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沅水輕淌的碧波徐行,復(fù)至常德詩墻公園春申閣與排云閣間,那面積不大卻錯落林立的木化石奇觀,又入眼簾。這些木化石源自遼寧北票巴圖營鄉(xiāng)與東官營鄉(xiāng),當(dāng)年營建常德詩墻遠遷至此,終在沅水之畔扎根新家。<br>陽光漫灑,木化石錯落的年輪里,褐金紋理似乎漾出了遠古松香;指尖輕觸,石脈雖涼,又似能觸到億萬年歲月的滾燙。屏息按下快門,讓亙古時光凝于方寸鏡頭;又綴幾行短句輸入美篇,與友共賞 —— 愿這靜默億萬年的木魂,與當(dāng)下熱鬧的新文明之遇,一同鐫刻進時空長河的記憶里。<br><div><br></div><div>攝影器材:HONOR Magic6 Pro<br></div><div><br></div> 當(dāng)我們提及化石,很多人會想到遠古生物的骨骼遺跡,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地質(zhì)學(xué)領(lǐng)域中硅化木里的極品 —— 木化石。它并非普通的石頭,而是承載著億萬年地球記憶的自然瑰寶。 木化石的誕生年代極為久遠,可追溯到距今 2 億多年前的中生代時期。那個時代,地球生態(tài)與如今截然不同,高大的古木在陸地上成片生長,構(gòu)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 它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突發(fā)且劇烈的地質(zhì)變化。正是這些突如其來的自然力量,將當(dāng)時繁茂的樹木深埋地下,為木化石的形成埋下了最初的 “種子”。 不過,僅僅被深埋還不夠,木化石的形成需要極為苛刻的地質(zhì)條件。溫度、壓力、礦物質(zhì)含量等多種因素必須完美契合,少一步都無法造就這稀有的遺世孤品。 那么,木化石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這要從地球生物大爆發(fā)時期的中生代造山運動說起。當(dāng)時,地殼運動頻繁,產(chǎn)生了錯位、斷裂下沉和陷落等一系列變化。 在造山運動的影響下,大量樹木被堆積埋藏。有的隨著地殼陷落被埋入地下深處,有的則在斷裂帶的變動中被沙石覆蓋,從此與地表世界隔絕。 造山運動還引發(fā)了巖崩、泥石流、浪涌、潮退等次生災(zāi)害。洪水裹挾著沙石奔騰而下,許多樹木被無情沖刷,最終被厚厚的沙石層掩埋,成為了未來木化石的 “原料”。 除了造山運動,陸相火山爆發(fā)也是木化石形成的重要推手。火山噴發(fā)時,大量熾熱的氣體噴涌而出,鋪天蓋地的火山灰如同厚厚的 “棉被”,將大片森林覆蓋埋藏。 甚至遙遠宇宙中的流星隕石雨,也參與到了木化石的形成過程中。當(dāng)流星隕石撞擊地球表層時,會使地表產(chǎn)生劇烈形變,部分森林在這種強大的沖擊力下被深埋地下。 樹木在上述任何一種地質(zhì)災(zāi)害中死亡后,并非立刻變成木化石。它們會被封閉在地層深處,隨后經(jīng)歷復(fù)雜的礦物交代過程,這才是木化石形成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在地層深處,樹木會受到熱液的浸潤式、間隙式、變動式等硅化作用,同時還會發(fā)生蛋白石交代作用。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樹木的木質(zhì)纖維逐漸消失。 隨著木質(zhì)纖維的不斷消失,樹木的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卻被礦物質(zhì)逐漸替代和保留下來,最終形成了植物的遺體化石 —— 硅化木,而其中品質(zhì)上乘者,便是我們所說的木化石。 木化石的種類豐富多樣,從礦物成分來看,主要分為石英硅化木、玉髓硅化木、蛋白石硅化木三種。不同礦物成分造就了它們各自獨特的質(zhì)地與光澤。 若以顏色來劃分,硅化木的色彩更是令人驚嘆,有白色、灰色、黃色、褐色、紅色、綠色六種常見顏色。每一種顏色都如同大自然精心調(diào)配的顏料,展現(xiàn)出別樣的美感。 其中,瑪瑙狀硅化木尤為特別,它的顏色更為豐富,包括紅色、褐紅色、淺褐黃色、乳白色、墨黑色五種。其紋理酷似瑪瑙,晶瑩剔透,極具觀賞價值。 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硅化木,它們形態(tài)各異,主要分為扁平、扭曲硅化木、炭化石英硅化木、碧玉狀硅化木、藻附著硅化木、水晶狀硅化木五種,每一種都是大自然的奇思妙想之作。 木化石在我國的分布范圍較廣,在新疆、遼寧、河北、云南、山東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不同地區(qū)的木化石,因地質(zhì)環(huán)境的差異,在形態(tài)、顏色和礦物成分上也各具特色。比如新疆的木化石,常因當(dāng)?shù)馗稍锏臍夂蚝酮毺氐牡刭|(zhì)條件,保留著清晰的木質(zhì)紋理;遼寧的木化石則以色彩豐富著稱。 木化石的價值遠不止于觀賞,首先它具有不可再生的自然遺傳價值。尤其是那些包含植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等化石的硅化木,更是極為珍貴,是地球生命演化的直接見證。 其次,木化石的科研價值不可估量。它是歷史的鑒證,是研究古地質(zhì)、古氣候的重要科學(xué)依據(jù)??茖W(xué)家通過研究木化石,可以了解到遠古時期的光照長短、雨水多少、經(jīng)緯和地域變化、地史變遷以及植物群落組合等第一手資料。 當(dāng)然,木化石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也不容忽視。在眾多奇石中,木化石的質(zhì)、形、色、紋俱佳,那些具備通、透、漏、皺特點的木化石,更是賞石家們夢寐以求的珍藏上品。 那么,我們該如何鑒賞木化石、樹化石呢?其實,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步入這個神秘殿堂:奇特的樹木特征、遠古的地質(zhì)科學(xué)以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人的審美。 當(dāng)我們仔細觀察木化石時,仿佛能穿越時空,走近恐龍時代。我們觸及的不僅是冰冷的石頭,更是石化的精靈,是億萬年的奇樹,每一道紋理都在訴說著遠古中生代的奧秘。 從木化石中,我們能找到天荒地老的傳說,探尋地球歷史演變的軌跡。它就像是在 “地火” 冶煉中打造出的人間瑰寶、天下奇珍。 欣賞木化石,能讓我們得到高雅的精神享受,這種與遠古對話、感受自然神奇的體驗,無疑是永恒無悔的最佳選擇。<br><br> <div><br></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詩墻木化石美篇讀后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楊大洪 2025/09/05</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木沉埋億萬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中猶記舊時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枝干猶帶蒼苔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紋理仍存歲月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風(fēng)雨滄桑成硅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川變幻留奇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朝出土驚塵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見證洪荒史話傳。</div></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