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旅居云南昆明6年,觀賞、拍攝、編發(fā)歷史名勝尤其是名人故居、舊居的美篇,是我一大偏好——盡管這一偏好的編發(fā)過程很累,甚或頗有“搬館”的意味,但我仍舊樂此不疲,只因它能既令我受益多多,亦可旁益他人。這種舒展筋骨、放飛心情、增長見識、敬學精髓、修養(yǎng)心境、習升攝技的過程,特別豐富了我真實的退休生活,也提升了人生的品味。</b><div><b> 9月4日,老伴外出辦事,我獨自乘坐地鐵1、4、5號線抵達華山西路站,開始了首次賞拍昆明朱德舊居的歷程。</b></div><div><b> 本篇全部圖片均為本人拍攝和翻拍,主要文字轉(zhuǎn)錄或摘編于居展介紹。</b></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走 近 舊 居</font></b></h1> <b> 狹促處,回拍華山西路地鐵站D口。這里距離朱德舊居僅為500多米。</b> <b> 這里是華山西路,下坡過了前方紅綠燈右轉(zhuǎn)彎,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朱德,在云南昆明曾經(jīng)居住的地方——五華區(qū)紅花巷四號和小梅園巷三號。</b><div><b> 看著眼前的場景,呼吸著昆明特有的清新空氣,令我不由自主地開始全身心地感受朱德當年在此生活、奮斗、立德樹人的經(jīng)歷。</b></div> <b> 紅花巷緊挨華山西路。身還在華山西路,即看見右側(cè)紅花巷一縱列愛國主義、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展板,首端處就是朱德的雕像,還有他“云南是我第二故鄉(xiāng)”的手跡凸刻。</b> <b> 配合墻展,墻壁上還設有二維碼,掃描添加手機后,可邊看展邊聽詳細介紹。</b> <b> 急于觀賞主場景,沒再多拍墻展內(nèi)容,直奔舊居而去。</b> <b> 舊居門前的場景。</b> <b> 朱德舊居小游園(梅園)簡介。</b> <b> 舊居紀念館導覽圖。</b> <b> 小游園(梅園)平面圖。</b> <b> 院落中的石桌、石凳。</b> <b> 舊居正門。</b> <b> 左側(cè)是“光輝的起點”石碑。</b> <b> 石碑后,依次是由翠湖博物館群落、朱德舊居紀念館導覽牌組合而成的宣傳牌。</b> <b> 正中是昆明朱德舊居紀念館正門。</b> <b> 右側(cè)是朱德舊居省級文化保護單位標識碑。</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舊居標識牌介紹</b></h3><div><b><br></b></div><div><b> 朱德舊居位于昆明市五華區(qū)華山西路水晶宮社區(qū)紅花巷4號。包含東、西兩個建筑院落。<br> 1921年初,朱德隨顧品珍率領的駐川滇軍退回云南,朱德出任云南陸軍憲兵司令官。朱德先買下西面宅院居住,該宅院為中式土木結(jié)構(gòu)的四合院,占地面積380平方米,正房面闊五間、兩層重檐樓房,三間耳房和五間“倒座”均為平房。后又買下東面相鄰空地,修建花園并建造新宅院,宅院的主體建筑由三幢式樣相同但坐向不同的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組成,樓上樓下皆有走廊連接貫通,渾然一體但錯落有致。1922年3月。唐繼堯部兵臨城下,朱德被迫離開云南。<br> 朱德離昆后,房屋被唐繼堯沒收,抗戰(zhàn)期間由龍云歸還,新中國成立后,朱德將房宅交給云南省人民政府。朱德舊居于1987年公布為云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br>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小梅園巷,南至水晶宮,西至紅花巷,北至韶山小學四層建筑物及圍墻。<br></b></div> <b> 矗于紀念館門廳的昆明朱德舊居導覽圖。</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舊 居 西 院</font></b></h1> <b> 朱德先買下的西面宅院,為中式土木結(jié)構(gòu)的四合院,占地面積380平方米。圖為西院正門,也是舊居的正門。從圖中正門開始,順時針右轉(zhuǎn)開始了賞拍。</b> <b> 首先是衛(wèi)兵室。</b> <b> 緊挨衛(wèi)兵室的是廚房。</b> <b> 從廚房拍向西院院落。透過水井落葉,可看到水波粼粼。</b> <b> 正房面闊五間、兩層重檐樓房,三間耳房和五間“倒座”均為平房。正方頂層為朱德臥室,因樓板損壞沒對外開放。</b> <b> 底層中央部分為書房和會客廳。</b> <b> 會客廳。</b> <b> 書房和會客廳兩側(cè)分別為親屬臥室。</b> <b> 敬賞隨拍期間,有組團游客參觀學習,值班人員頓時成為現(xiàn)場解說員。</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舊 居 東 院</font></b></h1> <b> 從此門沿臺階登臺,可逐漸進入陳列展廳,也就是舊居東院。</b> <b> 登階回拍。</b> <b> 這里就是朱德后來在東面相鄰空地上購買、修建的東院與花園。