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號:702585</p> <p class="ql-block">廬山牯嶺街,三面環(huán)山一面峽谷,東有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靠牯牛嶺,北臨剪刀峽豁口,天生自然布局,中間形成一條山間走廊,牯嶺街就建在這條孤形的走廊上,這里是廬山的中心,海拔1164米,方圓46公里。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似一頭牯牛而得名,猶如掛在云端的天街。</p> <p class="ql-block">廬山的人文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jié)廬為舍,這是廬山名字的由來。廬山浸潤著厚重的人文古韻,歷史上的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東坡、王守仁以及徐霞客等都留下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和游記。</p> <p class="ql-block">1886年的某一天,廬山人跡罕至,在崎嶇難行的上山路上來了一位身穿傳教士服裝的英國人,他的中文名字叫李德立,他來廬山,是要實現(xiàn)一個計劃很久的想法,在廬山上建別墅,要把廬山建成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p><p class="ql-block">自此,中國的房產(chǎn)開發(fā)正式起步,到廬山避暑度假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云霧繚繞的牯嶺街,東起三疊泉,西到石門澗,北到小天池,中西結(jié)合的屋頂顔色多樣,紅、綠、黃交織,營造一種神秘而寧靜的氛圍,現(xiàn)常住人口2.2萬。</p> <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牯嶺廣場舉目遠眺,上千棟各種風(fēng)格的別墅、賓館、飯店、商鋪,錯落有致地建立在山坡上,五顔六色,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在牯嶺街大林路口,是廬山飛來石,它由兩塊巨石疊置而成,上面一塊成長條板狀,如老鷹的翅膀疊壓在下面的石塊上。似桌子,被稱為“西谷冰桌”。</p> <p class="ql-block">牯嶺街,一邊是淡雅溫馨的街心花園,一邊是鱗次櫛比的老街和商店,這里既是廬山最繁華的地方,也有鬧中取靜的別墅區(qū),更是游客休閑、渡假、購物、娛樂的首選之地。</p> <p class="ql-block">廬山牯嶺東有一條蜿蜒的長沖溪,溪畔有一座掩隱在綠蔭深處的英式券廊式別墅——美廬。</p><p class="ql-block">美廬由主樓和附樓兩部分組成,主樓一層為裝飾典雅中西合壁的會客廳和宋美齡的臥室,二樓是蔣介石的辦公室、會客廳和臥室。</p><p class="ql-block">美廬建于1903年,1934年宋美齡的外國友人巴莉?qū)⒚缽]贈送給宋美齡,這里成了“第一夫人”生活的地方,也是一處“禁苑”。</p><p class="ql-block">美廬也是唯一一幢國共兩黨最高領(lǐng)導(dǎo)人都居住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聽導(dǎo)游說,主席住進美廬后,說過一句話:“委員長,久違了。”意義深遠。</p> <p class="ql-block">長沖溪的另一邊是周恩來紀念室,河西路442號別墅,建于1919年,由美國中華圣公會武昌主教謝爾曼建造,建筑面積434平米,外觀規(guī)正、古樸、大方,1946年美國特使馬歇爾八上廬山住在此處,周恩來總理在廬山期間也住在這里。</p><p class="ql-block">周恩來紀念室,背景是茂密的綠色植被和幾棵高大樹木,寧靜而祥和。</p> <p class="ql-block">基督老教堂,石頭的史詩。</p> <p class="ql-block">這里地勢平坦,峰巒蔥籠,溪流潺潺,綠樹蔽日,沿途還有鄧小平、劉伯承、張治中、陳誠、劉少奇、外國友人的居住地。以牯牛嶺為界,成了名流、隱士、高僧、政客的活動舞臺,</p> <p class="ql-block">而蘆林湖旁的蘆林一號,是毛主席后來居住過的地方,主席喜歡在蘆林湖游泳,40年前廬山博物館也搬到此處。</p> <p class="ql-block">廬山會議舊址位于河西路504號,原稱廬山大禮堂,建筑面積830平米。這組建筑由三部分組成,會議舊址(原大禮堂)、抗戰(zhàn)博物館(原圖書館)和廬山大廈(原傳習(xí)學(xué)舍,即國民黨中央黨校)。</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分別在1959年、1961年和1970年三次在大禮堂召開會議。59年會議從反左到反右,因會議后期彭德懷的“萬言書”成了會議中心;61年召開“中央工作會議”,主題是“調(diào)整、鞏固、充實、提高”,通過了工業(yè)七十條;70年中央會議原定討論修改憲法和審定國民經(jīng)濟計劃,主席識破了林彪的陰謀,發(fā)表了“我的一點意見”。此后中央再沒在廬山開過大會。</p> <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博物館是蔣介石在廬山三大建筑中修建的第一棟建筑——圖書館,原意是為參加集訓(xùn)的軍官有書讀,豐富業(yè)余生活。</p><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蔣介石1937年發(fā)表“抗戰(zhàn)宣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廬山大廈即原國民黨中央黨校傳習(xí)學(xué)舍</p> <p class="ql-block">廬山戀,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2025.9.5~9.11是“第六屆廬山國際愛情電影周”,我們在廬山山上的最后一天趕巧在街心花園遇上開幕式。</p> <p class="ql-block">天上街市——牯嶺街,每到夜晚,星斗和燈火在遠方漸漸融為一體,夢幻迷人。</p> <p class="ql-block">在廬山牯嶺街上,我們整整住了五天,只覺得輕松自然、寧靜恬淡。一個沒有距離感的小鎮(zhèn),會帶給你別樣的幸福快樂!</p> <p class="ql-block"> 2025.9.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