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寫完《最后的3班》那刻,我腦中曾閃過封筆學生題材的念頭,既然重歸小學,估計至多是過往生活的延續(xù)與循環(huán),而小學生的世界,對我已鮮有新意。</p><p class="ql-block">我不曾預料,雖然未來不敢展望,但是回首還有來路。</p><p class="ql-block">教師節(jié)當日,我正望著辦公桌上的禮物暗暗發(fā)愁。我現(xiàn)在任教四個班級,開學伊始,連學生都沒認全,根本不知禮物原主所屬,因此也很難依照慣例,買點小小的文具去回禮。</p><p class="ql-block">從清晨起,微信提示(我的釘釘信息是滯后的)就間歇響起,信息量突然暴漲。每年此日,總有幾位念舊的學生給我發(fā)句祝福,道聲問候;讓我溫暖,使我感慨。</p> 這次新增了石曉丹。今年5月,我與她在吳麗萍的小龍蝦店偶遇,就此接續(xù)了聯(lián)系。她倆是我第一屆學生。當年的我們,教師節(jié)的祝福是學生內(nèi)發(fā)的禮儀、情感需求,與家長無涉,與禮物無關。<br>時間可以追溯到1997年8月末,我騎了十多公里的自行車,到達一個名叫鴨嶺崗的地方,那里是報國小學的所在地。<br>鴨嶺崗也稱嶺崗廟,顧名思義,是一座寺廟的舊址。它最大的榮光是在抗戰(zhàn)時期做過新昌縣政府的駐地。<br>鴨嶺崗是獨立于周圍村莊的一片高地。從橫渡橋出發(fā),沿里橋溪直行數(shù)百米,折而向右,登幾十級石階,盡頭便是一片平整的空地,六七十米見方。兩根巨大的水泥柱挺立兩側(cè),撐起兩塊有些裂縫且掉了白漆的籃板,黝黑的籃筐下,是斷了幾根細繩的籃網(wǎng),無力地垂下來,仿佛破損的雨后蛛網(wǎng),很明顯這就是操場。再前行十多步,右轉(zhuǎn),就是學校的正門。<br>學校建筑大體是四合院布局。正房位置應該是原來的佛堂,現(xiàn)在矗立著一個蒸飯鍋爐。東廂房位置是三間二層磚石樓房,向后延伸到小門外的耳房位置,則是兩間相對破舊的平房,這是學校的主建筑——教學樓。與之正對的西廂房位置,有兩層年代感極強的木質(zhì)樓房,我的宿舍就在其中。<br>雖然房子看著一般,可周邊植被極好。教學樓窗外,屹立著幾棵結(jié)紐(我們一般叫金鉤)樹,樹冠如蓋,早高出樓頂數(shù)米。尤其是操場四周,古樹成群,綠蔭匝地;樹隙間翠竹密布,竹子體型不大,可出產(chǎn)的雷筍極鮮美。 我擔任五乙班的班主任,教室就在那間最北的破舊平房里。報到當日,聽到家長和學生們的第一聲“王老師”,我竟有好幾分感動。雖然楓橋小學實習時曾經(jīng)聽慣了這個稱呼,但我當時想到的卻是∶這才算我的學生,名正言順的!<br>五乙班是個合并班,由舊宅村小和治古塢村小的四年級學生聯(lián)合組成,他們?nèi)藬?shù)均衡,都是22人。學生們的年齡有些差異,當然,他們學習基礎的差異更大。在年輕氣盛的我看來,他們的前任老師實在不夠出彩(冒犯前輩了,雖是當時真實想法),不要說朗讀、書寫、歌唱等素質(zhì)性技能,就是他們專攻的語文成績,也不過在全鎮(zhèn)23個班級中排名13和14,中等偏下。我當時不知深淺,天真地信奉“功到自然成”,因而信心滿滿,覺得眼前的狀況,不足為慮。<br>我的“底氣”來自魏書生。雖然我一直對就讀師范有點遺憾,但既定事實后,我也能夠順其自然,然后在好勝心的激勵下,全力以赴。暑假里,我揣著八月所發(fā)的609元工資,趕赴新昌,在新華書店“財大氣粗”了一把,其中就有幾本魏書生寫的教育書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那時的你們,笑容真心而燦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也一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突然發(fā)現(xiàn),鴨嶺崗的那年,居然已是我最后的快樂之年,其后,家庭變故、工作不順,再也沒有這樣的笑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照本宣科中,我無理要求44名孩子早早到校跑步。