</b> <b> 東院的主體建筑,由三幢式樣相同但坐向不同的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組成,樓上樓下皆有走廊連接貫通,渾然一體但錯落有致。</b> <b> 現(xiàn)在這里是陳列展室,也是參觀舊居、了解朱德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b> <b> 紅色書房。</b> <b> “朱德舊居紅色書房”建在小梅園巷3號。為傳承紅色文化,提升閱讀空間,五華區(qū)文化和旅游局、五華區(qū)圖書館攜手喜馬拉雅聯(lián)合打造“朱德舊居紅色書房”助力紅色文化傳播。通過實體書籍和有聲書籍的結(jié)合,將朱德同志生平事跡和精神風范相結(jié)合,展示朱德委員長波瀾壯闊的一生,為紅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提供了一個智慧化的學習空間。</b> <p class="ql-block"><b> 紅色書房包含實體書籍閱讀區(qū)、綜合學習聽書區(qū)和朱德系列書籍聽書區(qū)三個部分組成。精心配置了紅色經(jīng)典紙質(zhì)書籍500余冊,以及包括朱德同志革命歷程、黨建思想、人文綜合等多方內(nèi)容的有聲書,內(nèi)容量達 1.5萬+,實現(xiàn)“小區(qū)域呈現(xiàn)大內(nèi)容”。同時,后臺云端還不定期遠程更新,能夠及時提供最新學習內(nèi)容。</b></p><p class="ql-block"><b> 在使用中,基層黨員群眾和游覽游客學習非常便捷。通過微信或者喜馬拉雅 APP 掃描二維碼進入音頻界面即可收聽;點擊收藏,打開微信小程序或者喜馬拉雅 APP 即可隨時隨地學習,打破時間和空間局限。</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四、陳 列 展 室</font></b></h1> <h1><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 言</font></b></div></b><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h3><b><font color="#ed2308"> 朱德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新中國第一任中央紀委書記。<br> 作為一代偉人,朱德的一生波瀾起伏,充滿傳奇。早年,青年朱德從四川老家到云南陸軍講武堂求學,開始了他的軍旅<br>生涯。之后在滇軍中嶄露才華,成為反封建的辛亥斗士、護國名將。<br> 1921年,朱德任云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等職時,曾居住于昆明水晶宮紅花巷4號,并建蓋了小梅園巷3號宅院。在這里,朱德度過了等待、希望的一年;在這里,朱德脫下了將軍制服,脫離了為之浴血奮戰(zhàn)12年的滇軍,告別了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的“講武”同學,投身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在這里,朱德結(jié)束了作為一個舊民主主義革命者的人生旅程,進入了共產(chǎn)主義的革命階段。<br> 昆明朱德舊居,是朱德人生歷程重要轉(zhuǎn)折的歷史物證,是研究朱德早期思想和經(jīng)歷的重要場所。時值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之際,重新布展后對外開放,以緬懷這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學習和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而緊密團結(ji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奮發(fā)圖強,開拓進取,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font></b></h3><b><br></b></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朱 德 在 云 南</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第一單元 投筆從戎到昆明</font></b></h3> <b> 因本人攝技欠佳,所拍文字太小,并受現(xiàn)場光線影響,難以轉(zhuǎn)發(fā)具體文字,在此致歉。想了解詳情,放大瀏覽,可揣摩個大概。</b> <b> 艱辛童年??h府應試。</b> <b> 初遇挫折。加入新軍。</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第二單元 革命學習在“講武”</font></b></h3> <b> 學員生活。</b> <b> 同盟會員?!澳7抖臁?。</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第三單元 辛亥革命上戰(zhàn)場</font></b></h3> <b> 1911年8月,云南陸軍講武堂特別班學員提前畢業(yè),朱德被分配到蔡鍔部下第三十七協(xié)第七十四標第二營左隊以見習生資格當副目(相當于副班長)。