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 稱:戴平</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16308328</p><p class="ql-block"> 器 材:華為P20 pro; 華為Mate70 pro+.</p><p class="ql-block"> 音 樂:陪你一起看草原</p> <p class="ql-block"> 和甘南的這場邂逅,筆者等了不止一個四季。</p><p class="ql-block"> 甘南之旅,不僅是眼福,更是心靈的深度觸動。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每一步都是驚艷,真的是一個讓人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那獨特的文化、絕美的風景,好有魔力呀,值得我們銘記。</p> <p class="ql-block"> 確定了這次旅游計劃后,我同老伴兒積極地準備著行裝。自家妹妹、妹夫聞訊為我們設(shè)宴餞行。席間,弟弟和弟妹還特意準備了2000元的紅包,塞進我老伴兒的包里。此情此景,令我們感動。幾十年來,我家的兄妹、兄弟、姐弟之間的相互牽掛、關(guān)愛、包容的幸福往事歷歷在目,尤其是我和老伴退休后,妹妹、弟弟們對我們更是關(guān)愛有加,親情往事記憶猶新。普天下的同胞兄弟姐妹,都是父母賜予孩子最用心、最完美的親子禮物。請我們珍愛吧,這是父母給予我們畢生的親情體驗。</p> <p class="ql-block"> 7月30日,我們乘上了沈陽至蘭州的K1520次列車,當復(fù)興號以350公里時速掠過窗外時,綠皮火車的哐當聲正將泡面香氣與乘客的方言俚語交織成地道的旅途短視頻。這種100公里/小時的勻速,恰是治療都市焦慮癥的天然處方。在分秒必爭的時代里,綠皮火車就是最后的時光老人。</p> <p class="ql-block"> 我們帶足了兩天的方便食品、酒水,在綠皮車上一邊吃喝,還一邊地北天南、東拉西扯地閑聊著,盡情地享受旅行慢時光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這些年來,老伴兒整天地忙忙碌碌、操持家務(wù),照顧兒孫,難得如此悠閑。</p> <p class="ql-block"> 由沈陽出發(fā),橫跨遼寧、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4個省區(qū),歷時了38小時34分鐘的火車旅程,全程約2100多公里。我們于8月1曰凌晨抵達了甘肅蘭州。</p> <p class="ql-block"> 欲了解一個城市,必先認識這座城市的歷史背景和脈絡(luò),為此,第一次來到蘭州金城觀光的筆者走進了蘭州老街。</p> <p class="ql-block"> 漫步老街,青石板路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空氣中彌漫著牛肉面的醇香與八寶酥的甜香。這條始建于明清的街巷,像一條蜿蜒的黃河支流,將西北的粗獷與絲綢之路的繁華悄然縫合。</p> <p class="ql-block"> 老街兩側(cè),羊雜碎與牛奶雞蛋醪糟的香氣纏繞、游客在燒烤攤前的推杯換盞,仿佛整座金城的文化都濃郁在這東西八百米的煙火里。</p> <p class="ql-block"> 老街是活著的的史書,敦煌的飛天描線曾在這里的土墻上誕生,駝鈴商隊帶來的波斯琉璃仍藏在某間閣樓。</p><p class="ql-block"> 當黃河水裹挾著泥沙流過黃河樓、中山橋,老街正用一碗面、一聲吆喝、一塊青石板地磚,講述著蘭州永不褪色的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黃河樓,集展覽、觀光、餐飲、民俗體驗于一體,是明七暗六塔式結(jié)構(gòu),高93.39米共16層,以城墻意象的裙房為基座。也是黃河文化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登頂黃河樓,360度俯視黃河奔流與蘭州城景,可沉浸式體驗黃河文化與金城風光。</p> <p class="ql-block"> 觀賞黃河樓,筆者體驗了唐代詩人岑參筆下的“古戎依重險,高樓接五涼”的意境。如今登頂遠眺時仍可共鳴——“黃河奔流洗心,九曲云水相隨”。</p> <p class="ql-block"> 走出黃河樓后,沿著黃河南岸東行,我們觀賞了“黃河母親”雕塑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這座蘭州標志性雕像,以紅色花崗巖為材質(zhì),長6米、寬2.2米、高2.6米。以母親懷抱嬰兒的構(gòu)圖,生動詮釋著黃河作為中華民族搖籃的永恒主題,代表著哺育大中華的黃河母親和成長著的華夏子孫,以其粗獷質(zhì)感呼應(yīng)民族的歷史滄桑。寓意著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文明源自黃河,源遠流長。</p> <p class="ql-block"> 蘭州中山橋,始建于1909年。白塔山倒影是豎琴,鐵橋鋼駕是琴弦。當191盞鉚釘鎮(zhèn)住了黃河的波瀾,百年鐵橋是德國鋼材與蘭州工匠在黃河之上焊接的百年情書。黃河波濤至今還在彈奏著“洋務(wù)運動未完成的交響曲”。</p> <p class="ql-block"> 百年鋼鐵橋身,鋼架至今堅固。黃河第一橋的意境唯美?!熬徘矠懲W亞,一橋飛架貫古今”,漫步橋上,觸摸百年鉚釘,感受著歷史與鋼鐵交織的質(zhì)感,享受時空折疊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 你好,中山橋!