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Innsbruck)是奧地利西南部城市、蒂羅爾州的首府,這座美麗的小城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羅馬時代的名字Oeni Pontum,就是Oenus河上的橋的意思,后世慢慢由德語演變成Inn河(因河)上的橋(Bruck),即Innsbruck。</p><p class="ql-block">奧地利國徽</p> <p class="ql-block">從德國菲森前往奧地利因斯布魯克,??沿途的風(fēng)景美得讓人窒息,雪山環(huán)繞,湖水碧綠,每一刻都值得細(xì)細(xì)品味。</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這座被阿爾卑斯群山環(huán)抱的城市,宛如云中仙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因河波光搖曳,對岸粉紅黃藍(lán)綠色的房屋錯落有致,像被打翻的調(diào)色盤漫在山腳,橙紅的槭樹、明黃的楊枝與墨綠的松針交織成斑斕織錦,隨微風(fēng)在河畔投下細(xì)碎光影。遠(yuǎn)處阿爾卑斯雪山巍然矗立,皚皚白雪頂在春日晴空下泛著冷冽銀光,與人間煙火的繽紛暖意遙相呼應(yīng),仿佛時光在此處疊成了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畫。</span></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瑪麗亞特雷西亞大街,這條南北走向的古老街道,兩旁是裝飾華麗的古典建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中世紀(j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黃金屋頂,這座因斯布魯克的地標(biāo)性建筑,由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于1500年建造,屋頂覆蓋著2657塊鍍金銅瓦,陽光下熠熠生輝。陽臺上的浮雕刻畫著皇帝的紋章、符號以及他生活中的其他人物,彰顯著皇家的尊貴與奢華。</span></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海爾布陵屋。位于金頂屋頂西側(cè)。以其華麗的巴洛克立面著稱。立面上裝飾了眾多的花卉、貝殼、果實等石膏花飾。</p> <p class="ql-block">雖然鐘樓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建筑,但它作為瑪利亞特雷西亞大街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凱旋門位于在瑪利亞·特蕾西亞大街的南端,是1765年瑪利亞·特蕾西亞女皇于為慶賀其兒子烈奧波特和西班牙公主瑪利亞·露朵維卡婚禮而建造的。(網(wǎng)絡(luò)圖片,我們沒有走到那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安娜柱是因斯布魯克的象征,代表該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建于1706年,由蒂羅爾州議會中享有特權(quán)等級的代表們共同出資建造。這座紀(jì)念柱是為了紀(jì)念1703年巴伐利亞軍隊撤離因斯布魯克這一歷史事件而建。由于建造日期是安娜的命名日(7月26日),因此得名安娜柱。</span></p> <p class="ql-block">因斯布魯克的有軌電車</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 是出水晶的地方,著名的水晶制品制造商施華洛世奇在步行街上有一間很大的店面。</p> <p class="ql-block">看山看水看眾生,觀天觀地觀自在。</p><p class="ql-block">下面用鏡頭記錄街頭生活的點滴。無論掃街還是街拍,鏡頭下的瑪利亞特雷西亞大街都展現(xiàn)出了人文的魅力,這個城市獨特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這是晚上我們下榻的美麗鄉(xiāng)村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因斯布魯克的街巷是被阿爾卑斯群峰托舉的詩行——青灰色的石板路蜿蜒至雪山腳下,哥特式尖塔與巴洛克穹頂在藍(lán)天白云下勾勒出立體的年輪,黃金屋頂?shù)啮坦饴舆^中世紀(jì)城墻,將五百載光陰都釀成了琥珀色的黃昏。老城區(qū)的噴泉在石板路上投下細(xì)碎的光斑,圣雅可布大教堂的玫瑰窗正把陽光揉成彩色的禱文,而每一座拱門下斑駁的石磚,都在沉默中訴說著哈布斯堡王朝的榮耀與阿爾卑斯工匠的精魂,讓風(fēng)穿過廊柱時,都染上了歷史與自然交織的醇香。再見了因斯布魯克!</span></p> <p class="ql-block">時間:2025年3月28日pm.</p><p class="ql-block">地點:奧地利因斯布魯克</p><p class="ql-block">攝影:RP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