沒過幾天,又當了司務長、排長,負責“作士兵運動”。</b><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重 九 起 義</font></b></div><div><br><div><b> 1911年10月10日,震動全國的武昌起義爆發(fā)。云南新軍中的同盟會員決定在10月30日夜12時同時起義,由蔡鍔任起義軍臨時總司令。<br> 起義當晚9時左右,昆明北數(shù)場的第七十三標士兵因遇突發(fā)事件,提前幾個小時發(fā)動起義。這部分起義軍砸開北門城門,攻入城內(nèi),分頭進攻城內(nèi)制高點圓通山、五華山及軍械局、造幣廠等地。<br> 正在巫家壩布置起義的蔡鍔,聽到北教場已經(jīng)發(fā)動,立刻下令第七十四標提前出發(fā)攻城,宣布云南起義!<br> 朱德所在的左隊隊官(連長)是北洋派,拒絕參加起義,并帶領兩個排逃走。朱德率一排人把左隊兩個排追了回來,蔡鍔即任命朱德為隊官,率部參加起義。<br> 隨后,朱德率部參加了攻打云貴總督府的戰(zhàn)斗,活捉了云貴總督李經(jīng)羲。起義宣告勝利。這一天恰巧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故后來稱為“重九起義”。</b></div></div> <b> 北上援川。重九起義成功后,建立了云南軍都督府,蔡鍔被推為都督。當時,清軍在四川還擁有相當大的軍事力量,仍在血腥地鎮(zhèn)壓四川入民。于是,云南軍政府派出兩個梯團(相當于旅),共八個營,援助四川起義室。朱德任排長,隨第二梯團經(jīng)東川、昭通入川,攻占敘府(今宜賓)、自流井后升任連長。不久,四川宣布獨立,軍政府在成都成立,援/軍返回云南。 </b><div><b> 講武教官。1912年秋天,云南陸軍講武堂改名為云南陸軍講武學校。朱德被調(diào)任云南陸軍講武學校學生隊區(qū)隊長,兼軍事教官,講授戰(zhàn)術(shù)學、野戰(zhàn)學、射擊術(shù)和步槍實習等軍事課程,還指揮野外的實地演習。近一年的講武教官經(jīng)歷,他把學過的軍事理論“重新溫習了一回”,“學術(shù)上大有進步”。</b></div> <b> 蕭娘瘦菊。1912年二十六歲的朱德同昆明師范學堂學生蕭菊芳結(jié)婚。蕭菊芳是朱德初到昆明時寓居糧道街(景星街)臨陽客棧老板的女兒?;楹蟮囊欢螘r間,朱德依舊住在云南陸軍講武堂,整日帶兵操練,蕭菊芳繼續(xù)在師范學校讀書,住在學校的集體宿舍里。朱德和蕭菊芳只有在星期天才能團聚。</b><br><br> <b> 鏖戰(zhàn)滇南。1913年夏天,朱德奉調(diào)到云南陸軍第一師第三旅步兵第二團,升任第一營營長。1914年初,第一師奉調(diào)滇南。朱德所部負責駐守蒙自、個舊一帶。當時,滇南土匪與境外帝國主義勢力相勾結(jié),勢力強大,危害一方。部隊面對土匪的襲擾,幾乎每天都要進行大小不等的戰(zhàn)斗。在山間、河谷、密林、村舍,到處都會響起槍聲。朱德的注意力完全轉(zhuǎn)移到如何鞏固祖國南疆邊防這個問題上。</b><div><b> 剿滅慣匪。蒙自有個著名的慣匪叫方位。他糾集匪徒,打室劫舍,禍害人民,無惡不作,但屢緝不獲。1914年9月16日,朱德偵得方位等土匪十余人正躲在冷米溝的黃喜店子里,便突然率部圍擊。方位負隅頑抗,開槍打死戰(zhàn)士三人。雙方激戰(zhàn)達三小時。方位從屋后逃出,避匯在溝邊,后被擊斃。店中的其余土匪仍負隅頑抗。朱德命令士兵購來煤油,將油潑在店子的前后門上,熱后放火延燒。土匪見勢不妙,紛紛跳窗奔逃。這股土匪被擊潰,當?shù)孛癖姛o不拍手稱快,1915年9月,朱德又率部隊兩個連,在建水縣渣臘寨會同地方武裝,成功地清剿了大批土區(qū)。</b><br></div> <b> 左圖為云南軍都督府。</b><div><b> 朱德關(guān)于自己參加云南辛亥重九起義一事,曾有多篇回憶錄,并有詩寫道:</b></div><div><b><br></b></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辛亥革命雜詠</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同盟領袖是中山,推翻清寶爭民權(quán)。</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起義武昌全國應,廢除帝制幾千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云南起義是重陽,下定決心援武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經(jīng)過多時諸運動,功成一夕慶開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擒總督李經(jīng)羲,喪失人心莫敢支。</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只要投降即免死,出滇禮送亦權(quán)宜。</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靳逃鐘死人稱快,舉出都督是蔡鍔。</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華山上樹紅旗,出師兩路援川鄂。