夜幕降臨,來自各地的游客意猶未盡、絡(luò)繹不絕地涌上百年鐵橋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白塔矗立山巔,它見證了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變遷。 </p> <p class="ql-block"> 站在橋頭,近觀黃河鐵橋的繁華、遠眺白塔山之夜景。</p> <p class="ql-block"> 來到蘭州,我們尋覓并品嘗到了當?shù)厝速澆唤^口的美食——“春臺手抓羊肉”,總店位于七里河區(qū)鹼溝沿274號。</p> <p class="ql-block"> 手抓羊肉,軟爛入味、嫩到脫骨、肥瘦相間、風味獨特。然而,總店不提供酒水服務(wù)。僅免費提供茶水等解膩飲品,同樣能提升用餐體驗。</p> <p class="ql-block"> 糖醋里脊(主材是牛肉,帶湯)。</p> <p class="ql-block"> 蘭州特色面片。</p> <p class="ql-block"> 我們還幾次光顧了當?shù)氐拿浴按笞匀豢救狻保芟矏鄢运业目狙蛉獯?lt;/p> <p class="ql-block"> 8月2日,我們開啟了6天5夜的甘南游旅程。這次出游,由當?shù)芈媚車H旅行社安排,我們臨時拼成了4人組成的小團,沿途可以隨時停車拍照,靈活調(diào)節(jié)旅行節(jié)奏,真正享受到沉浸式地探索自然、體驗當?shù)匚幕L俗的隨心游。</p> <p class="ql-block"> 甘加秘境,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境內(nèi)。其獨特的地質(zhì)構(gòu)造孕育了古城、寺院、村落、草原、牧場、峽谷、崖壁、溶洞、河流、草原、湖泊等多元地質(zhì)文化景觀。</p> <p class="ql-block"> 八角古城城垣蜿蜒。作海寺、白石崖寺等千年藏傳古寺促成了甘加的歷史文化積淀,涌現(xiàn)出了宗喀巴大師、貢日倉女活佛、更敦群培、十世班禪大師等學術(shù)大師和高僧大德。</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集自然奇觀、歷史遺跡與宗教文化于一體。</p> <p class="ql-block"> 我們登上了觀景平臺,俯瞰著明代八角土城墻遺址,感受著歷史的輪回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 探訪甘加秘境,我們來了!</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縣。是藏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國際譽為世界藏學府,贏得第二西藏美稱。</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尚有藏經(jīng)樓、印經(jīng)院、夏丹拉康、菩提法苑、嘉木樣別墅、銅塔、廚房和牌坊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轉(zhuǎn)經(jīng)筒長廊,是世界上最長的轉(zhuǎn)經(jīng)長廊,總長度約3.5公里,擁有2000余個轉(zhuǎn)經(jīng)筒,環(huán)繞整個寺院,完整地按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完一圈需要1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經(jīng)筒,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法器,佛教信徒認為轉(zhuǎn)動經(jīng)筒等同于誦經(jīng)祈福,可以積累功德。</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大經(jīng)堂,是全寺宗教活動的核心場所,兼具集會、誦經(jīng)、法會等功能。內(nèi)設(shè)嘉木樣法臺座及僧人誦經(jīng)席位。</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外,虔誠的藏傳佛教信徒以嚴格的宗教實踐表達信仰——磕長頭,將身、口、意與佛法融為一體,追求著精神凈化與功德的積累。</p> <p class="ql-block"> 翌日,帶著期待,我們來到了“蓮寶葉則”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蓮寶葉則,藏語釋意為尊嚴的玉石之峰。</p> <p class="ql-block"> 蓮寶葉則的清晰面目。在萬物充滿生機的盛夏,在翼龍飛過寸草不生的崖壁,蒼龍主宰著一切冰川冰系。喜歡和大自然共鳴的我仿佛帶上了3 D眼鏡,穿越了億萬年的時空與地質(zhì)運動的阻礙,看到了眼前的世界:是汪洋大海、是崢嶸險峻、是身臨其境不愿醒來的筆者。</p> <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qū)后,從陰云籠罩到霧里初晴,連續(xù)幾個小時的路程,并沒有阻止我們前行。</p><p class="ql-block"> 筆者是一個恐高的人,然而雖有些高原反應(yīng)我還是堅定拍下了屬于我的山巔。沿著棧道,心中只有無所畏懼,努力攀登。這一刻信仰給予人的勇氣變得具象化。蓮寶葉則好像在考驗我的誠心,這是甘南游行程中海拔最高的景點,它帶給我們的震撼和純粹,也鼓足了我和老伴兒沖擊主峰的勇氣。</p> <p class="ql-block"> 高反令心跳變慢,卻讓靈魂的快門變快。</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第一階段的努力,我們登上了海拔4520米的平臺。</p> <p class="ql-block"> 同我們拼團的天津旅友是一對受人尊敬的老師。