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把探索歷史進(jìn)程加入西班牙旅行會使行程更加豐富。托萊多是現(xiàn)代基督教西班牙的根,因此是旅游西班牙的必經(jīng)之地。這里發(fā)生過王國的交替,信仰的碰撞,宗教的并存,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高鐵從馬德里到托萊多只需三十分鐘?;疖囌居须S上隨下觀光巴士服務(wù),??恐饕牡貥?biāo)和觀光點(diǎn),還包括除了托萊多大教堂外的十處教堂和阿爾卡薩爾城堡。</p> <p class="ql-block">史前,凱爾特—伊比利亞人(Celtíberos)在這里鑿石建屋,在被塔霍河蜿蜒環(huán)繞的山崗修筑起自己的城邦。</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Mirador del Valle)隔塔霍河看托萊多全景</p><p class="ql-block">隨上隨下巴士沿塔霍河南側(cè)停靠站</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92 羅馬人身著盔甲,手?jǐn)y盾牌來到這里。跟在雄壯隊(duì)列后面的是道路,橋梁,城堡,集市,浴室以及對優(yōu)質(zhì)生活的熱愛。托萊多人說起了拉丁語,身著披肩,聆聽酒席間詩人的呤唱。</p><p class="ql-block">阿爾坎塔拉橋 (Puente de Alcántara) 原橋公元一世紀(jì)由羅馬人建造。</p> <p class="ql-block">阿爾卡薩城堡 (Alcázar de Toledo)</p><p class="ql-block">這個城堡曾為古羅馬宮殿,西哥特王宮,摩尓人的防御要塞,基督教卡斯蒂利亞王宮,西班牙內(nèi)戰(zhàn)時具有代表意義的托萊多保衛(wèi)戰(zhàn)戰(zhàn)場?,F(xiàn)為西班牙陸軍軍事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圣馬丁橋(Puente de San Martín)</p> <p class="ql-block">古代作為進(jìn)城主要關(guān)口,有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西羅馬帝國于公元476年滅亡。戰(zhàn)勝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部落的西哥特人(Visigoths) 5世紀(jì)入侵伊比利亞半島。公元554年,托萊多成為西哥特西班牙的首都。經(jīng)過短暫周折,西哥特統(tǒng)治者(6-8 世紀(jì))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國教-基督教和法律系統(tǒng)。國王與主教們在此召開會議,辯論上帝與王權(quán)。開始了王權(quán)和教會的結(jié)合。</p> <p class="ql-block">公元711年,摩爾人的軍隊(duì)在瓜達(dá)萊特戰(zhàn)役中擊敗了西哥特王國,托萊多被摩爾人占領(lǐng)。起初,它是科爾多瓦哈里發(fā)國的一部分??茽柖嗤吖锇l(fā)解體后,托萊多成為了一個獨(dú)立的穆斯林王國——“泰法王國”(Taifa de Toledo)的首都。</p><p class="ql-block">摩爾人帶來的不是戰(zhàn)火,而是思想。這是一個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共存的時期。塔霍河的呢喃伴隨著哲學(xué)家仰望星空,醫(yī)師伏案記錄,詩人以詩作答。這里是知識生長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舊城門比薩格拉門(Puerta de Bisagra Antigua)</p><p class="ql-block">摩爾人十世紀(jì)時建造。其主要特點(diǎn)為馬蹄形拱門和裝飾有alfaiz的圍框。該城門是托萊多阿拉伯城墻唯一保存下來的完整結(jié)構(gòu)之一 。</p> <p class="ql-block">救世主教堂 (Iglesia del Salvador)</p><p class="ql-block">建于10世紀(jì)的摩爾統(tǒng)治期,12世紀(jì)改造為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保留了伊斯蘭穹門。</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存留的西哥特立柱。</p> <p class="ql-block">教堂鐘樓上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1085年,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攻占托萊多。該戰(zhàn)役是基督徒最重要的收復(fù)(Reconquista) 戰(zhàn)役之一。</p><p class="ql-block">天主教騎士國王們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收復(fù)期繼續(xù)了被打敗的摩爾人傳統(tǒng),允許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共存。不同文化的融合給托萊多帶來太平盛世。11 至13 世紀(jì)托萊多成為多種文字的翻譯中心。猶太人,摩尓人,基督徒攜手將原希伯萊語,阿拉伯語的醫(yī)學(xué),數(shù)學(xué),哲學(xué)典故翻譯成拉丁文,卡斯蒂利亞語,使得許多經(jīng)典得以存留和流傳。</p><p class="ql-block">圣瑪利亞·拉·布蘭卡會堂 (Sinagoga de Santa María la Blanca) 是基督教統(tǒng)治下,摩尓工匠建造的完美的猶太教堂。她體現(xiàn)了穆德哈爾(Mudéjar)風(fēng)格,即伊斯蘭藝術(shù)與基督教建筑融合。</p> <p class="ql-block">圣多美教堂 (Iglesia de Santo Tome)</p> <p class="ql-block">圣多美教堂的鎮(zhèn)館之寶: 埃爾.格列柯(El Greco) 代表作《奧爾加斯伯爵的葬禮》。</p><p class="ql-block">格列柯,現(xiàn)希臘克里特島人,后半生在托萊多定居。修長的人體,空靈的神情,詭異的天空,夸張的色彩是他的畫風(fēng)。他在同代人中獨(dú)來獨(dú)往,并沒得到認(rèn)同。同藉的天才畫家畢加索對他非常贊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畢加索的畫風(fēng)受其影響。</p> <p class="ql-block">埃尓. 格列格 在托萊多四載。