</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憶曾率隊到宜賓,高舉紅旗援弟兄。</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軍達到自流井,已報成都敵肅清。</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群眾爭修鐵路權(quán),志同道合會全川。</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華革命先。</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列寧評論大文章,指出中國革命方。</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先進亞洲從此始,發(fā)揚真理更輝煌。</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山革命未完成,共產(chǎn)黨人應運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階段分明仍不斷,紅旗三面正高擎。</b></div></b></div> <b> 游擊戰(zhàn)術(shù)。朱德在滇南邊境度過了異常艱苦的兩個寒暑。他在特殊的地方、以特殊的方法,進行著特殊的戰(zhàn)斗。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中,面對復雜的地形、流動多變的敵情,朱德把書本和學校的學識與實際情況相結(jié)合,總結(jié)出一套“聲東擊西、忽北忽南,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戰(zhàn)術(shù),機動靈活地打擊土匪。朱德指揮作戰(zhàn)的能力迅速提高,1915年提升為副團長、團長。朱德滇南剿匪總結(jié)的游擊戰(zhàn)術(shù),十三年后在井岡山紅軍時期廣泛運用,成為毛澤東軍事思想、朱德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b><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第四單元 護國名將震川南</font></b></h3> <b> 護國戰(zhàn)爭。辛亥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對建王朝的統(tǒng)治,但北洋軍閥頭目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后,一步步走向封建復辟的道路。</b><div><b>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以國民代表大會形式?jīng)Q定君主立憲,第二日宣布“接受帝位”。一場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斗爭迅速開展起來。</b></div><div><b> 1915年12月25日上午10時,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人聯(lián)名通電全國,宣布云南獨立,反對帝制,組成“護國軍”,武力討伐袁世凱,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正式開始。<br> 護國軍由三個軍組成。第一軍以蔡鍔為總司今,任務是出兵四川,然后進攻武漢。李烈鈞任第二軍總司令 ,出兵兩廣。唐繼堯作為云南都督兼任第三軍總司令,留守后方。<br></b><br></div> <b> 12月25日凌晨,在滇南的滇軍舉行討袁誓師大會。朱德在誓師會上發(fā)表了演說后,立即率領部隊開往昆明。</b><div><b> 護國軍討袁的消息傳到北京,袁世凱極為震動,立即成立“征滇臨時軍務處”,任命曹餛為川湘兩路征滇軍總司令,張敬堯為前敵總指揮,督率各部從湘西和川南向護國軍進攻。</b></div><b> 護國軍第一軍分兩路作戰(zhàn)。第一梯團從昭通方向強渡金沙江,1916年1月21日勝利占領川南重鎮(zhèn)敘府。第二、三梯團過赤水、永寧河殺向納溪和瀘州。</b><div><b> 棉花坡戰(zhàn)役的勝利,有力地推動了全國護國討袁運動。繼3月15日廣西宣布反袁獨立后,不到兩個月內(nèi),廣東、浙江、陜西、四川、湖南五省又相繼獨立。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之下,被迫撤消帝制,僅僅做了83天的皇帝夢。6月6日,袁世凱在全國一片口誅筆伐中被活活氣死。黎元洪宣誓繼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同日,朱德支隊奉蔡鍔的命令進駐瀘州。護國戰(zhàn)爭宣告結(jié)束。</b></div> <b> 血戰(zhàn)棉花坡。護國軍先鋒部隊在瀘州受挫退守納溪。局勢逆轉(zhuǎn),護國軍的進攻戰(zhàn)變?yōu)榧{溪保衛(wèi)戰(zhàn)。<br> 棉花坡是納溪城東山崗中一處制高點,通往瀘州的大道就從這里通過。棉花坡陣地的得失,直接關(guān)系著護國討袁戰(zhàn)局的成敗。