是他們的博學、開朗與包容,讓每一天、每一段行程都充滿了歡聲笑語,風景更美、回憶更甜。</p> <p class="ql-block"> 無限風光在險峰。登頂?shù)乃查g,仿佛整個世界都在腳下。</p> <p class="ql-block"> 登上了海拔5369米主峰,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與開放。</p><p class="ql-block"> 老伴兒,妳太偉大了!</p> <p class="ql-block"> 天下黃河第一灣,位于川、青、隴三省交界處,主要景點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唐克鎮(zhèn)境內(nèi)。這里是黃河在四川境內(nèi)的唯一河段,因地勢平坦,河道蜿蜒曲折,形成連續(xù)的“ S”型彎道,其中最為壯觀的一段被稱為“九曲第一灣”。</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內(nèi)的14部觀光扶梯(套票價格105元/人含60元門票)首尾相連,全長約538米,從海拔3434米直接升至3610米觀光平臺。非常壯觀,更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觀光體驗。</p> <p class="ql-block"> 玉帶般的黃河第一灣,纏繞在廣袤的若爾蓋大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 旅游旺季,景區(qū)車滿為患。</p> <p class="ql-block"> 登上觀光扶梯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群情興奮。</p> <p class="ql-block"> 暮色西沉,當最后一縷陽光灑滿河灣,黃河帶著滿身金光繼續(xù)奔流。這片被夕陽吻過的土地,用最原始的壯美提醒我們:有些風景,值得用一生去奔赴。</p> <p class="ql-block"> 花湖生態(tài)旅游區(qū),位于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北部的川隴交界處,海拔3468米,是青藏高原東緣最大的高原濕地。</p> <p class="ql-block"> 曾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濕地”。</p> <p class="ql-block"> 花湖是熱爾大壩草原(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僅次于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明珠,煙波渺渺、綠草茵茵、芳香幽幽、水天一色、一望無際。</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花湖,觀鷗翔鶴舞、任云卷云舒、共水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 她立于花湖棧道,倒影映在洪湛藍的湖面。</p> <p class="ql-block"> 眾多水鳥棲息花湖,它們時而覓食、時而展翅,時而掠過湖面,激起一道道漣渏。</p> <p class="ql-block"> 紅裙掠過花湖,倒映出她與黑頸鶴同框的浪漫畫面,人與自然達成了最美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 棕頭鷗時而高飛、時而低旋,身影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與碧波蕩漾的湖水構(gòu)成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 藍天、綠草、水鳥與美女,自然與人類達成最美的和諧。</p> <p class="ql-block"> 群鷗在天空中追逐、嬉戲,如同一精美畫卷,讓游人忘卻塵世煩惱,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若詩若畫若爾蓋,讓世界看見和沉醉于若爾蓋。</p> <p class="ql-block"> 當?shù)匚穆镁珠L正在通過媒體向世界推介若爾蓋花湖。誠邀五湖四海的朋友前來觀光。</p> <p class="ql-block"> 若爾蓋花湖就是這么美,真是云端上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花湖蕩漾、水鳥翱翔,共同構(gòu)成了一組天然景觀,令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魅力與誘惑。</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尕,讀音同嘎),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地帶。是集自然風光、藏族文化和戶外探險于一體的特色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由4個藏族村寨和一座天然石峰群組成。山峰巍峨聳立,藏寨錯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 1925年6月8日,美簎奧地利植物學家、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從卓尼縣進入迭部縣考察,被扎尕那這個秘境驚呆了,當時就在日記中寫道:“我平時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chuàng)世紀》的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因此,扎尕那被譽為東方的“伊甸園”。