的邊境小城特雷比涅,有一座很特別的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Hercegova?ka Gra?anica教堂。教堂建于2000年,歷史并不悠久,但是她有三個特別之處。</span></p> <p class="ql-block">先說第一個特別之處,<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座教堂的建筑風格是對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致敬和模仿。</span></p><p class="ql-block">在教堂長長的名字“Hercegova?ka Gra?anica”中,“Hercegova?ka”指的是黑塞哥維那地區(qū),也就是“波黑”國家簡稱中的那個“黑”,“Gra?anica”則源于科索沃的格拉查尼察修道院(Gra?anica Monastery)。</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索沃的格拉查尼察修道院Gracanica Monastery (網(wǎng)圖)</span></p><p class="ql-block">這座修道院建于1321年,是塞爾維亞中世紀建筑藝術(shù)的杰出代表,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從建筑風格上,可以看到,黑塞哥維那·格拉查尼察教堂(Hercegovacka Gracanica)很大程度地模仿了格拉查尼察修道院,具有典型的塞爾維亞的中世紀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位置是她第二個特別之處。</p> <p class="ql-block">教堂位于特雷比涅市Crkvina山的山頂,我們是從市中心沿著蜿蜒曲折的公路開車上來的,恰巧遇到一個臺灣的旅行團。</p> <p class="ql-block">站在教堂前的大平臺上,特雷比涅全景在我們面前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坐落于波黑最南端的東黑塞哥維那地區(qū),特雷比什尼察河畔,在萊奧塔爾山腳下。這里距離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僅約30公里,且鄰近黑山,處于三國交界地帶,地理位置特立獨行。</p> <p class="ql-block">Hercegova?ka Gra?anica教堂是俯瞰整個特雷比涅城市景觀的最佳地點。</p> <p class="ql-block">此刻正值黃昏,眼前成片的紅色屋頂,落日余暉中風景獨好,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面的主體,是紅色的磚石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教堂入口處的地板門檻上,有這幅馬賽克鑲嵌的龍圖。據(jù)說踩踏過它,意味著放棄了自己的罪過。</p> <p class="ql-block">走進教堂,看內(nèi)部的裝飾華麗,色彩鮮艷。</p> <p class="ql-block">墻壁和天花板上繪有精美的壁畫,題材多取自圣經(jīng)故事和宗教傳說。</p> <p class="ql-block">教堂是用16根柱子支撐,以方形為主。</p> <p class="ql-block">有5個圓頂穹隆</p> <p class="ql-block">這是根圓型柱子。</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壁畫色彩鮮艷,主要以藍色和金色為主色調(diào)。</p> <p class="ql-block">盡管色彩豐富,但整體看起來非常協(xié)調(diào),沒有違和感。</p> <p class="ql-block">作為東正教教堂,這是當?shù)貣|正教信徒的重要宗教場所和精神寄托之處,每年都有眾多信徒前來參加宗教儀式和祈禱活動。</p> <p class="ql-block">這就要提到這座教堂的第三個特別之處,她有著獨特的建造歷史。</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建造與塞爾維亞詩人、外交官約萬·杜西奇(Jovan Du?i?) 的遺愿和捐贈密切相關。</p> <p class="ql-block">杜西奇長期居住在國外,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p> <p class="ql-block">他于1943年在美國去世,留下了遺愿和很大的一筆遺產(chǎn),想在故鄉(xiāng)特雷比涅建造一座教堂,并希望葉落歸根,安葬在自己的祖國。</p> <p class="ql-block">剛?cè)ナ罆r,杜西奇的遺囑未被人重視。直到多年以后,一位名叫Branko Tupanac的波黑移民,在研究檔案時,發(fā)現(xiàn)了詩人留下的文件。他決定履行同胞的遺囑。</p><p class="ql-block">教堂建于2000年,由建筑師Predrag Ristic設計,他此前曾參與建造過60多個教堂。</p> <p class="ql-block">最終,杜西奇的骨灰從美國運回,重新安葬于教堂的墻壁內(nèi)。</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這座教堂建造背后令人唏噓的故事:她是一位游子的思鄉(xiāng)情懷和對祖國文化的歷史傳承。</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走出教堂,不由得想再仔細地了解這位塞爾維亞的詩人約萬·杜西奇(Jovan Du?i?,1871-1943),他既是詩人、外交官和散文家,也是塞爾維亞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位生前游走于伊斯坦布爾、巴黎、馬德里的外交官詩人,最后終于被故鄉(xiāng)的黃土溫柔地接住。</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鐘聲蕩開暮色,就像敲響出了杜西奇的詩行:"我不是為這個世紀而活,我是為永恒歌唱"!</p> <p class="ql-block">教堂周圍的平臺地面平整漂亮</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可盡情地欣賞城市的美景,據(jù)說也常常會有以詩會友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俯瞰美麗的特雷比什尼察河,河上有古老的阿爾斯蘭納吉奇橋,河畔風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特留比涅城市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露天咖啡館,休閑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這是博物館,可以了解教堂的歷史,也展示各種書籍、圣像和其他教堂宗教物品。</p> <p class="ql-block">教堂周圍有維護良好的美麗花園,庭院內(nèi)種植迷迭香和薰衣草。</p> <p class="ql-block">各種綠植生機勃勃</p> <p class="ql-block">臺灣的旅行團一陣風似地走了,現(xiàn)在的周圍呈現(xiàn)著一片寧靜。</p> <p class="ql-block">我們踏著落日的余暉,一遍遍地在教堂周圍徘徊,想再仔細看看。</p> <p class="ql-block">對這座城市來說,教堂的位置的確是無敵。</p> <p class="ql-block">突然,我看到了天空中有一個紅色的熱氣球。</p> <p class="ql-block">視線追逐著氣球</p> <p class="ql-block">心也隨之起落、飄蕩!</p> <p class="ql-block">又發(fā)現(xiàn)一個白色的氣球,越飄越高!</p> <p class="ql-block">紅色氣球開始降落了。</p> <p class="ql-block">晃晃悠悠,看來要尋找降落點了。</p> <p class="ql-block">終于,氣球安全落地了。夕陽下的小城太美了!傳說中的這座教堂是黃昏落日看全城的絕佳之地,此時此刻,完美驗證!</p> <p class="ql-block">約萬·杜西奇的墓碑,原來在這里,上面豎著十字架。</p><p class="ql-block">詩人曾在詩中期許:"我的墳墓要朝向東方,讓第一縷曙光吻我的碑文"。夕陽西沉,仿佛整個黑塞哥維那都在為他執(zhí)守靈燈。</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燈亮了。</p><p class="ql-block">波黑特雷比涅的格拉察尼查教堂 (Hercegova?ka Gra?anica),和世界文化遺產(chǎn)格拉察尼查修道院同名,雖然建于現(xiàn)代,卻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她復刻了中世紀塞爾維亞的建筑瑰寶,寄托了詩人杜西奇的鄉(xiāng)愁與遺愿,成為了特雷比涅的象征和守護者。參訪這座山頂教堂,感受了虔誠和壯麗,特色鮮明,讓人一眼萬年!</p><p class="ql-block">文中參考公開資料處,致敬原作者!</p><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閱讀和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