死后被世界忘記,直到被后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以及立體派的開山鼻祖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發(fā)現(xiàn)才得以其世界畫林該有的地位。他的托萊多真是傳神之筆。</p> <p class="ql-block">磚砌塔樓與馬蹄形拱門,典型的穆德哈爾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托萊多大教堂(Catedral Primada de Santa María de Toledo)</p><p class="ql-block">托萊多大教堂(Catedral de Toledo) 是西班牙最重要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也是天主教西班牙的精神中心之一,被稱為 “西班牙天主教的首席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托萊多大主教卡里略(Juan Pacheco de Carrillo)及其他教士(1467-1474年間)對伊薩貝拉一世的支持使其在繼承卡斯蒂亞王權(quán)中獲勝。托萊多大教堂支持和庇護(hù)的伊薩貝拉一世和費(fèi)爾南多二世的秘密聯(lián)姻(1469年)為后來的西班牙天主教雙王完成收復(fù)失地,統(tǒng)一西班牙,資助哥倫布南美遠(yuǎn)洋奠定了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1226 年,卡斯提爾國王 費(fèi)爾南多三世(Fernando III) 下令修建教堂,并由托萊多大主教 Rodrigo Jiménez de Rada 主持。教堂的修建至完工歷時250多年。教堂采用法國哥特式風(fēng)格,同時融合西班牙的穆德哈爾(Mudéjar)與摩爾元素。</p> <p class="ql-block">托萊多大教堂 (Catedral Primada de Toledo)正立面(Puerta del Perdón):典型的哥特尖拱,雕刻繁復(fù)</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有著巨樹參天一樣的立柱,圣化神獸肋骨一樣的頂梁,彩色玻璃透過陽光把鍍滿金萡的內(nèi)殿照得透亮。</p> <p class="ql-block">雕刻家 納西索·托梅(Narciso Tomé) 設(shè)計(jì)并由他的四個兒子(1721-1732年)建造了巴洛克風(fēng)格的頂峰之作:透明祭壇(El Transparente)。 祭壇后方天花板上的圓形天窗讓自然光直接照射到圣體龕上,營造出一種“上帝之光從天而降”的視覺奇跡,被稱為世界上最壯麗的光影設(shè)計(jì)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雅各的夢想》(El Transparente)</p> <p class="ql-block">頂端天窗進(jìn)來的光束在大殿內(nèi)部迴蕩</p> <p class="ql-block">高壇(Altar Mayor)</p><p class="ql-block">哥特雕刻杰作,極其華麗的鍍金木雕描繪了耶穌和圣母瑪利亞的生平場景,敘事順序從底部開始向上延伸,最終導(dǎo)向頂部的榮耀場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唱詩班席(Coro)</p><p class="ql-block">描繪格拉納達(dá)戰(zhàn)爭(收復(fù)失地運(yùn)動最后階段)場景的精美雕刻</p> <p class="ql-block">圣器收藏室(Sacristía)</p><p class="ql-block">埃爾. 格列格名作:耶穌脫衣(El Expolio)</p> <p class="ql-block">圣胡安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p> <p class="ql-block">圣胡安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傳統(tǒng)的哥特風(fēng)格外形</p> <p class="ql-block">圣胡安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p><p class="ql-block">天主教雙王下令于1477 年開始建造為自己死后的陵寢。格拉納達(dá)收復(fù)后伊薩貝拉一世改變了主意,決定把自己葬于為上帝完成收復(fù)失地之城。</p> <p class="ql-block">圣胡安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 最精致的雙層迴廊。上層則采用了穆德哈爾式裝飾,回廊的伊斯蘭雕刻精美絕倫。</p> <p class="ql-block">下層迴廊為哥特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唱詩班</p> <p class="ql-block">祈禱廳</p> <p class="ql-block">圣伊爾德豐索耶穌會教堂 (Iglesia de San Ildefonso / Jesuitas)</p><p class="ql-block">巨大的雙塔是托萊多城市天際線中一個顯眼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教堂主要采用巴洛克風(fēng)格,其立面和內(nèi)部裝飾都體現(xiàn)了這一風(fēng)格的華麗與動感。</p> <p class="ql-block">游客通??梢耘实撬?,抵達(dá)觀景臺。從這里可以360度俯瞰托萊多古城的美景,包括遠(yuǎn)處的托萊多主教座堂和阿爾卡薩爾城堡,視野非常開闊。</p> <p class="ql-block">1561年為政5年的伊薩貝拉一世的外孫卡洛斯五世的兒子菲利普二世宣布由托萊多遷都馬德里。其主要考慮的是一個統(tǒng)一的西班牙應(yīng)該在一個不受強(qiáng)大地方勢力的城市執(zhí)政。從此托萊多開始冷落。不變的是托萊多一直是西班牙天主教會的最高精神中心。</p><p class="ql-block">舊城依然,精神永在。緩緩的風(fēng)經(jīng)過彎曲,高深的古城街巷,和著教堂靜靜的鐘聲仿佛在敘述托萊多千年古都的故事。在整個西班牙,這里是唯一能聽到這樣的故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天旅程收獲滿滿,我們在如火的晚霞照燿下踏上邁回馬德里的列車。</p> <p class="ql-block">注:這是我兩牙,摩洛哥系列的第十二篇。上一篇<a href="http://www.yizhoumo.com/5fjun3so"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科爾多瓦,西班牙文明史的活標(biāo)本</a> ;下一篇 <a href="http://www.yizhoumo.com/5fysjufj"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馬德里的動感</a></p>