<br> 北洋軍依仗械彈充足,晝夜不停地以猛烈火力向棉花坡護國軍陣地轟擊。由于兵力懸殊,棉花坡正面陣地失手,形勢危急之時,蔡鍔緊急調(diào)任朱德接任第二梯團第三支隊支隊長。朱德到達三支隊后,立即指揮隊伍沖鋒前進,將敵軍擊退約二三里,奪回棉花坡正面高地。隨后又組織部隊以白刃戰(zhàn)和夜戰(zhàn),頑強地抗擊北洋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堅守住了陣地。<br> 為了實行“攻勢防御”,護國軍分三路進行反擊。朱德率部采用“側(cè)攻”戰(zhàn)術(shù),以一個營從正面用猛烈的炮火牽制敵人,而將大部分兵力迂回到敵人側(cè)面進行攻擊。北洋軍遭到出其不意的打擊,損失慘重,被迫后撤。<br> 從2月19日投入戰(zhàn)斗,至3月7日退至大洲驛休整,朱德率部進行了16個晝夜的浴血奮戰(zhàn)。與護國軍各部一起,成功地遏制了北洋軍的瘋狂進攻。朱德因此戰(zhàn)而聲名大振,被譽為“護國名將”。</b> <b> 新的向往。</b> <b> 討“袁”行動。</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第五單元 潔園優(yōu)思</font></b></h3> <b> 由川回昆,朱德原不想久住,只想稍作停留,他借住在原講武堂教官馬標在五華山下水晶宮的一個宅院內(nèi)。<br> 由于養(yǎng)父從四川來到昆明醫(yī)治,他的母親帶著朱琦和幾位親屬相繼來昆,加上在滇軍中的朋友和同事們再三挽留。在這種情況下,朱德只好暫時放下出國的打算。為了安頓親屬,使父母親和孩子有一個安定的家,于是,朱德決定在昆明買地建房。</b> <b> 曇華詩文。</b> <b> 體恤貧民。</b> <b> 新的征程。1922年2月12日,唐繼堯率部向云南發(fā)起反攻。3月10日,唐繼堯兵臨城下,此時,朱德的養(yǎng)父病故,所建樓房尚末完工。朱德與金漢鼎等才帶領一個連士兵踏上了逃亡之旅,從而離開了“潔園”。<br> 在遭到唐繼堯通緝的情況下,朱德經(jīng)滇北,渡金沙江,離開云南。<br> 朱德自己后來回憶時說:“借著唐繼堯的毒手,將封建關(guān)系替我斬斷。”朱德和孫炳文于1922年9月從上海乘法國郵船赴歐洲。</b><div><b> 朱德離昆后,房產(chǎn)被唐繼堯沒收,朱德的母親攜帶小孩,只身回到四川老家。</b></div><div><b>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共第二次合作,云南省主席龍云與朱德(八路軍總司令)在赴南京開會時建立了聯(lián)系,云龍幫助朱德找到了在滇軍當兵的兒子朱琦。</b></div><b> 朱德當年在昆明建蓋的房屋,委托護國軍的同事李云谷代管。新中國成立后,朱德又委托李云谷將房宅交給云南省人民政府。</b> <b> 朱德贈映空和尚詩文碑。</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第六單元 長征過云南</font></b></h3> <b> 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是中國革命斗爭史上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長征途中,1935年2月3日,朱德在離開云南之后14年,又一次踏上了云南的土地。此時,他已經(jīng)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b><div><b> 遵義會議后,朱德和毛澤東、周恩來協(xié)力配合,指揮三萬紅軍馳騁在云貴川高原上,同數(shù)十萬圍追堵截的國民黨軍隊周</b></div><b>旋,展開機動靈活的運動戰(zhàn)。1月29日,紅軍一渡赤水河,進入川南的古簡畫敘永地區(qū)。這時,川軍有十二個旅沿長江兩岸嚴密布防,薛岳部和黔軍也向川南急進,北渡長江已不可能。為了甩開追敵,紅軍中央縱隊轉(zhuǎn)進云南東北部的扎西地區(qū)。</b><div><b> 此次朱德率部進入山勢高峻,“雞鳴三省”的云南扎西,時間雖然很短,只有不到10天的時間,而且軍情緊急,戎馬倥傯之中,2月5日至10日,朱德參加了中央政治局先后在云南威信縣的浙西地區(qū)水田花房子、大詞灘、扎西鎮(zhèn)連續(xù)召開的會議,完成了遵義會議的議題并根據(jù)敵情變化確定了中央紅軍新的戰(zhàn)略行動方針。<br></b></div><b> 扎西會議后,紅軍回師黔北,重占遵義,三渡赤水,南渡烏江,直逼貴陽,把國民黨軍隊的重兵全部甩在赤水河西岸和烏江以北,跳出了敵軍合擊圈,并迫使蔣介石調(diào)出滇軍救急,紅軍乘云南兵力空虛之際,迅速渡過北盤江,西進云南。</b> <b> 4月29日,中央軍委在尋甸魯口哨、大湯姑地區(qū)發(fā)布了《關(guān)于我軍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qū)的指示》,并部署兵分三路向金沙江急進。因龍街渡、洪門渡不具備渡江條件,紅一軍團、三軍團轉(zhuǎn)而向皎平渡集結(jié)。</b> <b> 5月1日,由干部團趕到皎平渡口的連長肖英堂帶領警衛(wèi)連出其不意地消滅了江北岸守敵一個連,奪取了敵人的稅卡——厘金局,順利占領了渡口。