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語是大量流傳在老百姓中間的固定語句,它是每個百姓日常交流中的“成語”一般約定俗成,人人明白,個個懂得,言簡意賅,含義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語取材來源于老百姓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現象,因它的屬性給它賦予了一定的類比延伸義。在故鄉(xiāng)老百姓的平素交流中人人都會根據語境脫口而出,俗語是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生活智慧結晶,是一種看不見的聲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從小就是在俗語中浸潤長大的,深得俗語的滋養(yǎng),更能領會俗語的魅力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愛俗語就是愛故鄉(xiāng),特樂此不疲地收錄整理,以表達我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熱愛,愛俗語就是愛故鄉(xiā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題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說話要跟縫子”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這句話非常形象,“縫子”通俗地說就是道兒,在此是指人們生活中遵循的生活原則,公序良俗。在我們平素的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你說話做事必須符合普通常理。如果一個人說話不講道理,信口胡來,這時人們就會生氣地說:“這人說話不跟縫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命苦的人到了蜜州也不甜”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字面意思很簡單,“蜜州”顧名思義是像蜜一樣甜的地方。在生活中經常有部分人不管怎么努力,機會總是與他擦肩而過,好像生來就是為受苦而來。每逢遇到這種情況,或者說話人本人對自己生活境遇的無奈而生發(fā)的感慨和自嘲,其實哪有蜜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壓住骨蘆(葫蘆)摳籽了"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這個類比太形象了!主婦們做飯時,葫蘆壓在案板上,一切兩半,任憑主們把部現活中,有時我們身處的環(huán)境或者求人辦事很無奈、被動,我為肉人為刀俎,只能任人擺布接受無理要求,這時,人們就會無奈地說出這句話!收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門圪廊獨(立)個三尺了"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在舊時家家都住窯洞,白天門開著門背后屬于隱蔽的位置,通常放個抵門棍。俗語中的"三尺"并不是真有這東西。有的人家,不知為什么日子稍微過得好一點就要出點事,錢花了又好了,人們就說此話好像有個標尺在衡量著一般,表達了一種無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匙上不點碗上點”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指不在匙上敲,就在碗上敲。在生活中用這句話就是指一個人動作輕浮不穩(wěn)重,不停地跳來跳去,或者故意挑釁讓別人的情緒激動。這是一句含蓄間接地批評別人的話,用于貶義。在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人故意找茬,挑戰(zhàn)別人的底線想找揍。</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軟糜子蒸不下硬糕”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字面意思很簡單,故鄉(xiāng)的糕是用糜子磨成的面加工而成的,糜子性軟蒸出的糕肯定也是軟得一片。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是比喻義,意指一個生性軟弱無能的人永遠也不指望他能干出有擔當的硬事大事來,這是一句自認輸的客觀實在話,也是一句自我寬慰的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死人不張口,一天也要吃三斗"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舊時"斗"為計量單位,一斗30斤,三斗即為90斤,意思是說家里停喪之后,盡管死人已不在吃飯了,但一天還要消耗掉90斤的糧食,這在過去糧食困乏的年代是多么巨大的開銷啊!側面反映了死人未入土為安之前,喪主的壓力花費之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死貓扶不上樹,死狗扶不上墻"這是故鄉(xiāng)人經常說起的一句俗語。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自己不爭取,不努力,別人就是用了洪荒之力也不可能把他達到一定的程度,這充分說明了主觀努力的重要性 。這句話也是長輩對晚輩或自己關心的人的警示語,里面包含了恨鐵不成鋼的失望、遺憾和痛心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拉里(那里)刮了風了拉里(那里)下雨”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字面意思好像是很自然的天氣現象描述!一般刮風和下雨在同一個地方,在此是指生活中有的人在一個地方受了委屈,或者遇到了不開心,有股怨氣,他把這情緒發(fā)泄到另一個地方,這里的人自然不滿意,于是就用這句話來懟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陰陽多了不埋人”這是故鄉(xiāng)的句俗語。在故鄉(xiāng)成年人故去入土為安都要請陰陽先生主持喪事活動,負責墓地的風水選擇安頓,往往一個陰陽一個說法,各持己見,鬧得喪主沒了主張。生活中是指認定一個主意了輕易不更弦改章,不能被眾人的意見蠱惑了,必須要有主見,否則一事無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