在冬令時,他們每天基本摸黑出門,有的還因此帶著手電筒。因為是并班生,他們離校都遠,最近的也要步行一二公里。到校后,我們立即列隊跑步。那時的孩子真能吃苦,家長們對學校也著實配合,至少,我沒有當面聽到過有關晨跑的半句抱怨。即便同學們已經(jīng)背著書包,提著飯菜走了那么久,依舊在我的強迫下,從不喊累地向著萬馬渡方向奔去。</p><p class="ql-block">當時我精力旺盛,又滿腔熱情,除了晨跑,還在中午規(guī)定一段時間,要求他們練習普通話,起因是有些同學根本沒有拼音基礎,后來有些走偏,改用《浙江人學說普通話》作教材。朗誦、書法、音樂都是我興趣所在,我當時單純覺得多會一點技能總是好事,所以我們班的讀寫唱時間我也熱心組織,從不落空。我最喜歡的是寫作,除了正常的作文課,我還經(jīng)常給他們講作文,當時,我已在全國級報紙發(fā)表過一篇小文,自認有點微末的實力??墒牵瑢懽髯铌P鍵的是對文字天性的機敏和無端的喜歡,有樂于表達且追求精益求精的內(nèi)驅(qū)力,單靠教學,效果實在有限。我當時自然還沒有這樣的認識。青年詩人小北(朱永峰)在當年應該已經(jīng)嶄露出寫作的天賦,而我當時一心面向全班,居然沒有特別著意,只是盲瞽地把他的作文歸類到最優(yōu)秀習作之一而已。當年改作文是真的花了心思的,評語有時比學生習作的字數(shù)還多,這樣的“傻”事,此后不復再有。</p><p class="ql-block">我顧自踐行著抄襲來的教學理念,不曾體諒學生突然接受這么多額外任務的困難與苦惱,至今回想,既有盡心竭力的欣慰,終有不切實際的愧怍。</p><p class="ql-block">我只好自欺地安慰自己,萬事一分為二,利弊的評估永遠都有塞翁失馬的影子。因此,我對職業(yè)開端的表現(xiàn),至今落子無悔。</p> <p class="ql-block">當時家長們的教育負擔普遍很重,教育附加費、柴火費、教材費、雜費、保險費等等,我記得最高繳費是550元,如有兄弟姐妹共讀,很多家庭在開學季就會捉襟見肘。因此,我們班依照學校慣例收班費時,我選擇了最小的額度。對這筆錢,我比自己的錢還要看重,所有支出必須得到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認可,到期末結(jié)算,總有盈余;而且結(jié)算時我往往精確到分,直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p><p class="ql-block">有些同學暫時繳費困難,在學校的逼迫下,我也只能上門催討,雖然明知這樣有些損害他們的自尊。我有些遺憾,但也只能釋然,人生總在喜歡和不喜歡的轉(zhuǎn)換中運行,沒有理由,不可強求。不過我還是很感謝那屆家長們,至少,這個班我沒有墊付過半分學費。</p><p class="ql-block">當時我的宿舍在木樓一層的第二間,門口就是一組水龍頭和水槽。當時大家都窮,孩子們的飯菜肯定不會豐盛,盡管如此,在淘米蒸飯之前,還是經(jīng)常會有孩子把品相最好的新鮮蔬菜放在我門口。我現(xiàn)在還依稀記得幾個孩子的名字。當時離我父親中風臥床還有整整一年,除了買書買磁帶,我只有基本的生活開支,所以經(jīng)濟上相對自由,可惜,我受周邊氛圍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居然從來沒有回贈一點什么的念頭,想來著實慚愧。</p><p class="ql-block">后來,我把彌補缺憾的機會留給了他們的學弟學妹們??傮w來說,我在物質(zhì)上對學生們沒有任何虧欠,絕對問心無愧。只是,委屈前幾屆的孩子變成了平均估算的分母,如果他們知道實情后能不以為意,這將是我教職以來的最大圓滿。</p><p class="ql-block">這不是我矯情。早在十多年前,我已改變認知,覺得教師作為事業(yè)單位服務人員,不應該有半點特殊性;嚴格意義上講,學生們既是我的服務對象,也是我的生活來源,我得感謝他們,而非相反。