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7-19日,按照單位安排,我們在西安文理學院接受為期三天的系統(tǒng)培訓。培訓地點在文理學院關(guān)中書院校區(qū)。這讓我有機會走進關(guān)中書院,體悟關(guān)學思想千年深邃,感受書院氣質(zhì)四百多年積淀。巧合的是,培訓結(jié)束的第二天,西安市委在這里舉辦了《關(guān)學與書院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這與我而言,又是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關(guān)學思想千年因襲,關(guān)中書院四百年傳承,成就斐然,人才沛然,氣象蔚然。我作為永林書院一員,進行了四天的學習、體悟和深思,最大的感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道統(tǒng)”-民本思想。</p> <p class="ql-block">從授課老師的介紹和會議專家學者的發(fā)言中我認識到,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早就發(fā)現(xiàn)了人民的力量,并學會了利用民意,敬畏民意,注意進行高臺教化,“啟智樹人”“民胞物與”,提高百姓整體素質(zhì),不斷增進人民福祉。這與共產(chǎn)黨人講的“人民至上”,構(gòu)成了中華五千年“道統(tǒng)”,成為中華文化走向未來,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支柱。</p> <p class="ql-block">古代民本思想經(jīng)歷了從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從重民輕天到民貴君輕這樣發(fā)展歷程。</p> <p class="ql-block">殷商時期,迷信的氛圍特別強烈,事無巨細,每事必卜,甲骨文即是為記錄占卜而產(chǎn)生。人們祭天地、鬼神,祭星辰、日月,在人們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陽神,以致夏桀暴虐無道,卻以太陽自比,曰“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p> <p class="ql-block">到了西周,周人把天奉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周王亦稱“天子”,是受了“天命”取代商來統(tǒng)治天下的。另一方面,周人又從商的覆滅中認識到“天命縻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裝倒戈,才使西周打敗了商王朝,這是“天惟時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既而提出“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敬德”才可以“保民”。這開啟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民本思想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春秋時期,周王室衰敗,原來神圣不可動搖的天——周天子已失去天下共主的身份,天下大亂,禮樂崩壞?,F(xiàn)實已動搖了人們對于神圣天道的崇拜。另一方面,在人類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上,突出人的地位。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觀點,強調(diào)人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天”的地位已開始動搖。與此同時,從君主到一些大臣對“民”的認識都有了新的提高,認識到“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田氏代齊的重要手段就是收買人心,搞大斗出貨,小斗收進,結(jié)果“得齊民心”,“民眾歸之如流水”??鬃犹岢龅摹肮?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發(fā)展到孟子時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仁政思想,告誡統(tǒng)治者“愛民”、“利民”,輕刑薄賦,聽政于民,與民同樂。這標志著民本思想至此真正形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隨著激烈的階級斗爭和新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因素產(chǎn)生,古代民本思想得到極大發(fā)揮,就是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為代表的進步思想家對君主專制獨裁進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指責君主制度是“天下之大害”,反對君主把天下當作私產(chǎn),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君的責任就在于“以天下萬民為事”。這種社會政治思想是進步的,可以看作是早期民主思想的啟蒙。</p> <p class="ql-block">時至當代。“人民至上”是當代中國的重大價值理念。從哲學價值論的角度看,人民至上是一個價值命題,包含豐富的價值意蘊和明確的實踐要求。“人民”是主詞,一般是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至上中的“至上”,指的是人民是社會共同體中至高無上的主體、主人,擁有一切國家權(quán)力,沒有任何群體、組織、機構(gòu)與人民處于同等地位,擁有相同權(quán)力。黨的本質(zhì)屬性和根本宗旨決定了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p> <p class="ql-block">從民本思想到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我們似乎看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結(jié)合的基本點,是“第二個結(jié)合”的邏輯契合和價值共振,讓中華文化的現(xiàn)代化道路找到了理論關(guān)照和時代呼應。</p> <p class="ql-block">以上便是關(guān)中書院給我最大的啟示。為此,我們需要仰視關(guān)學和關(guān)中書院,如同仰望蒼穹下的星空。</p> <p class="ql-block">為了紀念這三天的培訓,一天的會議,特賦詩一首,以記。</p><p class="ql-block">雨沐書院</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0日</p><p class="ql-block">秋雨如絲織古城,</p><p class="ql-block">書院門前踏影輕。</p><p class="ql-block">關(guān)中書院書香遠,</p><p class="ql-block">碑林墨韻石中鳴。</p><p class="ql-block">三學街深人跡靜,</p><p class="ql-block">城墻風雨閱枯榮。</p><p class="ql-block">下馬陵前思漢策,</p><p class="ql-block">董子墳邊草木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