<br> 中央縱隊、一、三軍團和五軍團共3萬多人,先后趕到皎平渡,5月1日至9日,靠7條木船,在36個船工的幫助下,經(jīng)過9天9夜勝利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實現(xiàn)了紅軍北上抗日的戰(zhàn)略轉(zhuǎn)移任務。</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第七單元 視察云南</font></b></h3> <b>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朱德沒有忘記他在云南陸軍講武堂時期的老師和同學。<br> 1957年2月朱德回到闊別35年的昆明。第二天即會見了當年的講武堂教官李鴻樣、黃能成、葉成林、孫永安等,15日又親自去看望李鴻樣老先生。<br> 離開昆明前,朱德又在震莊設宴招待在昆明的當年教官、同學及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戰(zhàn)爭的戰(zhàn)友,共計40多人。</b><div><b> 朱德深情地對大家說:"云南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我永遠不會忘記云南。這次有幸重返云南,見到闊別多年的老師、同學、同事,偷快的心情是難以表達的!”朱德同志之后又兩次到云南視察,每次都要從百忙中抽時間會見辛<br>亥革命老人。</b></div> <b> 輝煌人生。</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br></div><b><font color="#ed2308">結(jié) 語</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近代我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團結(jié)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xù)奮斗,使中華民族走出了近代以來前所未有的苦難,迎來了今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朱德同志就是這些共產(chǎn)黨人中的杰出代表,是我國民族英雄璀璨群星中的一顆巨星。朱德同志在畢生奮斗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范,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 昆明朱德舊居,是朱德革命歷程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當時,朱德目睹軍閥混戰(zhàn)使國家陷入“四野蕭蕭風雨急,中原黯黯鬼神愁”的悲慘境地,認識到資產(chǎn)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無法解決中華民族出路問題。他從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遂從這里毅然離開云南,前往北京、上海乃至歐洲,執(zhí)著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1922年,在馬克思的故鄉(xiāng)德國,朱德同志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走上革命道路,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共產(chǎn)主義崇高事業(yè)。</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 為此,我們在朱德舊居舉辦了《朱德在云南》展覽,以緬懷朱德同志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勛,追思他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懈奮斗的光輝一生,學習他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無限忠誠、光明磊落的堅強黨性,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思想方法,一生學習、一生向前的奮斗精神,心系人民、艱苦樸素的公仆情懷,團結(ji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頑強奮斗,繼續(xù)把革命前輩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為創(chuàng)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而努力奮斗!</font></b></div></div></div></h3> <h1></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span style="font-size: 17px;">“紅色云嶺 德韻流芳”</span></b></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7px;">朱德家風主題展</b></div></font></h1> <b> 二樓設有“紅色云嶺 德韻流芳”朱德家風主題展,將朱德不忘初心、堅定信念、赤膽忠心、人民的公仆的精神,清正廉潔、立德樹人、勤儉持家的高尚品格弘揚傳誦,進一步豐富了展館的內(nèi)涵。