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同時也是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東江縱隊、珠江縱隊挺進粵北以及始興風度大隊成立八十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我參加了2025年8月25日至27日,在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市舉辦的系列紀念活動:</p><p class="ql-block">25日下午,參觀了中共廣東省委機關遺址 (紅圍) 和始興沈所八一 村外營保衛(wèi)戰(zhàn)遺址;晚上,觀看了在縣老干局五樓多媒體大廳舉行的革命后代聯(lián)歡晚會,陳開枝會長即興高歌抗日戰(zhàn)歌,將晚會帶入高潮。</p><p class="ql-block">26日上午,參加了在縣老干局舉行的紀念活動。首先,主辦方負責人王勇勁致辭; 廣東省老區(qū)建設促進會會長陳開枝和始興縣委書記華關分別講話; 隨后,革命后代王京京、周小勇、周國平、鐘志華、李新梅分別 做了發(fā)言。會上,還進行了為縣黨史辦、縣老干局、縣關工委、縣老促會、縣檔案館、隘子中心小學捐贈革命書籍與字畫的儀式。隨后,參會者們乘車前往隘子風度學校參觀。我有幸在外祖父1936年創(chuàng)辦的風度學校內(nèi),為“紅色紀念墻”揭幕。隨后,前往澄江粵北指揮部、 鐵寨軍事會議舊址參觀。</p><p class="ql-block">27日上午,我們到奇心洞事件遺址,向革命烈士紀念碑獻花,參觀奇心洞事件史料展,聆聽縣老促會張副會長介紹奇心洞事件碑記、展覽館建設過程,以及何國明、戴健萍革命后代講述他們父輩在粵北山區(qū)堅貞不屈英勇抗敵的動人故事。</p><p class="ql-block">據(jù)本次活動總策劃黃茵茵介紹,活動得到八路軍三五九旅、東江縱隊、珠江縱隊、風度大隊、粵贛湘邊縱隊等英雄部隊的后人的鼎力支持,他們是:王京京(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長、南下支隊司令員、開國上將、原國家副主席王震的孫女),郭離南(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長、開國中將、蘭州軍區(qū)副司令員郭鵬之女)曾凱平(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將軍之子),顏凡強(原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三五九旅第二支隊領導顏德明將軍之子),王勇勁(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作堯?qū)④娭樱?,伍依麗(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原廣西省委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書記處書記伍晉南之女),肖巖(八路軍南下支隊第三大隊政治處主任肖友明將軍之子),肖米海(三五九旅七一九團團長、原吉林省委書記肖道生之子),馮鐵騎(老紅軍、原三五九旅副團長馮祖武之子),周小勇(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參謀長周伯明之子),劉魯明(五嶺地委副書記、贛南支隊司令員、原江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劉建華之子),黃茵茵、黃千山(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第五支隊政委、原廣東省軍區(qū)副司令員黃業(yè)之子女),周國平(始興人民風度抗日自衛(wèi)大隊政委周健夫之子),陳英游(始興革命后代)等。本次盛會,有幸邀請到烈士的后代:始興革命先驅(qū)、風度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張光弟(第)烈士之外孫女鐘志華,東江縱隊挺進粵北的烈士葉慰英之外甥女王素真等。廣東省老促會會長陳開枝親臨紀念大會。在這三個意義重大的八十周年紀念之際,革命的后繼者齊聚始興,在這片革命先輩們以鮮血和生命守護的圣地,共同追思先輩們的崇高精神。</p><p class="ql-block">革命后代代表專程探望了目前健在的老戰(zhàn)士何觀生、李運鑾、嚴春元、官欽傳以及張光弟烈士最小的女兒張春卿,向他們致以最深切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探望期間,代表們與老戰(zhàn)士親切交談,關切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并送上精心準備的慰問禮品。</p><p class="ql-block">特別令人感動的是,由北二支后代組成的籌備組,雖大部分年屆六旬至七旬,仍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投入籌備工作。他們中有的需要照料年邁的母親,有的經(jīng)歷大手術體質(zhì)虛弱,紅三代也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擔。然而,他們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不僅傾注大量時間精力,更慷慨解囊支持活動——從幾百元到數(shù)萬元不等的個人贊助,承擔了活動橫幅、紅旗制作、紀念禮物及嘉賓接待等全部費用,未動用政府一分錢經(jīng)費,也未給旅行社留取利潤空間。這份赤誠之心,正是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體現(xiàn)。</p><p class="ql-block">本次活動順利圓滿,誠如總策劃黃茵茵所言:通過相聚粵北革命老區(qū),大家共同見證這一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紀念活動,<span style="font-size:18px;">達到了革命后代攜手傳承先輩遺志,賡續(xù)紅色血脈的目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與始興革命前輩曾誼勛之外孫鐘志華(右一、與我同名同姓),一起參觀中共廣東省委機關遺址 —紅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廣東省委在始興的第一站就是曾誼勛家。