為此,卓尼縣通往扎尕那的路段是當年洛克先生探險經(jīng)過的路,則被稱為“洛克之路”(本文后面將有專門介紹)。</p> <p class="ql-block"> 進入扎尕那,仙境入眼簾。</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的每一個角落都在訴說著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引發(fā)人們的關(guān)注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以其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吸引著眾多攝影愛好者和旅游詩人。</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山多嬌美,</p><p class="ql-block"> 詩畫山水醉人心。</p><p class="ql-block"> 游人如織慕名至,</p><p class="ql-block"> 留連忘返不思歸。</p> <p class="ql-block"> 農(nóng)田仙宮盎然生,</p><p class="ql-block"> 綠水青山添詩情。</p><p class="ql-block"> 藏民古居依山建,</p><p class="ql-block"> 文化傳承展民風。</p> <p class="ql-block"> 山巒疊嶂,云霧籠罩,這里遠離了都市的喧囂與浮躁。扎尕那被譽為甘南最后一片凈土。</p> <p class="ql-block"> 耳聞風搖經(jīng)筒叮咚聲,目睹原生態(tài)下的仙境。每一禎、都是一幅精美畫卷。</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山川壯麗、景色怡人,真是讓人心醉神迷,留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天氣的緣故(云層籠罩),欲拍日出,結(jié)果是拍成了這個樣子,很掃興,白白地起了個大早,沒趕上集。然而,作為一位辯征唯物主義者,只能客觀地面對現(xiàn)實并欣然接受了,另去尋求更美的風景吧。</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購票排隊乘座景區(qū)內(nèi)小交通車,直奔扎尕那高峰景區(qū)——一線天。沿曲徑通幽繼續(xù)前行,意外地讓筆者領(lǐng)略到另一番風光。</p><p class="ql-block"> 撥墨般的朦朧秘境中,恍若徐徐展開一幅幅水墨山水畫。既神秘又優(yōu)美。</p> <p class="ql-block"> 我們盡情地欣賞、享受著山峰、斷崖、冷杉與云霧交織的彌漫,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和震撼。這里的任何一個元素,都足以引人千里迢迢并且甘心情愿地來到扎尕那。</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風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喝!</p> <p class="ql-block"> 筆者是一位真性情歌手!拒絕假喝,完全自彈真唱。在圈里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吧。</p>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真是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 本文前面提到過“洛克之路”又稱為“江迭公路”,它是248國道(甘肅蘭州——云南馬關(guān))的一部分。是百年以前奧地利(美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探險和考察扎尕那時途經(jīng)的路段。當年根本沒有公路和汽車,除了自然風險之外,還要防御土匪、強盜襲擾,行程異常艱險,洛克一行十幾人受盡了折磨。</p><p class="ql-block"> 然而,洛克歷盡艱辛的考察成果,成就了扎尕那和洛克之路的聲名遠揚和顯赫。如今的洛克之路已經(jīng)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途中偶遇勇敢的騎行者和“骨灰級”徒步旅友的身影掠過。</p><p class="ql-block"> 這是中國最美的100公里自駕路,蒼涼與柔美共存,壯闊與靜謐并重。</p><p class="ql-block"> 筆者想用一句話來形容洛克之路:眼睛上天堂,輪胎下地獄。</p> <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始于卓尼縣扎古錄鎮(zhèn),止于迭步縣扎尕那景區(qū)。這是一條與洮河相伴,在嶙峋高山間穿行的險峻山路,海撥較高、山路盤旋,沿途自然景象與原始地貌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是一條尚未完全開發(fā)的路線,全程約105公里,其中:約1/3為瀝青鋪裝路面;約1/3為相對平坦的砂石路面;還有1/3為未經(jīng)鋪裝、崎嶇不平的“彈坑”路面。其路況具有相當挑戰(zhàn)性,驚險刺激、樂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我們是由扎尕那景區(qū)進入洛克之路,與當年洛克先生來探險時的行走方向正相反,是逆向進入這條網(wǎng)紅路線。</p><p class="ql-block"> 剛上路不久,就看到了“距卓尼縣城103公里”的路標。