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u> 追鳥靠的是三分運氣和七分辛苦。在新加坡飛禽公園的山坡上,有些鳥鳴聲此起彼伏,卻難覓其蹤。許多加新鳥種機(jī)警又活躍,稍縱即逝,想要一睹它們的風(fēng)采,除了耐心等待,還得靠一點運氣。而正是那些難得一見的瞬間,讓我一次次被自然之美打動,久久難忘。今天,我想把這份驚喜與美好分享給每一位熱愛自然的你。</u></i></p> <p class="ql-block"><i><u> 亞馬遜翠鴗(lì) (英文名:Amazonian Motmot,學(xué)名:Momotus momota),是佛法僧目翠鴗科翠鴗屬的鳥類。廣泛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東側(cè)的低地,以綠色羽毛搭配橙色腹部、黑色面罩和藍(lán)色冠羽為顯著特征。其獨特的‘BOO-boop’叫聲在黎明和黃昏時分尤為常見。在分布范圍內(nèi),亞馬遜翠鴗是唯一具有藍(lán)色冠羽的翠鴗。與高原翠鴗相比,體型較小,腹部顏色更綠,少有赭色色調(diào)。由于此鳥過于警覺,停留片刻便飛走了,僅留下這兩張珍貴的照片。</u></i></p> <p class="ql-block"><i><u> 沿著山坡的林間小路緩緩前行,忽然被不遠(yuǎn)處一處圓盤上的黃綠色的身影吸引,拿起相機(jī),按下快門,這是一只未曾見過的椋鳥_綠擬椋鳥、它是雀形目擬鸝科擬椋鳥屬的大型鳥類。其綠色與栗色相間的羽毛在某些條件下和遠(yuǎn)觀時可能顯得近乎黑色。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地帶,包括委內(nèi)瑞拉東部和南部、圭亞那、哥倫比亞東南部、厄瓜多爾東部、秘魯東北部和中部、玻利維亞北部以及巴西大部分亞馬遜流域。在此遇見它也是一種緣分。</u></i></p> <p class="ql-block"><i><u> 新加坡飛禽公園是自然愛好者的理想去處,這里不僅匯聚了全球各地的鳥類,還為游客提供了近距離觀察稀有物種的機(jī)會。對于喜歡觀鳥的人來說,這里的每一步都可能遇見驚喜,尤其是那些平時難得一見的鳥種。</u></i></p> <p class="ql-block"><i><u> 在一處林蔭深處一道紫色的躍動映入眼簾,凝神觀望,是一只白翅紫傘鳥,是雀形目傘鳥科白翅傘鳥屬的鳥類。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雨林中。雄鳥以其醒目的純白色翅膀和酒紅色頭部與身體而聞名,雌鳥則呈灰暗色調(diào)。該物種分布于亞馬遜盆地,覆蓋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委內(nèi)瑞拉和圭亞那等地,在此見到也是一種幸運。雄性白翅紫傘鳥擁有黃色的眼睛,明亮的白色主翼覆羽與黑色翼尖,以及光澤十足的酒紅色頭部和身體。雌鳥則呈現(xiàn)淡灰色,喉嚨和腹部尤為淺淡,翅膀和尾巴較黑,二級飛羽和大覆羽邊緣顯著白色。幼鳥類似雌鳥,但眼睛顏色較深。成年雄鳥的鮮艷羽毛由大量類胡蘿卜素色素沉積和羽毛結(jié)構(gòu)修飾共同形成。</u></i></p> <p class="ql-block"><i><u> 望著</u></i><i style="font-size:18px;"><u>白翅紫傘鳥</u></i><i><u>飛走的背影,那種紫白的身影還是歷歷在目,忽然一只黃褐色的鳥飛抵不遠(yuǎn)處的欄桿上,真有那么巧合嗎?又是一只傘鳥,這真是上蒼額外的饋贈,雖然只有停留幾秒,我也抓拍到了它可愛的影像,它是一只雌性的安第斯冠傘鳥,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云霧林中的標(biāo)志性鳥種。秘魯?shù)膰B,與近親圭亞那冠傘鳥沒有共同分布區(qū)。雄鳥擁有顯著的圓盤狀頭冠和鮮亮的橙紅或血紅色羽毛,雌鳥則較為暗淡,呈深褐色。這次遇見雌性安第斯冠傘鳥使我感悟到:遇見著實靠運氣和辛苦。</u></i></p> <p class="ql-block"><i><u> 在園區(qū)的不同區(qū)域,我先后邂逅了亞馬遜翠鸝、綠擬椋鳥和白頭文鳥等稀有鳥類。亞馬遜翠鸝的羽毛色彩鮮艷,在綠樹叢中格外醒目;綠擬椋鳥常以群體形式活動,它們的身影在枝葉間穿梭,充滿生機(jī);白頭文鳥則以其獨特的頭部白色羽毛,讓人一眼就能認(rèn)出。這些鳥種的出現(xiàn),不僅是觀鳥記錄中的“加新”時刻,更帶來了難以言喻的振奮感。</u></i></p> <p class="ql-block"><i><u> 白頭文鳥 (英文名:White-headed Munia,學(xué)名:Lonchura maja),是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鳥屬的鳥類。一種小型、身型圓潤的梅花雀科文鳥屬鳥類,以獨特的蒼白頭部、濃郁的紅褐色體羽和厚重銀色喙著稱。常見于稻田、草原和人類居住區(qū)附近,原產(chǎn)自印尼,亦被引入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其性別外觀相似,常與同類混群。</u></i></p> <p class="ql-block"><i><u> 觀鳥的過程中,周圍的環(huán)境讓人逐漸放松。聽著鳥鳴聲,看著鳥兒自由活動,日常的壓力和煩惱仿佛被自然的力量撫平。這種與自然的近距離接觸,讓人暫時忘卻城市的喧囂,完全沉浸在當(dāng)下的寧靜與美好中。</u></i></p><p class="ql-block"> <i><u> 這次體驗讓我對旅行和探索有了更深的理解。旅行不僅是去新的地方,更是在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和感受。每一次與稀有生物的邂逅,都是對自然多樣性的認(rèn)識,也是對內(nèi)心的一次滋養(yǎng)?;蛟S,探索的意義就在于這種不斷遇見未知、融入自然的過程,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