中共廣東省委搬到始興,最初的地點是縣城東門街的曾誼勛家,曾誼勛是進步團體嚶鳴書屋、三五書屋的組織者,始興青年歃血團的參謀,也是始興青年抗敵同志會的骨干,家庭環(huán)境可靠。這里位于縣城,便于開展工作,可是也容易暴露目標。起初,省委先派王鈞予和司徒明到普誼勛家進行秘密活動。十多天后,韶關八路軍辦事處派電臺收發(fā)報員李揚到始興,與王鈞予、司徒明聯(lián)系。當他們在曾誼勛家會面后,司徒明上街買菜,王鈞予有事也出去了。隨后,李揚一個人去街上,不料卻被國民黨特務盯上了,并一直跟到曾誼勛家附近。司徒明買菜回來機警地發(fā)現(xiàn)了李揚被跟蹤,立刻報告給王鈞予。他們意識到曾誼勛家已暴露,迅速轉(zhuǎn)移到近郊的多俸堂村。多奉堂就成中共廣東省委在始興的第二站。</p> <p class="ql-block">紅圍,中共廣東省委在始興的第三站。在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指引下,始興建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這里的政治環(huán)境很適合開展革命活動,正如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文彬來始興檢查工作時所評價的:像始興這樣的局面,全廣東是沒有的。1940年夏,中共廣東省委從南雄轉(zhuǎn)到始興:經(jīng)過一番輾轉(zhuǎn)周折,最終來到“紅圍”。省委政治交通員郭招賢,利用個人關系,推薦自己的三哥郭貽生出任“紅圍”所在地的保長。平時,只有郭貽生和少數(shù)幾戶人家住在紅圍的1-3樓,4-5樓無/居住,正好可以作為省委機關的駐地。省委書記張文彬和機關人員住在4樓,省委電臺設在5樓。常住和來往“紅圍”的,除了省委書記張文彬,還有組織部長李大林、宣傳部長涂振農(nóng)、統(tǒng)戰(zhàn)部長古大存、婦女部長兼秘書長張越霞、青年部長吳華,以及饒衛(wèi)華、梁廣、陳能興、馮新有等各地區(qū)負責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沈所八一村紅色交通站舊址及展覽館,我外祖父張光弟(第)的光輝形象躍然眼前,令人肅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沈所外營保衛(wèi)戰(zhàn)遺址。風度大隊指戰(zhàn)員們英勇奮戰(zhàn)令人震撼,而國民黨反動派的殘忍暴行令人發(fā)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加革命后代聯(lián)誼晚會,共同追憶那段氣壯山河的崢嶸歲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開枝會長即興高歌抗日戰(zhàn)歌,將晚會帶入高潮。</p> <p class="ql-block">參加在老干局舉行的紀念活動大會,并代表革命烈士后代發(fā)言。</p> <p class="ql-block">原東江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作堯之子、中共廣東省長征文化促進會聯(lián)合支部委員會書記王勇勁致詞;廣東省老區(qū)建設促進會會長陳開枝,始興縣縣委書記華關,原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長、南下支隊司令員、開國上校、原國家副主席王震之孫女、八路軍研究會副會長王京京分別講話;革命后代周小勇、周國平、鐘志華、李新梅分別發(fā)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紅色紀念墻揭幕儀式(視頻制作:休閑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游彩嶺村外祖父張光弟(第)創(chuàng)辦的風度學校,并為“紅色紀念墻”揭幕。</p> <p class="ql-block">今天,當我們站在始興這片紅色的熱土上回望歷史,看到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這不正是我外公張光弟和他的戰(zhàn)友們及參加本次活動的紅二代父輩們當年浴血奮戰(zhàn)時憧憬的理想嗎?!他們的革命理想得以實現(xiàn)了!他們的鮮血沒有白流!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些用生命鑄就民族豐碑的英雄們。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位于澄江的粵北指揮部舊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鐵寨軍事會議舊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奇心洞遺址向革命烈士紀念碑獻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觀看奇心洞事件史料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命后代看望慰問革命老戰(zhàn)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外祖父的學生、原風度大隊政治處主任陳培興的子女——陳穗華、陳干成,革命烈士后代暨葉挺將軍親屬王素真,以及始興縣委黨史辦第一任主任陳繼興之女陳秀梅等,看望了張光弟(第)烈士之女、我年屆九十高齡的母親。革命先輩鑄就的歷史豐碑巍然屹立,紅色后代傳承的精神薪火不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嶺雄師驅(qū)寇虜,紅色基因傳萬代。 粵北熱土鑄忠魂 ,革命精神耀九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