</p> <p class="ql-block"> 就是這樣一條國內(nèi)不多的,已劃入248國道之中但并未完全開發(fā)也并不平坦的國道,部分路段沒有手機信號,遇陰雨天氣還堵車限行的路況,卻被許許多多的自媒體網(wǎng)紅者、自駕游者、騎行者和徒步旅行者趨之若鶩。</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條充滿驚喜和挑戰(zhàn)的旅游路線。自駕游的朋友應(yīng)先了解當?shù)靥鞖夂吐窙r再確定是否駛?cè)?,洛克之路道路狹窄,沒有護欄、沒有信號,如遇陰雨天氣可能發(fā)生山體落石、滑坡風險。那時會進退兩難,還沒有通訊信號,可能無法向外求救。</p><p class="ql-block"> 筆者建議:備好應(yīng)急干糧、飲水,佩戴氧氣罐、布洛芬藥品和葡萄糖口服液(可口可樂也能應(yīng)急),以備不時之需。</p><p class="ql-block"> 祝福朋友們一路平安,旅行快樂!</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埡口,遠眺群山,洛克之路如同一條紐帶,連接著過去與現(xiàn)在,連接著自然與心靈。</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條通往心靈深處的路,它承載著探險家的足跡,也承載著無數(shù)旅行者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行至光蓋山埡口區(qū)域(海拔4000米以上)時,安排了小憩、拍照。</p> <p class="ql-block"> 鏡頭中,不僅映照出山河的壯美,更映射出旅行者追求內(nèi)心本真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聆聽著百年前的傳奇故事,領(lǐng)略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我們終于又登上了海拔4200米的巔峰。來!拍張合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群山連綿,云卷云舒。這不僅僅是一段旅程,更是一次意志的考驗,是人類對自我極限的挑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了緊張、刺激的2小時30分鐘車程我們平安順利地坻達卓尼縣扎古錄鄉(xiāng)(洛克之路起點)。</p> <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被譽為“中國最美100公里”,確實是實至名歸。它宛如一條絢爛的絲帶,巧妙地將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接壤地帶的絕美風光精心串聯(lián)。這一路上,從令人心馳神往的迭部縣扎尕那出發(fā)(終點)一路前行,直至壯美的卓尼縣扎古錄鎮(zhèn)(起點),這短短的105公里路程,卻匯聚了甘南地區(qū)風光的絕代風采。</p> <p class="ql-block"> 一座飛架于黃河之上的宏偉工程,以磅礴之勢打通西北交通動脈。橙紅色橋身如巨龍騰躍,與碧水丹霞交相輝映,現(xiàn)已成為隴原大地的新地標。它就是著名的劉家峽黃河大橋。</p> <p class="ql-block"> 這座全長568米橫臥天險的黃河大橋,以“黃河彩虹”為設(shè)計靈感,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p> <p class="ql-block"> 橋面距河面高差達80米,行車其上可俯瞰炳靈寺石窟與黃洮交匯景觀,還會感受到“人在畫中游”的唯美與壯闊。</p> <p class="ql-block"> 黃洮交匯處位于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劉家峽大橋附近。多少年來,只知道黃洮交匯,涇渭分明。還以為這一河段的黃河水是黃色的呢!</p> <p class="ql-block"> 黃洮交匯是處于劉家峽水庫上游段的自然奇觀。因碧藍的黃河與橙黃的洮河在此交匯形成清濁分明、互不相融而得名。被譽為“鴛鴦鍋”景觀。</p> <p class="ql-block"> 因近期洮河(黃河的第二大支流)上游降雨量過大,將黃洮交匯處推向遠方(圖片的上方)。</p> <p class="ql-block"> 米拉日巴佛閣,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白教)在安多藏區(qū)的代表寺院。</p> <p class="ql-block"> 佛閣建筑總面積4028平方米,高40余米,共九層。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子弟為主的藏傳佛教各派的開宗祖師,有以金剛為主的四密乘的眾多佛像、菩薩、護法神各類佛像1720尊。</p> <p class="ql-block"> 甘南之旅的愉悅,將令我們銘記。甘南的美,不僅僅在于其優(yōu)美的風景,更在于其生態(tài)的原始和完整,這里的每一處景觀,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是生態(tài)平衡的完美體現(xiàn)。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僅是對自然的敬畏,更是對人類自身的負責。我們衷心祈福這片凈土永遠保持原生態(tài),并且成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甘南州,再見!</p> <p class="ql-block"> 仙游甘南,精彩回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