相比其他行業(yè),我們還有師生關系的延續(xù),更有情感紐帶的維系,這種共情的快樂,或許只有醫(yī)生堪堪可比。</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以懷舊的心態(tài)去回憶往事,其實人生更有諸多美好,即使當年的困惑、煩惱、憤怒等負面情緒,在時間這個最美濾鏡的加持下,也會在自身成長后的回眸中閃閃發(fā)光。</p><p class="ql-block">陰歷十月下旬,教室窗外的金鉤已經(jīng)完全變色,從凝果時的青綠轉(zhuǎn)化為成熟后的金黃,有的熟得更早,已呈現(xiàn)出棕褐色。它們的果體長條形,七扭八拐,攢成一串串珊瑚,懸掛在枝條上,引得我們不斷仰望。終于,金鉤果上結(jié)滿了我們期盼已久的銀霜。經(jīng)霜后的金鉤,粗糙的表皮已經(jīng)脆變,咬一口,汁水充溢口腔,有蜂蜜似的甜香。</p><p class="ql-block">學校里指派梁老師和張老師負責金鉤的采收。他倆小心翼翼地爬上樹,立穩(wěn)身子后就大把大把地折下帶果的枝條,放進隨身攜帶的蛇皮袋里。很快,一袋袋的金鉤從樹上傳遞下來。還有些金鉤長得太高,伸得太遠,他們就手持竹竿,猛力敲擊。每有金鉤串墜地,孩子們就蜂擁而搶,有的直接遞進嘴里,有的小心地放入衣兜,還有的居然跑過來,直接往我手里塞。</p><p class="ql-block">分金鉤的時間到了,我又犯了公平主義強迫癥,其他班即將分配完畢,我卻還在糾結(jié)這堆和那堆的分量是否等同。不過,歡樂的氣氛倒沒有因為我的遲緩而降低半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采金鉤的梁老師</p> 春雷一響,雷筍破土。學校操場整體近似圓形,北接正門,三面懸空,如同一個巨鼓的上半截,其下是里橋溪,水清石凈,偶見游魚。在三面懸空的陡坡上,穿著紅褐色外衣的雷筍們蓬勃而出,形成一個又一個筍群。我因為吃筍不厭,對拔筍分外積極。孩子們也三五成群,你呼我叫,趁著課間休息,上手幫忙,很快,我的塑料袋就不堪重負。<div>……</div> <p class="ql-block">微信的祝福短信不時響起。我只好收起心神,做些回復。</p><p class="ql-block">“我們班有微信群不?”曉丹在線詢問。我印象中有個QQ群,至于微信群,我確實不知道。</p><p class="ql-block">曉丹雷厲風行,立馬建群拉人,群名讓我?guī)锥喔锌巴趵蠋煹牡谝粚脤W生群”。她比我還要完美主義,目標是集齊當年的所有人。</p><p class="ql-block">很快,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穿越時空,鮮活地出現(xiàn)在群成員的名單上,激發(fā)了更久違的溫馨。親切感彌散開來,我一時竟有些難以自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畢竟是5千多的相機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隨著記憶力的減退,即使隔年的學生,我也有名字溜到嘴邊而不能脫口的尷尬;至于在校門口招呼我的家長們,我僅僅以為我是孩子的現(xiàn)任老師的緣故,絲毫不知其中竟也有往年的學生。</p><p class="ql-block">可是,對這一屆的學生,名字脫口而出只是基本功(事后發(fā)現(xiàn)是吹牛,47人中還是有3人的名字卡殼)。根據(jù)他們的群聊,我知曉了一些同學的近況。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普遍不錯,無論生活完滿還是暫時有點缺憾,至少都在努力著。這是我最想看見的樣子。</p><p class="ql-block">在群里,石立剛提到了一張我的舊照,隔著屏幕,他們看不到我的滿臉漲紅。那是我特意趕去新昌影樓拍的,還在攝影師的指導下擺著奇怪的手勢。我的出發(fā)點很簡單,我想收集所有同學的一寸照來做個紀念,可又不好意思開口討要,于是決定拿一張自己的照片來交換。</p><p class="ql-block">他們的一寸照我保存得很好,整齊地排列在我相冊的首頁。