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島,這座黃海之濱的明珠,以“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聞名遐邇。這座依山傍海的浪漫之城,以其獨特的海濱風光,深厚的文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美食文化,也成了我們家三代人心中旅行目的地。</p> 棧橋——青島地標建筑 <p class="ql-block"> 青島棧橋景區(qū),宛如一顆鑲嵌在黃海之濱的璀璨明珠,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這座始建于1892年的建筑,歷經(jīng)百年風雨洗禮,從最初的軍事專用人工碼頭,逐步演變成為如今青島的標志性建筑與著名旅游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棧橋如銀鏈蜿蜒入海?,將城市的煙火與海天的浩渺悄然縫合,每一塊花崗巖都浸透了潮聲。??</p><p class="ql-block"> "不到棧橋,枉來青島"?的流行語,道出這條海上長龍作為城市集體記憶容器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海風輕拂,海鷗翩躚,心中滿是你的羽翼"?。與海鷗互動時,仿佛能感受到它們振翅的溫柔力量。 ?</p> <p class="ql-block"> 棧橋的浪漫,是鐵軌盡頭與海平面的相擁,是夕陽下被染成蜜糖色的海水。若你蹲下身,能聽見沙粒間細碎的私語:關于一艘沉船的舊夢,關于百年風雨里,這座橋如何從軍事碼頭變成城市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 雨中漫步青島棧橋,與父母共賞海天一色,白色雨衣在煙雨中更顯溫馨。棧橋的回瀾閣映著雨幕,仿佛一幅水墨畫,海浪輕拍橋墩,濤聲與歡笑聲交織。</p> <p class="ql-block"> 白色雨衣下,是奶奶與爸爸的笑顏。他們興奮地談論著沿途的風景變化,那份童心未泯的快樂,讓雨中的棧橋多了幾分生動。海浪輕撫橋墩,如同自然賦予的伴奏,讓這份親情更加綿長。 ?</p> 哥特式建筑——青島天主教堂 <p class="ql-block">? 青島天主教堂(圣彌厄爾大教堂)是青島地區(qū)最大的天主教堂和哥特式建筑,中國唯一的祝圣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設計,1934年建成,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平面呈十字形,教堂主體兩翼,各聳一座尖塔,塔高56米,頂端各立有一個4.5米高的巨型十字架。大廳高18米,可納千人,內(nèi)部采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穹頂繪以圣像壁畫。</p> 青島八大關——“萬國建筑慱覽會” <p class="ql-block"> ?漫步青島八大關,最深刻的感受是歷史建筑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形成的時空交響美學,這里既是凝結20世紀建筑藝術的露天博物館,也是滲透著城市記憶的文化載體?。?</p> <p class="ql-block"> 八大關是最能體現(xiàn)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特點的風景區(qū),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匯泉角景區(qū)北部。所謂"八大關",是因為這里有八條馬路(現(xiàn)已增到十條),是以中國古代長城著名關隘命名的。此處是著名的別墅區(qū),人稱“萬國建筑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這片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沖,感受老青島的獨特風情。</p> <p class="ql-block"> 花石樓 建于1930年,外墻由花崗巖石砌筑,塔樓頂部為雉堞式女兒墻。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種建筑藝術風格的歐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臘和羅馬式風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 海風裹著咸澀,推著我們走近花石樓。四位老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手挽手踏上斑駁的臺階,像四株扎根歲月的樹。</p> <p class="ql-block"> 解放前,蔣介石曾居于此。解放后,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門牌號為黃海路18號。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p> <p class="ql-block"> 樓門臺階下為花崗巖石尊,可用于晚間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為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別致。</p> <p class="ql-block"> 在青島花石樓與祖輩們共拍的合影,定格了三代同堂的溫馨時光。爺爺?shù)膱砸阊凵?、奶奶的溫柔笑容,與姥姥、姥爺?shù)拇认槊纨嫿豢?,鏡頭里不僅記錄了建筑之美,更鐫刻了跨越時空的親情紐帶。</p> 五四廣場夜跑 <p class="ql-block"> 五四廣場位于青島東海西路,南臨浮山灣,以“五月的風”雕塑為核心,是弘揚五四愛國精神的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這里不僅是青島的地標,也是年輕人夜跑和聚會的熱門地點。夜晚的五四廣場燈光絢麗,跑步的同時還能欣賞城市美景。</p> <p class="ql-block">《遠望》?</p><p class="ql-block">海風卷著浪的碎語,</p><p class="ql-block">那支火炬——</p><p class="ql-block">一個懸在空中的火問號,</p><p class="ql-block">把光燙進云里。</p><p class="ql-block">我的影子被潮水拉長,</p><p class="ql-block">像一截未燃盡的引線,</p><p class="ql-block">靜靜,</p><p class="ql-block">等著被點燃。</p> 國家級旅游區(qū)——青島奧帆中心 <p class="ql-block"> 青島奧帆中心作為國家級5A旅游景區(qū),坐落在青島市南區(qū)燕兒島路1號,毗鄰五四廣場,占地5.25平方公里,是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的核心場地,也是青島“帆船之都”的標志性名片?。</p> <p class="ql-block"> 海風輕拂。姥爺站在奧帆中心,指著“北京2008”笑道:“殷劍奪冠那會兒,我還在電視前拍桌子呢!”姥姥忙著與國旗墻合影,絲巾在風里飄成一面小旗。</p> <p class="ql-block"> ?? 火炬大道南端矗立的“祥云”奧運火炬,高達20.08米,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燃燒,為運動員們加油。</p> <p class="ql-block"> 旗陣廣場最顯著的特征是54根10米高的旗桿整齊排列,懸掛2008年奧帆賽及殘奧帆賽各參賽國(地區(qū))的國旗,呼應奧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體現(xiàn)國際友好與體育精神。</p> <p class="ql-block"> 火炬大道:奧運精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火炬大道是奧帆中心的重要景點之一,大道的盡頭是奧運火炬 ,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象征 。</p> <p class="ql-block"> 奧帆中心建筑群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為理念,融合了現(xiàn)代設計與海洋元素,火炬大道、旗陣廣場等景點彰顯著奧運精神與城市榮耀?。</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內(nèi)帆船碼頭停泊著各類競技帆船與游艇,沿海步道可飽覽浮山灣全景,而深入海中的情人壩則成為浪漫打卡地,白色燈塔與海濱酒吧相映成趣?2。</p> <p class="ql-block"> 《浪花與獎牌》?</p><p class="ql-block"> 海風翻動記憶——爸爸指燈塔:“徐莉佳在這兒奪金。”媽媽輕撫五環(huán)標痕:“你那時把紅領巾系成‘V’。”2008年的浪,還嵌在混凝土縫里。</p> <p class="ql-block"> 海風輕撫奧帆中心的火炬,姥姥指著白帆,絮絮說起2008年的奧運。姥爺瞇眼笑:“電視里的熱鬧,今天摸到了?!?lt;/p><p class="ql-block"> 夕陽下,兩人看游輪劃出銀痕。風起時,姥姥悄悄為姥爺撣去眼角的沙。最美的不是帆影,而是皺紋里藏著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并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