圖為展廳一隅。</b> <b> 立德樹人,勤儉持家。</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一、明 大 德</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二、守 公 德</b></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三、嚴 私 德</font></b></h3> <b> 朱德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是眾所周知的,他沒有居功自傲,卻總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處處將一切功勞都歸于黨、歸于戰(zhàn)友、歸于廣大人民群眾,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一個普通的共產(chǎn)黨員。對于家人,家教很嚴,要求他的后代做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而不是接“官”人。他們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各自在普通的崗位做著平凡的工作。<br> 云南作為朱德的第二故鄉(xiāng),通過“紅色云嶺 德韻流芳”朱德家風主題展,將朱德不忘初心,堅定信念,赤膽忠心、人民的公仆的精神品格,清正廉潔、立德樹人、勤儉持家的高尚的品德弘揚傳誦。</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六、東 院 小 游 園</font></b></h1> <b> 朱德舊居小游園位于華山西路東側(cè)、朱德舊居紀念館南側(cè),面積1280平方米。</b> <b> 作為朱德舊居內(nèi)庭景觀的外延,園區(qū)主要圍繞朱德同志喜愛的“梅花”這一主要元素,利用孤植、叢植、列植等方式,與松、竹、山茶、海棠、玉蘭等組合,豐富季相景觀,展現(xiàn)形色各異的梅花風姿。</b> <b> 同時,融合大小梅園巷歷史典故,以近代中式風格造景,修建“玉階”步道、凌寒亭,輔以假山水榭小品、打造月洞門花窗等外墻裝飾,從而打造傳承“梅園”精神,展現(xiàn)朱德品質(zhì)風范的紅色文化室外展示空間,再現(xiàn)具有文人雅趣、古典意境的梅園景致。</b> <b> 朱德紀念亭。</b> <b> 紀念亭后墻院立柱上的楹聯(lián)。</b> <b> 陳列展室外的戰(zhàn)炮文物。</b> <b> 園外的韶山小學。</b> <b> 醫(yī)院。</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七、梅 園 掠 影</font></b></h1> <b> 毗鄰朱德舊居、與舊居連接成片的還有一梅園。</b> <b> 大、小梅園巷的由來。大梅園巷位于五華山北麓。東起螺峰街,西至華山西路,中通水晶宮,長287米,寬3-3.8米。東西走向。西低東北高,依山勢逶迤而上。小梅園巷南起水晶宮(巷),北起螺峰街,南北走向,北高南低,長153米。<br> 孫髯,字髯翁,號顧庵,祖籍陜西三原縣人氏,生活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巷內(nèi)原有一梅園,相傳為《昆明大觀樓長聯(lián)》作者布衣孫髯翁寓居之處。髯翁先生學識淵博,因?qū)茍鏊焉碜鞣ǚ浅2粷M,終身拒不應試,以布衣終老。他在住宅庭院內(nèi)廣種梅花,常常撫梅自逸,以梅示志,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故有“梅園”之名。后房舍漸增,形成大、小兩條巷道,巷便因“梅園”而得名。此巷較大故名大梅園巷,較小的故名小梅園巷。</b> <b> “暗香”。</b> <b> “疏影”。</b> <b> 大梅園巷路口。</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八、紅花巷壁展</font></b></h1> <b> 來時直奔主體舊居,沒能細觀紅花巷壁展。紅花巷與小梅園巷交織,壁展一直延伸至這里,順拍壁展成為自然。這部分壁展,大都由故事組成。</b><div><b> 朱德的扁擔。</b></div> <b> 朱德的借款信。</b> <b> 朱德補草鞋。</b> <b> “下去”難的感慨。</b> <b> 最后一筆黨費。</b> <b> 生活不超老百姓。</b> <b> 反對家鄉(xiāng)改名“朱德鎮(zhèn)”。</b> <b> 花巷詩椅。</b> <b> “德”字景觀石。</b> <b> 參觀掃碼,即可邊走邊傾聽相關(guān)內(nèi)容介紹。</b> <b> 距朱德舊居約800多米的地方,還有坐落在華山南路的胡志明舊居。因時間尚可,我繼續(xù)向胡志明舊居步去。</b> <h5><b><font color="#167efb">五指山森林湖攝影視界 無求</font></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