26年來的每年6月,我大多能夠收獲一張畢業(yè)合照。當我打開相冊收納完新照,我往往會對首頁照片逐個點名,往日的交集也會瞬間顯現(xiàn)腦屏;有時,我還會想象他們?nèi)缃竦哪?,默默祝福。這也是我能記住他們名字,特定場合碰面能夠馬上認出的秘訣。</p><p class="ql-block">年紀大了,情感日漸脆弱,容易自我感動的煽情;打個不恰當?shù)谋扔?,他們就是我的初戀,早已刻骨銘心?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完筆于9月20日</p> <p class="ql-block">瑣憶(歡迎同學們接力補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跑后來中斷了。曉偉不知什么原因傷了腿,他的腿打著石膏,還上了夾板。</p><p class="ql-block">到壽昌寺后,男生們中午跑去臺球廳玩,等我趕到撒腿就跑。</p><p class="ql-block">少鋒的父母雨夜來訪。</p><p class="ql-block">首次QQ視頻,手忙腳亂不懂操作,羞愧到滿臉通紅,被朱芳芳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聽到過永峰擔任新昌縣奧運火炬手的消息。</p><p class="ql-block">在欽寅家,小斌的初中同學說,“你就是他們經(jīng)常說的王老師??!”感謝你們的抬愛。</p><p class="ql-block">我買電瓶車,爐峰再三講價,幫我便宜50元。</p><p class="ql-block">冰鋒攜妻來校送喜糖,有女老師事后贊嘆,“你學生的老婆真介漂亮!”</p><p class="ql-block">加輝的文質(zhì)彬彬一如既往。</p><p class="ql-block">釵釵發(fā)的合照,我居然沒什么印象了。慚愧慚愧。</p><p class="ql-block">曉丹老公的風箏手藝高我好幾階。</p><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幾次搬家,小玲和偉銘聯(lián)名送我的紀念擺件年久散架,我想再次粘連,一上手,朽敗到直接破碎,連留影的機會也沒有。</p><p class="ql-block">麗萍家的小龍蝦真好吃。</p><p class="ql-block">隔幾天就能見到接送孩子的麗英。</p><p class="ql-block">暑假里,我看到了皮膚黝黑,擁有老板氣質(zhì)的霞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曉軍所不知道的我倆更早同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這種快樂叫童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敢重復系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摩托停在教學樓過道,這素質(zh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徐老師的帥!</p> <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趁此匯報一下26 年來的自己。教過初中、重回小學;專職過英語、現(xiàn)專職科學,得過第一、也曾墊底。補充一句,當年你們五年級期末的語文成績是第11名。</p><p class="ql-block">行文至此,心情依然潮動。太多人想提,譬如六年級新增的三位同學,給我們拍照的吳老師,很多QQ上聯(lián)系過的同學;太多事想記,譬如春秋游的美好回憶,發(fā)脾氣的我和你,更多的溫情片刻。可是,我又怕寫砸,反而破壞美感,最后決定,一切留給追憶,一切等待后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